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田,散发热情,播撒汉语的种子

2017-12-02 15:06张春禹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播撒心田中华文化

张春禹

阴云密布,愁云惨淡

排华?火山?灾难?9月15日,中秋月圆之夜,我带着诸多疑惑与未知登上了飞赴“千岛之国”印尼的航班,肩负着传播汉语与中华文化的使命。“排华”的印尼的人民会友好对我吗?独在异乡,无亲无故,我的工作和生活是否会困难重重?我在印尼博修达大学的工作是否会开展顺利?在这“千岛之国”我会成为一名好老师吗?当飞机在万里晴空中飞翔时,我却陷入了沉思,心情略为低落。

六个小时后,飞机降落,我的心情也降到了低点,遭遇了一次硬着陆。初到印尼的那个星期,我接连遇到了一系列或大或小的打击。交通堵塞严重,环境卫生恶劣,饮食不适应,语言沟通有障碍,教学条件简陋,问题一个个迎面扑来,心理防线不断受到冲击。如果说那糟糕的交通和恶劣的环境是我可以通过减少外出来避免的话,那么这些简陋的教学条件、陌生的饮食习惯和缺乏共同语言的学生则是我每天都不得不面对的。条件不容乐观,我该如何面对?

点亮心田,散发热情,驱散愁云

带着低落的心情和满头的愁云,我迎来了自己在印尼的第一个周末。面对种种客观条件的不如意,我思索着自己该何去何从。两天的苦思冥想让我若有所悟:虽然我不能左右这里的条件和环境,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可以在废墟中寻找到盛开的鲜花。虽然我跟学生没有共同语言,但我知道笑容、爱心和热情是全球通行的语言,他们肯定明白和喜欢。虽然这里的教学场所、工具和资源很简单,但只要我有一片富饶的心田,我就可以带领他们畅游汉语的宽广海洋和中华文化的美丽天空。我相信,只要我点亮心田、散发热情,我就一定可以走进学生们的心里,并在那里里播洒上汉语的种子。我相信,只要我点亮心田、散发热情,用心呵护培育那些种子,它们必将会生根发芽。我相信,只要我点亮心田、散发热情,努力灌溉施肥,花苗们必将会茁壮成长,最后开花结果,硕果累累。

第二周开始,我提醒自己每天都要带着一颗点亮的心来到学校,用自己的热情和笑容迎接同事和学生,迎接这里的一切。或许是他们真的被我的笑容和热情感染了,也或许只是我被自己的笑容和热情感染了,此后我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或许这于我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他们却给予了我很好的回应。中文系的同事们给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建议,他们也会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寻找机会带我去参观各种与华人或中华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场所。

学生们也在课堂内外都给予了我极为热情的回应。他们不仅仅上课时认真听讲,而且课余时间也会找机会与我聊天。这样似乎还不够,他们于是在课后利用LINE、WhatsApp和微信等通讯软件问我各种关于汉语和中国的问题,而在周末他们也会带我去参观旅游景点或陪我去商城购物,他们解释说多找时间和机会跟老师聊天可以练习自己的口语。

我发现,在我点亮自己的心田,不断散发热情的时候,之前那萦绕在我头上的种种因客观条件不如意所营造的愁云早已消失得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短短一个月里,同事和学生们带我走访和参观了许多代表性的文化场所和旅游景点,例如印尼国家纪念塔、印尼国家博物馆、锦绣印尼公园及其孔庙和印尼华人文化公园、三百年历史的雅加达唐人街、雅加达最大的华人寺庙金德院、勿加锡市两百多年历史的福来宫、加拉横市的玄天宫和仙人姑婆庙和协天宫(关公庙),等等。这些参观不仅让我领略了多彩多样、兼容并包的印尼文化,更主要的是我看到了他们对华人和中华文化的欣赏与欢迎,我极为欢欣和受到鼓舞。

燃烧心田,传染热情,播撒汉语的种子

作为一名习惯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来备课和上课的八零后青年教师,面对这里有近于无的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我陷入了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这里可以选用的教材、教案和教学资源也少得可怜。一时间,我陷入了备课和上课方面的迷茫和无助。我该如何利用传统的教学设备和方法开展教学,我再次陷入沉思。

面对传统的教学条件,我决定向大教育家孔子求教。不会电脑和互联网的孔子是如何开展教学的?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的一条条教诲浮现在我的脑海。我突然意识到成功的教学和教育跟计算机和互联网没有必然关系,它们不过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而教学的好坏是由人决定的。除却崇高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孔子又何以会成为万世师表呢?孔子让我明白,备课可以不用互聯网和计算机,但备课不能没有扎实的学识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孔子让我明白,上课可以没有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但是上课不能没有仁爱之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必须点亮自己的心田,用自己的仁爱之心让学生感受到汉语的美丽,用自己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温暖,从而在他们的心里播撒上汉语的种子。点亮心田,散发热情成为我的教学法宝之一。

没有了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帮助,备课时我必须逐本逐页查找资料,一点点地收集自己需要的教学材料,哪怕费时低效。没有了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帮助,讲解发音时我必须反复示范,不厌其烦,哪怕声嘶力竭。没有了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帮助,生词或句型讲解我必须调用自己全部技能,或唱或画或演,手舞足蹈,哪怕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或许讲解课文时自己精心设计的板书无法代替华丽快捷的PPT,或许练习发音时自己唇干口燥的发音示范无法取代标准规范的课程录音,或许解释词义或用法时自己的手舞足蹈无法替代鲜明生动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而学生们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上课非常认真和投入,或许这是因为投入和热情是有传染性的吧。我对学生们说,我无法给你们献上鲜艳多彩的图片、活泼准确的音频和精美有趣的视频,我唯一能够带给你们的就是我的投入和热情,对教学,对你们,对汉语和中华文化。如果我的这份投入和热爱之情能够传染给你们,我就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

播撒汉语种子,无悔青春

青春易逝。当我老了,回忆过去,怎样的青春年华才会让我觉得韶光没有虚度呢?作为一名经常需要游走在异国他乡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汉语老师,我的根在哪里?我安身立命之本又在哪里?我能够给博修达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什么,留下什么?我想,既然我选择了以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我就应该在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世界里成家立业、安身立命,我就应该持续点亮自己的心田,不断散发自己的热情,将自己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热爱传染给更多的人,在他们的心田里播撒下汉语的种子,使他们茁壮成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才是我能够贡献的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我最喜欢留下的东西。如果我能够做到这样,我相信我就可以昂首走过我的青春岁月,无悔矣。

责任编辑朱守锂endprint

猜你喜欢
播撒心田中华文化
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扎根学生心田
把春天种进心田
在我心田
冰雪之舞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播撒纯真的种子
我们心中的小精灵
抛秧播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