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7-11-28 00:49吴翠红
文理导航 2017年33期
关键词:促进有效性初中数学

吴翠红

【摘 要】在新课程改的大背景之下,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中数学也在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们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也要求学生们学习更加高效。

【关键词】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初中教育是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承接小学教育,下启高中学习,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学习阶段。数学无论是针对于哪个学习阶段都很重要,小学学习数学,初中也学数学,高中还学数学,上了大学还有高等数学。所以说数学教育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科目,对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当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任课教师需要做好工作,提升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教学方法,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数学内容充满抽象性。这一特性也导致数学对教师和教学方法有些特殊的要求。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是行不通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们感觉数学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要做好数学教学,首先就得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去学习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有意的让学生接触到他们更愿意和更能接受的知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另外,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将实践材料带入课堂,例如在讲几何课中,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纸片,铁丝等带入课堂,做一些简易的教学模具,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模型,从中发现数学原理和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废物利用,更重要的是能够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要求教师完整掌握框架

初中数学是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内容丰富完善,既有几何,也有代数。其中数与式: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因式分解,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组、二选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函数图像,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等。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全面的掌握以上知识框架,并且清晰的认识到重点难点,才能保证学生基础扎实。要一步一步的给学生们讲清楚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以生活为例,导入数学

初中数学的范畴相对简单,与生活联系比较大,在讲授课程时,任课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将数学知识导入课堂,效果必定会比一味的讲数学理论更加明显。例如,在准备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课程中, 可以将生活中的息息相关却难以解决的例子引入,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讨论计算的正确性,再用一元一次方程迅速将问题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共有49只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中,两种动物共有100条腿,求鸡和兔分别的数量”,将鸡的数量设为x,将兔子的数量设为y,根据条件可以列出:x+y=49和2x+4y=100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将两个方程合并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以准确迅速的计算出x=48,y=1。即笼子中有48只鸡,1只兔子。通过这类的问题,不但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相结合,更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

客观的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存在差距的,所以班级内部的学生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学习天赋较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强,有些同学基础薄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差,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务必要使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新的知识之前先对与之有联系的旧的知识进行温习,在温习起到效果之后在开始讲授新的课程,讲课过程中,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这样才能照顾到绝大多数的学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少数学生。这样能做到统筹兼顾,既能讲授新的知识还能对旧的知识起到回顾作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五、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有位古代教育家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讲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去相信老师和书本,要有自己的学习主见。在数学课堂上,举一反三同样很重要。数学问题中通常一道题会有许多种解法,但是老师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将所有解法一一讲解,老师只能给你做一个简单的指向,剩余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老师给你出一个比较巧合的题目,但是用传统的解法,可以算出正确的答案,假如学生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跳出传统牢笼的束缚,他就会有许多种解答方法,并且证明老师算法的错误,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惯性思维,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结果往往会有惊喜。尤其是在偏理科的科目学习过程中,教師要培养学生发展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这样的教学方法,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

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应该有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接近于生活的典型案例,有明确的教学思路,更应该有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我们的教师队伍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不断创新课堂模式,不断融入新的管理思想,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开拓学生的思想视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前提下,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向高效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守彩.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5)

[2]王凤芝,王凤贤.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促进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