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质与文化意蕴

2017-12-02 00:13王琦璐
文教资料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类型美术作品

王琦璐

摘 要: 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包括绘画、雕塑、木刻插图等,以水墨为主,展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通过对所藏美术作品的考查及对其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归类,借助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探讨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及文化意蕴,从而彰显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品的价值,让人更了解黄永玉艺术馆,了解大学博物馆和湘西艺术与文化。

关键词: 黄永玉博物馆 美术作品 类型 艺术特质 文化意蕴

黄永玉博物馆坐落于湖南吉首大学校园内,2006年10月1日开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分序厅、艺术人生、书画天地、收藏世界等厅,收藏黄永玉创作的部分书画作品、文稿及所收文物。通过对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考察和对其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归类,借助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探讨其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文化意蕴,以馆藏美术作品的价值彰显黄永玉博物馆馆藏品的价值所在,让人更了解黄永玉艺术馆,了解吉首大学和湘西艺术与文化。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是吉首大学校园内“湘西文化博览园”五大展馆之一,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与修养。

一、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类型

博物馆收藏了黄永玉所创作的大量美术作品,题材丰富,包括绘画、雕塑、木刻插图,以水墨为主,展现出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大致可将馆藏美术作品分为:

自然景物画作。《松风如涛》,为作者最大的风景画作;《荷花》、《荷风如水》等,描绘造型各具形态的荷花,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有的还用特写镜头,如《玫瑰花》,特写玫瑰花与粗手。《夏花》以精简的线条勾勒出夏天的花,包括荷花、百合花、菊花、栀子花等。

人物画像。抓住人物的外形和内心世界,很生动传神,如周恩来总理的微笑,作曲家肖邦的思考,戏剧家夏衍的抽烟沉思,九十四岁老人齐白石的闲淡,小人物大满沈大夫的谦恭。其中《齐白石像》,以中国画的形式,表现94岁的齐白石先生的风神,双手紧握,安详地坐在沙发上,凝视着远方,嘴唇微开,胡须和鬓角的毛发刻画得十分仔细,画面栩栩如生。《罗丹像》整幅画作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互相衬托。全黑色的帽子加上全黑的半边左脸和留白的右脸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脸部的立体感,把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表现得活灵活现,这种黑白对比手法是雕塑师十分常用的。

漫画。借动物形象,在传统题材上给出新的意思,譬如老虎放羊,虎声虎气,牛头马嘴,耗子给猫当三陪,别样兔龟赛跑,月宫嫦娥,蜗牛,双牛斗。

插图木刻。1954年,黄永玉创作了撒尼人史诗《阿诗玛》插图十幅,运用不同的刀刻技法,用水墨套色方法,把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描绘得美丽动人,慷慨悲壮,其中“阿诗玛像”已成木刻经典作品,家喻户晓。《阿诗玛》可以说是中国版画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作品。

二、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质

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的美术作品,艺术水平高,很能代表画家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情景融合、奇特想象、动静交织、寓意深刻等方面,丰富艺术画廊。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大型巨幅画作《谁主沉浮》,以自然景物表现重大主题。

想象丰富,浪漫特色。《山鬼》,工笔重彩,想象奇特,以青铜浮雕处理,立体感强。《秦时明月》、《子非鱼》、《关关图》,用古人句子画出新意。三幅画各有来源,《秦时明月》,取自王昌龄《出塞》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子非鱼》,构思于庄子《秋水》句意:“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关关图》,来自《诗经·关关》诗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些画作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又切合新的画法与立意。

动静相衬,色彩相宜。黄永玉为2008年奥运会特意创作的大型油画《中国=MC2》,高大奇崛的树冠,仿佛让人看到“鸟巢”框架的味道。大树旁,翩翩起舞的彩鸟环绕,显出画面动静相宜,飘逸静谧。油画《中国=MC2》,取意于爱因斯坦有名的关于质能的公式E=MC2,其中M为质量,C为光速,意为物质的总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黄永玉该画借公式寄寓美好愿望,祝愿中国承办的奥林匹克運动会能发挥人难以想象的能量。盘绕在一起的奥运五色,静静述说着独属于中国的奇迹。十多幅以荷花为题材的画作,抓住不同时间、不同颜色的荷花,碧、青、黄、红、墨,色彩丰富,综合运用。

寓意深刻,讲究象征。漫画《庖丁解牛》、《外行挤奶》、《骑虎难下》、《二桃杀三士》、《老虎与老鼠》、《受伤的兔子》、《吃窝边草的兔子》、《喝醉酒的兔子》等,以寓言形式,赋予画作新意,寓意深刻,配以简短文字,看了让人捧腹大笑,发人深省,有非常强的哲理性。《人》,以大雁形成“人”字,象征一种团结的主题。《我拿耗子药当早餐》讲述的是一只老鼠坐在餐桌上正大勺大勺地进餐,座子上放着盘子、刀叉,还有老鼠药、农药,然后上面写着一段话“我拿耗子药当早餐”。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老鼠药、农药都是剧毒东西,老鼠竟然当早餐吃得津津有味,从侧面表达老鼠药是假药,连老鼠都毒不死。放大看,制作假药的新闻时有报道,药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视。同时,隐含画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地沟油、防腐剂、农药残留等问题层出不穷,令人担忧,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比夸张,相互衬托。如《春潮》,以夸张手法,将小船与庞大的鱼对比,衬托水手的勇敢与技术高超。《窗口》,“文革”爆发,画家受到冲击,原有住房被挤占,一家四口蜗居于白天也得开灯照明的小屋内,将居室的狭小封闭与窗外的姹紫嫣红对比,表现出湘西汉子黄永玉的乐观豁达心态。湘西地域文化对黄永玉个性成长及艺术养成有深刻影响,“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精神之差异,究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分别,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文化修养”[1]。

诙谐讽刺,直视现实。如馆藏作品中的《蜗居》、《是我把他的肚子搞大的》等,幽默诙谐,有现实针对性。《旅游旺季》描述的是一张大大的虎口,一个拿着旗子的人正爬向虎口,后面跟着一大堆人,有的人迫不及待,有的人拿着望远镜观察,有的人充满期待,上面写着“旅游旺季”四个字。这看起来并不符合常理,也和题目不符,细细琢磨,这是对一些不规范旅游景区的讽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越来越流行,某些地区宰客、消费陷阱、导游带领购物等问题渐渐出现,某些游客是冲着景区的名气去的,明知道有陷阱也阻挡不了旅游的热潮。endprint

三、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文化意蘊

馆藏黄永玉美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既有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理念的守望与凸显,又有民族文化精神的凝练与表达,以及画家开阔的视野,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理念的守望与凸显。如馆藏艺术品中的《采芰荷以为裳》以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荷花为题材,画中荷叶藏神于拙,楚楚动人;如《猫头鹰》,双眼一睁一闭,合乎阴阳天道,透露深邃的哲理意趣,画家笔法极其精湛,线条简洁明了,惟妙惟肖;如《猴票》,1980年2月,农历除夕,由黄永玉先生创作设计的中国第一张生肖邮票——“猴票”发行,掀起邮票设计的中国风。黄永玉画作中国元素很重,从中看出黄永玉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识涵养及审美取向。

民族文化精神的凝练与表达。如馆藏作品中体现民族史诗的《阿诗玛》,包括插图十幅,即阿诗玛像,她被水冲走了,灵山歌,公房,吹口弦,打虎,女儿给抢走了,织布,射箭,在牢中,都具有浓厚的民族元素,展现民族精神,是民族艺术凝练的代表作。如多幅以桥为题材的画作,具有浓郁的湘西民族地方特色。譬如峒河艺术四桥,是黄永玉先生出于对家乡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关心而捐建的四座人行景观桥,都是由黄先生构思、选址、设计、命名,分别是“肥桥”、“爱桥”、“花桥”、“醉桥”。四座桥都是采用三拱桥设计,但造型各异,分别设有廊亭、雕塑、花架、花池等,嵌入民族文化元素,使桥与文化完美融合。

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如馆藏艺术品中的《山鬼》、《子非鱼》、《中国=MC2》等,展示黄永玉融汇古今中外文化于一身的高超本领和艺术风格,从中窥视黄永玉对人类智慧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创造的智者身影。《春潮》,远方的小船上,右边的年轻人手中的钓鱼竿随时待发,左边的年轻人用鲨鱼镖奋力投向近处的鲨鱼,即将命中,鲨鱼翻滚扭腾成弧形,钓鱼线错乱但又是如此自然,海面惊涛骇浪,时不时伴随着起着旋涡,将汹涌的波涛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各种鱼一跃而出,人与动物之间共通的生命气息似乎喷涌而出,画作将中西画技兼合,含意深远,表现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黄永玉的设计艺术综合了木刻版画、书法篆刻、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语言,从东方到西方、从传统到现代,博学广用、融会贯通;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空间,巧拙互补、自由跨界”[2]。

黄永玉的漫画作品大多以幽默诙谐的形式表达,多没有题目,只是由一个画面再加以一句简短的话语组成,内容包括社会现象、生活常识、寓言故事等方面。读者欣赏,简单易懂,开怀大笑之余心里又生出联想与思索。正如黄永玉所说:“我画画,让人民高兴。”如《上了乌龟的当》,画面中一只兔子右手拿着一个酒瓶,左手摸着自己的肚子,跷起二郎腿,眼睛微闭,张大着嘴巴,这完全是正喝在兴头上,进入佳境。但是漫画中并没有出现乌龟,这就是画作耐人寻味的地方,兔子乌龟加一起,通常人们会想起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兔子最终输给了乌龟,是因为自己的轻敌,加上大睡了一觉。这里赋予了新的故事,乌龟为了赢得比赛,特意送酒给兔子喝,兔子喝醉了输了比赛,知道结果已经后悔莫及。同时,画中也许还透露出了警戒贿赂、贪婪等不良现象。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

四、结语

黄永玉博物馆馆藏作品丰富,种类繁多,艺术特点明显,艺术价值高。画作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构思精巧,富有浪漫特色;动静相衬,色彩相宜,寓意深刻,象征意味浓厚,凸显少数民族及湘西地方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既有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有广阔的世界文化视野与开阔的胸襟,中西结合,创新性强。黄永玉先生的作品大多是自己一生所经历事情的真实写照,具有现实针对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我们要切身体验,认真感受,无论失败挫折,都是自己成长路上的宝贵经验,是成功路上的重要垫脚石。作品收藏在吉首大学校园内,对于开阔视野,提高文艺修养,增强艺术鉴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丰富博物馆馆藏内涵,对于研究湘西文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为人们认识艺术、了解艺术、弘扬艺术提供重要场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帆.万荷堂与野性湘西——解读黄永玉的艺术气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90.

[2]林广平,左汉中.大俗大雅 至善至美——黄永玉设计艺术浅析[J].设计,2014(01):187.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质与文化意蕴研究”(编号JGY2016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类型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美术作品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