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7-12-05 09:17阿不都拉江那斯尔高丽娟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就业观少数民族新疆

阿不都拉江·那斯尔 高丽娟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阿不都拉江·那斯尔 高丽娟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因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加上自身素质、语言水平等因素,在就业上遇到了障碍。本文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总结了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观现状,分析了教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对策建议,即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少数民族 新疆 大学生 就业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指导思想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自从1999年的高校大幅度扩招政策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大批学者、研究员的关注,发表了相关的理论著作和研究论文。在此同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而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以及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专业设置、教育质量等又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新疆高校大学生处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就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的自身和对策上给予分析,对研究就业观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很少有现状和原因的透析和总结。此外,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新疆各族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稳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就业观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就业观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指人们对选择职业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求职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

近年来,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缺乏系统的就业观教育,再加上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对就业观产生了片面的、错误的认识。为了切实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不记名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8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697份,其中男生326份,占46.7%,女生占53.3%,男女比例基本保持平衡,维吾尔族学生占总人数的68%,其他少数民族占32%,基本上与学校民汉比例接近。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1)自身综合素质与个人期望之间的差距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大学学习,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对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优越感。从而在就业时对工作的期望值往往都很高,与自己和社会的现实情况不符,也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和所要从事的工作是否匹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想顺利实现就业,就必须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定位,了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父母的观念滞后及教育方式不当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父母对于个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家长认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才算是正式工作,去私营企业或创业的行为都算不上工作。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潜意识地接受了传统观念,或者是自己不愿意放下身段扩大就业范围,或者迫于压力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就业岗位定在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上面。就给大学生就业人为地带来很多限制,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充分调配,也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足发展。

(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竞争意识淡薄、自信心不足和过于悲观的状况严重。随着社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招聘门槛和标准也不断提高,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因缺乏系统的就业观教育和自身原因,在这种激烈竞争中难以实现就业,导致他们对就业有自信心不足和悲观的心态。据调查,近80%的学生认为找工作很难,女大学生尤为突出;而38%的学生因专业的就业率低而认为就业难。

(4)高校在就业观教育模式不够完善。新疆高校都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为一般在大四阶段开设,时间比较紧张,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针对性,比如忽视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及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

(5)社会环境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人都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所以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是在一定环境当中形成的,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肯定与外界环境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也一样。要了解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原因,必须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就业信息渠道、社会舆论导向、国家就业政策等。

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原因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在社会要求毕业生综合能力更高,要求大学生熟练掌握专业课外,还具备课外知识和学习能力。可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学习没有清晰的认识,学习也是为了通过考试,依赖心理强,基本不读课外书,据调查5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在学校期间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没用。

(二)家庭和社会的环境的影响

少数民族家庭的就业观很传统,大多数家长们希望自己子女在家乡从事国家公有性工作,不支持子女创业或者在企业中工作。有一些家长们只想靠社会关系和财富解决自己孩子的就业问题,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发展和就业观的形成,导致毕业后依靠父母的现象。这种传统的观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带来的压力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形成悲观和错误认识。

(三)语言障碍

根据调查结果,有46%的学生认为因语言的问题而找工作比较难,国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的要求逐年提高了,学习汉语是当然必要的,但新疆各高校汉语基础课程不完善,大部分学生汉语水平较差,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各类招聘中很难脱颖而出。

(四)高校就业观教育缺乏针对性

现在新疆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校整体就业率。但是就业指导更多的是依靠就业指导课程来进行,缺乏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指导。比如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有一些不积极的就业观,但课程中很少涉及到相关的内容。大学生思想品德是在形成人生价值观和就业观中至关重要,但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效果非常不理想,有68%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没用,只有10%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

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建议

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考虑单方面的因素是不可行的,必须要结合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综合考虑,通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调适,父母转变观念,高校完善就业观教育模式,重视效果,政府监督就业政策执行落实、加强校企协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个方面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调适

外部客观条件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但关键在于内因。在知识信息时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善于创新、有才华的综合型人才。所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应主动调整不正确的就业观,以国家利益为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汉语水平和语言沟通能力,准确定位并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同时提高自身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

(二)父母转变观念及教育方式

要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离不开家长正确的就业观和教育。所以,家长要调整自己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对子女的就业期望,要适应社会需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鼓励子女去基层锻炼,才能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教育。

(三)高校完善就业观教育模式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而不只是大四这一年。高校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教育指导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为其就业做铺垫。这需要高校对培养方案和专业进行改革,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汉语水平和语言沟通能力,还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四)政府搭台,校企协作,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时,政府的作用是确定大政方针、制定就业政策,并且调控和监督。政府可以加大力度建设好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地域特色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鼓励创办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中小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王蕾,张延平.浅谈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39~40.

[2]李雪静,于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2(6):78~80.

[3]黄才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20.

[4]王志刚.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4):69~71.

[5]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35~38.

[6]王改芹.大学生的就业观与思想政治教育[J].职大学报,2010(3):131~132.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JNUGF201630)资助项目。

阿不都拉江·那斯尔(1985-),男,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观少数民族新疆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从一分钱到一元钱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