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关系

2017-12-05 09:17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发展

解 晴

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关系

解 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具有逻辑关系的大系统。创新发展是发展动力,协调发展是发展方法,绿色发展是发展前提,开放发展是发展路径,共享发展是发展目标。学习理解五大发展的逻辑关系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 逻辑关系 十八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明确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其逻辑关系来看,创新发展是发展动力,为其他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协调发展是发展方法,促进其他的发展更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共享性;绿色发展是发展前提,是其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开放发展是发展路径,为其他的发展开拓局势;共享发展是发展目标,是其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发展动力: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情势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提到五大发展理念的首要位置。只有创新作为驱动力,国家发展才能更好更快地持续进行。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中国只有坚持创新才是重新崛起的关键。也只有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体制构架,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此基础上,协调发展才能摆脱平均主义,切实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绿色发展才能改变生产方式,真正将资源与效率良好结合;开放发展才能获得国际实力,真正将我国综合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共享发展才能得到全面保障,确实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二、发展方法:协调发展是内在要求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全面性问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不仅是由于经济领域中一些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而存在的调节问题,更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现阶段发展成果而产生的和谐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协调发展,社会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分配,社会发展才能从单纯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失衡片面的发展形式变成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共同推进的总体性的社会发展。

三、发展前提:绿色发展是必要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绿色发展理念是在自然的制约下,以自然为前提实现人类发展,是其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生态文明问题。过去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了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的道理,现今的发展更是注重这一点。坚持绿色发展,既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从长远来看,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更有效率地在有限的资源环境里持续发展。

四、发展路径:开放发展是必由之路

“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开放发展重申了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坚定决心,确定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具体路径。

开放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开放发展是一国繁荣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开放,才能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使发展更加注重创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实现共享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无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还是哪一种发展,都不应该放弃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更具活力的市场发展,是符合世界经济大潮的发展。

五、发展目标: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否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从整体来看,共享发展指明了其他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揭示了发展的前进目标。

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另一方面,共享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民追求的是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让人民群众获得幸福,也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的动因和目标。因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其它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6.

[2]侯礼文.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内涵[J].政策,2015(12):27~28.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解晴(1992-),女,汉族,河南鹤壁人,法学硕士,湖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