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2017-12-05 09:17邓丽霞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邓丽霞

浅谈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邓丽霞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随之而来。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的转变,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的结合是契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方式。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当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的寻找各种方式将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的结合。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寻找最契合他们的教育方式,现今是新媒体的环境,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当拥有前瞻性,高校的辅导员应当将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让高校的大学生们接受最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必要意义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现在,高校的大学生们普遍的都拥有这新媒体设备,他们对于星美体的兴趣随着新媒体设备的更新换代逐渐的价钱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新媒体设备的依赖逐渐也逐渐的加强。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交互性都有着明显的提高,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后,高校的大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1]。新媒体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获取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现实案例,使教育内容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对于思想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方式

(一)高校教师应当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意识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吸引高校的大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接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高校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新媒体设备的使用能力,也要了解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的高校大学生们的心理,要学会与他们交流,主动的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现今高校的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新媒体设备就是手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手机上的QQ、微信等新媒体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道。教师可以在微信群和QQ群上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无时无刻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多媒体的即时性跨域了时间和空间的阻碍,这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疑极大的帮助。

(三)利用新媒体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使用的教学素材千篇一律,对于高校的大学生们来说,这样的教材挫伤了高校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教师们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各种契合高校大学生心理的教学教材,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要做好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仅影响了高校的大学生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也在这个新媒体的环境下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播种者,因此保持他们的思想纯洁性和政治理念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3]。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要加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工作,除了要使他们拥有先进的契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教育手段之外,还要使他们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将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五)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建立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以使高校的大学生们感受到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高校的管理部门要做好高校的校园网建设,一个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校园网应当拥有着鲜明的主题、简洁的设计[4]。除了建立一个合理的校园网之外,高校的管理部门也应当投入资金购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帮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高校的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新媒体设备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建立有利于正确思想观念传播的校园环境。总而言之,高校契合时代发展,将新媒体运用大校园思想政治建设中去。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是新媒体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遇到了机遇,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当寻找有效的方式将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

[1]周三庆.手机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

[2]马宁,刘家豪.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5).

[3]金献中,李向萍.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15(09).

[4]许涛,于海,穆庆夏.网络新媒体下如何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从人际互动视角看[J].学习月刊,2015(16).

(作者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邓丽霞(198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