语文,应承受之“厚”

2017-11-28 23:30吴继霞
文理导航 2017年33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小学生

吴继霞

【摘 要】学语文主体阅读教学是指用语文立人为核心的思想,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整合多种资源,发掘小学语文教学内中的价值,从而生发语文教學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由此可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量少,很多老师只注重课堂的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的积累;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阅读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源泉,小学生只有丰富的阅读量,广泛的积累,才能给语文素养的提高提供充实的养分。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学生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现状下,积极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老师只有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层次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内涵

小学语文主体阅读教学是指用语文立人为核心的思想,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从培养完整的人和文化的高度出发,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整合多种资源,发掘小学语文教学内中的价值,从而生发语文教学的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引导儿童形成主体意识,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语文素养,逐步促进儿童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基础,主题阅读教学能够引领高尚的精神价值,促成立体的、动态的教学系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1.归纳主题,把握中心思想

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不理解文章在讲述什么内容,这也是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措辞,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不能抓住文中的核心,阅读就会变得被动盲目,就无法深入地理解文本、分析文本。所以一篇文章的主题,引领者作者的布局谋篇,学生只有把握主题,才能进一步分析阅读相关的问题,相反就很难理解主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归纳总结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的、经典的篇目,给阅读和写作提供有效的素材,给小学生的阅读指导性的建议。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主题后,老师要及时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的理解,更好的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进一步深刻理解文本的主旨。在把握文本主旨后,学生才会对文章的结构、语言、写作特点更加熟悉理解。在教学课文过程中,老师不能忽视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从课本中提炼出阅读的不同的主题。例如有关亲情的、爱国情操的、高尚品德等。《陈毅探母》中归纳出亲情的主体;《孔繁森》可以提炼出“敬业爱国”的中心思想。语文老师要引领学生研究课文的中心主旨,提炼相关的主题,对比阅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提炼主题,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加深学生认识文本的主题,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提炼主题的办法,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融合情境,挖掘文本情感

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分析阅读文章,缺乏明确的办法,加上学生的年龄阶段的特征,很难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例如小学语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有时候脱离了本意就变得更为抽象。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加强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立足于文本的主题思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朗读,作为主体阅读的主线,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创造特定的情境,分角色扮演。小学语文主题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注意力,更好的凸显文本的主题思想,给小学生将课文能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从而让小学生爱上语文。更加鲜活生动的展现了文本的主题,帮助小学生掌握有效的语文阅读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老师可以准备一个瓶子和许多小石子,通过课堂演示,告诉学生乌鸦是如何喝到瓶子里的水,更好的表现了乌鸦的聪明。例如在教学《菊花》这篇课文,语文老师用PPT出示各种菊花的照片,正好是金秋时节,老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去公园观赏各种菊花,感受菊花的生命力,把握秋天的脉搏。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的主题。从教学实践来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小学生更好的阅读文本,分析文本就会更加轻松,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3.挑选素材,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主题,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语文老师要精心挑选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小学语文的素材,并且及时归纳总结主题,更好的为小学生阅读提供帮助。在训练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素材后,学生能够掌握多种阅读的技巧,为解决今后的阅读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语文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通过一篇典型的阅读文章,来归纳一系列文本的阅读技巧,让学生以文本的主体作为阅读的导向,从而更好的、更深入的理解文本的阅读题目。老师不能局限于一篇文中的讲解,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以经典文章作文教学的基点,从文本的主题出发,更好的掌握阅读的技巧。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模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更好的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老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将主题阅读模式更好的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修养的厚实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张爱君.语文情感教学法的应用[J].快乐阅读,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小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