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功能

2017-12-05 09:17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浅析语言艺术语言

尤 清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功能

尤 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语文的运用,使语言的运用富有艺术性,这对于课堂教学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深刻把握语言艺术内涵、了解艺术语言运用所具有的价值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自身的艺术语言的运用。教师必须精准、熟练地掌握语文运用技术,创新语言运用路径,才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浅析 小学 语文教学 语文艺术 功能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因为授课是面向小学生的,所以就要求教学活动适应小学生的实际。从语言本身的内涵方面看,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相当规范,不仅具有美感与生动风趣的风格,更要符合语言本身的逻辑。小学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采用最标准的普通话,而且在发音的准确度与吐字的清晰度上都要标准,而且词语的选用要规范得体,表达要鲜明生动。因此,对小学的语文教学必须提升到艺术层面来加以对待。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语言艺术的价值所在

小学语文教学,其载体是语言。将语文教学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是教育教学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新时期提升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对语文的艺术化处理,可以使学生的心智受到很好的熏陶,让学生从小培养起良好的语言习惯。这对礼貌用语的规范,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学中如果能够对教材中的每个字、每一句话的含义精准地把握,同时再辅以老师的情感注入,则会让学生在愉悦、美好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三、如何拓展教学中艺术语言的运用空间

(一)保证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科学性与规范性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一般情况最低也要保证普通话二级甲等。具体教学当中还要确保读准发音与吐字的清晰,同时所用的词语要经得起推敲。要注意不可出现带有歧义的语言,以避免让学生因语言使用的不科学而导致的困惑。另外,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使所运用的词语简洁明,以免因表述不清而使学生出现厌听的状况。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保持语言运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但能够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提升,还会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提升科学与规范地运用语言的习惯。

比方在讲授《千年梦圆今朝》时,教师就可以正式授课以前首先向学生介绍与“神州”系列飞船相关的资料,在学生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正式授课,这样就可以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神州”五号作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它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飞天之梦终于得以实现。这就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航天发展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而且还能激发起孩子们的一腔爱国情怀。如果在这些内容的讲述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注重艺术语言的运用,使学生通过这种既简洁、又清新的语文描述精准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使这堂课的效果大幅提升。

(二)注重语言运用的形象性

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只能以形象为主。加之,小学生认识、思维与观察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薄弱,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自觉地运用形象化的语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比方在“噪”与“躁”两者的词义进行辨析时,假使直接就理论而讲理论,就会使内容变得枯涩,也会使学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也很难对词义进行有效区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形象语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作为老师,完全可以创新语言运用方式,使语文更加鲜明、形象。比方这样进行讲述:把这两个词比喻为孪生的姐妹,尽管彼此的名字相同,长得也很像,但是她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细心观察就能够看出,姐姐“躁”较妹妹“噪”多出一个“止”。这说明姐姐因为某件事情生气了,而且不停地跺着脚,可见姐姐是个急性子,动不动就生气。如此一番精彩的讲述,学生就会加深记忆,并最终理解。同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运用这两个词的能力也会提高。

(三)强化语文教学的幽默色彩

从根本上讲,语言艺术化本身就是小学语文老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维。而如果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的幽默功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风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获得更大的提升,学生的潜能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比方,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述时,注重幽默诙谐元素的注入就会较那些抽象的内容效果好。同样,当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不良现象时,如果教师的批评也能够做到幽默与诙谐,那么就会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因为,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感化会让学生倍觉一种温馨,能够对教师的一番苦心多一些理解。

比方在作文教学方面,因为标点使用不当是学生经常出现的毛病,更何况小学生还没有掌握更加全面的标点使用方面的技能,所以标点的使用经常出现混乱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对作文进行点评时,教师可以一口气连读下去。当教师累得气喘吁吁时,学生们就会为这种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而大笑不已。这时,教师在适时将问题引到标点符号上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既轻松又愉快的气氛中对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了然于心。

[1]李祖荣.浅析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石作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

[2]张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8).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浅析语言艺术语言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刀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浅析
浅析新闻人物专访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