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瑜共见”
——浅析《京华烟云》第一个汉译本

2017-12-05 09:17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王 菲

“瑕瑜共见”
——浅析《京华烟云》第一个汉译本

王 菲

至今为止,《京华烟云》共有三个完整的汉译本,郑陀、应元杰合译的版本是第一个汉译全本,在《京华烟云》的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译者水平和历史局限性,此版本也存在较大缺陷,对于《京华烟云》第一个汉译本,读者应有全面的认识。

京华烟云 汉译本 郑陀 应元杰

《京华烟云》的第一个汉译本是1941年上海春秋社出版的郑陀、应元杰合译的版本,分上中下三册。在张振玉译本出版前,它在港台地区流传大约有三十多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个最初的汉译本是将这部英文原著推向华人的第一次尝试,这是一个新鲜的、有勇气的、美丽的开始。在1940年代初的上海,译者甚为机智地把此版本定位于满足孤岛市民阶层的口味,是很恰当的,毕竟通俗小说在当时的文学市场上的销量是最大的,普罗大众的审美取向可能是译者当时最为关心的。

众所周知,翻译学把“信”放在翻译任务中的第一条。严复曾经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后世在翻译过程中一直延续了这三条翻译原则。

郑陀和应元杰的这个译本从翻译的“信、达、雅”方面来看,似乎都有所欠缺,但我们要客观地来看待其中的原因。

郑陀、应元杰最先把书名翻译成《京华烟云》,林语堂本人并不赞同。因为《瞬息京华》才是他自己认为最理想的书名,他亲自选定的这个书名其实可以看作作者权威的最大体现。

从“信”方面来说,这个版本译本从准确性来说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地方值得肯定的。作为第一个汉译本,两位译者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可以想象到的。但是从学术层面来细细探究,此译本远未达到日后郁飞译本的精准程度。译者时常会出现一些低级的硬伤,诸如翻译不准确等。例如在原文第十二章说到,木兰的父母尚未正式谈及将木兰许配,这里原文用了“formal talk”,郑陀竟然翻译成“谈判”,可见译者没有仔细研读上下文,且缺乏足够的文化素养。

赵毅衡等评论家认为此版本并没有差到离谱的程度,原作者林语堂之所以对这个译本不甚满意,主要原因大约有两个:其一在于他心中早已有中意的译者人选郁达夫,其二在于作者自身深谙中英文,且水平俱佳,对于文字平平且对作品情节进行了删改的译本自然不满意。

译者在译后记中曾经谈到“译事发动于原书在美刊发之初,即一九四零年,前后差不多经过了一年的光景,于翌年始告完竣。又书本第三部,《秋之歌》,内容多描写九一八以来日寇暴行及全面抗战,于太平洋战争发生后,存书与纸型,即同遭日寇禁黜焚毁,嗣即远走桂林,重行付排出书。兹将该纸型携沪赶印,以应各方之需求。总计前后停刊时间,达四年之久,今虽重版有日,诚不胜隔世之感矣。”这段译后记写于1945年12月,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全面胜利,郑版《京华烟云》才得以重见天日。对于《秋之歌》中抗日情节的描写,日寇很恐慌,下令烧毁,林语堂的家国情怀日月可鉴,但译者的无奈也可见一斑。

从“达、雅”方面来看,郑陀在此之前翻译过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作者的评价:“文笔尚雅洁,无现代文通行毛病。我们推测,他再接再厉翻译《京华烟云》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已经有翻译林语堂作品的经验,第二是对于林语堂作品的欣赏。但是《京华烟云》的译文经过林语堂本人审阅,林语堂评论它“瑕瑜共见”、“几段译笔,可以对付,几段便使作者头痛了”,“此书译本描绘口吻,可谓多半失败,且常夹杂上海话”,由此可见,林语堂对此译本确实不满意。“达、雅”的翻译标准被原作者否认了。尤其是在语言方面,郑陀和应元杰译本《京华烟云》在语言上实在平实普通,并没有展现京话韵味,更没有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所谓“瑕”是指译者在语言,句式翻译上出现的错误,所谓“瑜”是指这个译本毕竟是第一个汉译本,翻译出了整个故事,也不是完全不能读。

但是,这个译本将京话翻译成上海话,这样的低级错误是完全不应该出现的。即使译者是主体性很强的接受者,也不能把原文的皇城风情篡改成沪上风貌。

译者在阅读源语文本与再接受的同时,也是其在全新的语言环境中,对源语文本进行阐释,可称之为二度创作者,而译本的读者则是翻译活动中的最终指向。

郑陀与应元杰的译文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们的翻译观,就这个版本而言,他们并没有决心翻译出“旧时京华”的全貌,他们只想向读者展现林语堂描绘的这个故事。在《镜与灯》中,美国的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确立了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在他看来,文艺活动中的四大构成要素是读者、作品、作家与世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关系,创作、作品、接受这三个环节中主客体的双向交互机制由此产生。在原创作品中,四要素确实缺一不可,而在翻译的世界中,接受美学的观点依然得以广泛应用。对于翻译活动而言,它的翻译、译本、接受的双向交互环节是由读者、译本、译者、源语文本所形成的。那么上海市民阶层的读者、郑译本《京华烟云》、郑陀与应元杰和原著就形成了相互的环。因此,译者要对读者意识给予高度关注,并将之贯穿于整个翻译活动的全程中。

[1]林语堂.京华烟云[M].郑陀,应元杰,译.台北:文光图书有限公司,1974.

[2]林语堂.瞬息京华[M].郁飞,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系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3162015015)。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红色京华
“雅集京华·诗会百家”全国第二届百家诗会征稿启事
烟云几许著苍山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京华清明记忆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茶山烟云
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