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模型的中职运输课微视频设计开发研究

2017-12-02 11:44符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者知识点

符咏

一、研究背景

(一)微视频教学可行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日益革新,微博、微信、微电影,“王者荣耀”等游戏的蓬勃发展,深受快餐文化影响的中职生对手机及手持终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大部分的他们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他们渴望一切新鲜的、与时俱进的,短暂且有冲击力的事物,他们渴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希望课堂能带来颠覆性的体会,能让原来诸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同时,他们更渴望终有一日能在学习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在众多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当中,微视频迅速受到老师学生喜爱。

微视频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及实训环节制作的,可供学生自控学习步调,自主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它针对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视频终端随时随地反复播放的视频资源。而当我们将微视频这种资源进行延伸,它则可以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相结合。基于这种资源的教学模式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持终端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它让互联网走进课堂,促进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也借助互联网将碎片化的知识点阐述、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这些碎片化的视频资源,得以实现沉浸式学习,经过分解、重构、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随着“微”风的吹拂,近几年来,各种形式,各种主题的微视频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静观中职学校微视频近几年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所利用的资源比较匮乏,没有形成系列化、体系化的微视频资源库,因此,中职学校设计和开发微视频的空间和潜力非常大。我们相信,通过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不仅能够解决传统职业教育课堂资源单一、老旧的问题,而且对于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的中职生来说,微视频浓缩的是知识的精华部分,短暂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既不会让他们厌倦,又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推广、开发微视频极为重要,而如何开发、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ARCS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ARCS模型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John·M·Keller教授提出的,在他看来,该模型是在实践层面分析动机的生成机制并据此提出合适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学习动机生成主要依赖于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四部分。

“注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相关”是指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符合学习者的客观需求,符合学习者当前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能够与学习者已有经验相联系。“自信”来自于有意义的成功,有意义的成功感来自于战胜困难后的心理感受,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时,应多增强和维持学生对于成功的期望和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满意”是指学习结果符合学习者的期望并且产生积极的作用,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在对这四个部分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他们既具有层次递进性又高度相关,环环相扣地有效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在体验中获得满足从而维持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如果我们在设计开发微视频时,能够巧妙地运用这四者的关系,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设计目标明确,内容相关,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又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学习基础的微视频资源,这势必促使中职生重新树立对“学习”这件事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研究过程

(一)把握设计重点

既然确定了基于ARCS模型设计开发微视频,我们必须深耕其本质内涵,回归我们开发微视频的初心,结合我们教材的特点、样本学校学生的基本学情,从而明确开发的要点,并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

1.把握知识脉络,做到微而不碎

我們做的不是一节微视频,而是基于整个课程结构的微视频体系,我们希望借由这样的微视频集,促使中职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希望中职生借由系列化、主题化的微视频,可以自控学习步调,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开发时,首先要对整个课程体系有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能充分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挑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设计开发,并最终能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形成宏观的,立体的知识体系;也使学生不局限于一节内容的学习,不单单能够透彻地了解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还可以多维度、多角度地了解知识点的起承转合、前因后果,从而有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2.把控重点难点,做到微而不虚

制作微课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辅助重难点的教学,或是突破教学条件和环境的限制讲解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设计开发时,不能只图时间的短暂,画面的精美,音效的震撼,而应该脚踏实地地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梳理透彻,不受花俏的、虚而空的装饰所迷惑,围绕重难点进行设计规划,抓住中职生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有效合理地利用和安排时间,使得学生能够在观看学习中,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精雕细琢语言,做到微而有戏

一个好的微视频作品必然是吸引人的,有生命力的,能唤起人们对知识的向往和认同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讲清楚知识点,又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台词、语言的设计要多下功夫,多兼顾专业性和艺术性,控制好语速语调,精简提炼语言,让“精彩绝伦”的语言辅助教学环节的设置,使得展现的画面更加丰富,有动有静,让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带动学生,怀抱学生,引领学生,使微视频同时具备学术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提高微视频的“质量”,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如痴如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endprint

4.渗透德育教育,做到微而有力

现代社会对一个合格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方面,而希望学生有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行为素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努力实现德育在微视频中的自然渗透,不生拉硬扯,不刻意为之,紧扣教学内容,找准渗透点,增加生动性,使微视频集专业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二)明确开发模式

为了使整个设计开发的过程井然有序地进行,不偏离ARCS模型的主旨,也为了使开发的微视频符合时代变化的需求,满足变革教育的需求,我们制定了动态循环开发计划,以期为中职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三)执行开发策略

学知识要有成效,学习的动机很重要,尤其对于抱持着混日子,混文凭心态的中职生,如何让他们产生并维持学习动机,ARCS模型指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1.制定明确目标,设计有章可循

在对ARCS模型深究后,我们发现,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各种动机激发与维持策略的唯一中介,只有根据明晰的、系统的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开发出适当的教学内容与动机策略。基于此,目标的制定需谨慎。

首先,我们认为无论是一个微视频的目标或是整个微视频集的目标,都应该是指向明确的。无论是针对重难点设计的微视频,还是因为教学条件、环境限制没办法很直观阐述,只能借助微视频进行深入介绍的,他们的目标都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这就要求开发设计者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了如指掌,对教材每一章节的内容设置和脉络都能如数家珍,这样无论对建立一节课的微型化目标,还是整个微视频库的宏观目标,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对目标的描述应该是清晰明了的。ARCS模型指出,如果在学习开始之初,能够开宗明义地告知学习者期望他们达成的学习目标,更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有效地提取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目标形成合理的预期,有利于学习者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基于此,我们相信,如果目标的描述更精确化、更通俗易懂明了,那么对在学习中总找不到方法,迷失的中职生,现在可以在直观明了的目标牵引下,有“盼头”地进行学习。我们相信,明晰化的表达可以使学生预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学习的方式,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投入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最终的学习质量。

最后,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在ARCS模型的指导下,我们认为,这样的关联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微视频目标之间应该存在关联。微视频虽然是截取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而进行开发的,.但它必须符合中职生认知规律,因此,目标的实现必然是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微视频目标时,既考虑到单一微视频的特点,将系统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同时多个微视频目标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针对单一目标进行小步子学习建立学习的自信,又能支持学习者有机会了解整个目标体系,提升学习结果的完整性和统合性。

(2)微视频的目标与学生之间存在关联。微视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我们要关注中职生的基本学情,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设定目标难度,这才是中职物流生需要的微视频。

2.精准内容定位,开发事半功倍

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开发成微视频,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注意,习得自信,最终满意,什么样的内容体系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点的关联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内容定位的时候,围绕着目标,从微观到宏观,遵循ARCS模型的激发动机原理,从一点到多点建立一个相辅相成的网状结构。

中职《运输作业实务》这门课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一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将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的学科,它最大的特点是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开发者必须站在企业社会的角度,思考他们对一线工作者实践应用能力的需求有哪些;站在一線工作者的角度,思考他们对哪些知识技能有迫切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在理解与认知上的困惑;站在教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认知水平、偏好习惯等进行考量。唯有这样,站在不同角度综合考虑问题,才能不偏离教学大纲,基于教学脉络,在多者之间取得平衡,形成立体的、层次结构分明的,更全面,更科学,更广泛的微视频知识体系。而只有这样“面面俱到”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开发出“感人肺腑”“体贴入微”的微视频作品,才有可能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最终吸引学生的注意。

3.规划脚本界面,丰富视频展现

在ARCS模型视角下,微视频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种美的氛围中产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借助微视频这个资源在隐含的或显性的互动过程中推进自己的学习进程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为此,我们觉得应该在脚本设计和界面构造上下功夫。

在脚本创作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基于内容的开发,分镜头进行写作,同时不忘趣味性,为此,我们制定的脚本设计思路如下:

从上图不难发现,微视频的脚本设计是一个不断“创作—修订”的循环体制,它从内容定位出发进行脚本规划。无论什么样的知识点,在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唯有这样,才能确保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高内聚,低耦合”,脚本才不会写偏,学生才不会因为知识的重复讲解而厌烦,或是知识的过度跳跃而迷茫。然后,针对知识点属性的不同,以知识点的内容设计为核心,以教学活动,环境创设为辅助,使得脚本设计有血有肉,有红花有绿叶,主线分明。当然,一时兴起之作,有激情有情感,却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对学生“胃口”,因此,要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根据来自学生、企业、同行们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查—评价,进而进行修订,以期做到尽善尽美。

4.拍摄制作资源,打磨精雕细琢endprint

万事俱备,就可以开始制作微视频了。关于录制,中国微课网推荐了四种方法:第一种是錄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制专家等;第二种是摄像机拍摄,需要用到DV录像机或是白板;第三种是可汗学院模式,需要用到手写板、画图工具和录屏软件;第四种是手机拍摄,需要用到智能手机和白纸。对于这四种常见方法,我们认为没有最完美的,只有最适合的。基于现阶段样本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配备及相关的教学管理条例,用录屏软件及摄像机拍摄作品的可行性更高。

在拍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界面整体布局设计,不但要保证界面整体和谐美观,以增强艺术性、友好性、易用性与实用性,更要指向突出主体内容,让学生能够迅速捕捉界面中的重点内容。因此,要合理安排界面中各个要素的位置和大小,使其符合学习者的视觉特点,重点突出,能够支持学习者的选择性注意。7此外,还应该多突出制作的创意性、有趣性和动态性,更好地促进学习动机的生成和维持。

基于ARCS模型的中职运输课微视频设计开发研究

5.反馈评价完善,争取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学生学情的逐年变化,企业社会的需求升级,一成不变的教学资源显然会被淘汰。因此,基于ARCS模型当中的“注意”和“满意”,我们都应该及时地反馈修改微视频,使之能持续发光发热。那如何有效的收集到有意的反馈评价,这是我们真正面对的问题。允许学生“发声”,允许学生质疑,将视频资源推向更广阔的使用空间,接受更多的使用反馈,才是对微视频开发者来说,最好的修订建议。未来,我们不仅仅要推广所开发的微视频资源,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造微视频资源,使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与满意度,从而有力促进其学习动机的维持。

三、研究反思

从决定制作微视频,到调研、内容定位,脚本写作,拍摄环境搭建,拍摄软件选取,到拍摄制作,到第一版作品出炉,到完善修改……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真是既辛酸劳累又充实,且这不是故事的结局,我们相信更美好的故事情节将会陆续有来。

回归我们开发设计微视频的初衷,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为什么要绞尽脑汁、耗费心思的这么做,那是因为在我们的骨子里,我们希望中职生不再自暴自弃,我们希望学生不因为“中职”这个标签而郁郁寡欢,而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我们渴望中职学校能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能够不再讨厌学习。于是,我们做了这样的研究这样的尝试。

ARCS模型在本质上重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重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与学生的相关性,它是实实在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ARCS模型视角下,微视频设计的重要关注点在于如何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表达微型学习内容,体现微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支持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绩效水平并形成长效的动机机制促进学习的迁移。在这样的模式引领下,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关注个性化的学习成效,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必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朱守锂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学习者知识点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