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017-12-05 09:17赵佳博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特色政治

赵佳博

黑龙江省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赵佳博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输送合格毕业生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黑龙江省高校发展的现状和对黑龙江省内某高校特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其结论对提成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育理论 思政教育实践

一、黑龙江省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要性

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黑龙江省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使命,如何办好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黑龙江省要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思想政治教育。

具体来说,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体现出规范性,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国家教学要求,达到规范,从而成为其他高校发展的样板;二是要有特色,个性化发展是教育发展得更高层次。只有实现个性化发展,学校才真正具有生命力。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表现为规范化,更应体现为个性化。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性的发展,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离开共性的个性与离开个性的共性都是不真实的。必须要遵循教学规律,否则就会偏离培养人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特色,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于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要性现存的研究较少。张文学(2012)通过研究指出,创办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关键在于强调建设过程,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必须突出特色,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独特的个体,都应该突出个性。季海菊(2013)认为,要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除了探讨体制、观念等深层次问题外,还要抓住“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一教育原点,这成为我们实现教育梦想的核心理念和根本途径。

二、构建基于教育的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第一,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创新能力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教师,现在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求知的渴望和企盼的眼神,还要面对急剧发生的教育内外的变化和教育空间的拓展。面对知识骤增,信息渠道的多样化,面对教学目标的调整和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教学匠”向“学习型”、“研究型”、“复合型”教师转变。

第二,夯实教育的软件与硬件基础。教育不是凭空构建的教育理论,需要有的前提。这样的才是“可能”的,而不是“空想”的。好的教学条件可以营造好的育人氛围,是构建良好学习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历史、内涵、精神、品质的综合反映。在软件与硬件方面双管齐下,这既是在深化教育的过程中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也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应该不断解放思想、大处着眼、打破瓶颈、宏观部署;为了实现教育梦想,要敢于突破,敢于实践,敢于转变,敢于担当;为了实现教育梦想,我们强调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与升华。就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化推进教育,实现教学模式上的大跨越。

三、黑龙江省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一)“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夯实学科发展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乐教。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其次,教师要善教。乐教是善教的前提,所谓“善教”就是“教得好”,一是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素养。二是教师要掌握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第三,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二)“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创造学科发展的有利条件

要想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学科发展,既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也需要有家长的配合。即便是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家长信赖”既是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结果。家长信赖是学校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家长的信赖也是学校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家长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校,认同学校教学。有效的沟通是相互理解与信任的重要手段。

(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职能

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其在规范性上的示范,建设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普适性的规律,实现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其次是要办出特色,只有办出特色的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才真正富有生命力。

四、结语

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规范教学与特色教学相统一的发展之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发展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做到规范化,其次要培育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2.

[2]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104~106.

[4]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63~67.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赵佳博(1990-),男,硕士研究生在读,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政治理论教育。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特色政治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