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研究

2017-12-05 09:17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教学资源微课

周 宇

微课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研究

周 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教育也成为了目前教育问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进一步优化,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问题的重中之重。微课的出现恰好符合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其对于加快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拓展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微课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推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技术对于教育行业和领域也在不断的渗透之中,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当中。随着近些年来微课的出现和发展壮大,其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也被带入高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课堂。微课的引入不仅引导着学生和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认识,也推动了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帮助教育工作者培养对祖国和社会真正有用并可以为祖国和社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一、职业教育需要微课

(一)微课简介

微课主要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师需要讲述的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不仅包括和教学环节相关的教学设计,还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学生的反馈及其他教师的点评及最终的反思总结等其他教学相关的资源模式。微课作为一种非常有特点的教学手段,其目的明确且主题突出,主要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微课的课程时间大概在5到8分钟左右,虽然时间较短,但是由于内容经过教育工作者的精心设计,仍然是一个个鲜明生动、知识紧凑的完整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分类

如果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一般将“微课”划分为 11 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还可以将微课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来分类,“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还有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三)微课适用范围

由于微客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生动形象的呈现教学的过程并同事展现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目前的微课形式主要是由一些名师名教和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开发出的精品设计视频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教学成果和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的手段让教育得以普及,帮助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方便的互联网手段来查看微课资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微课的传播和发展也为优质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利用提供了可能。

因此从这三个角度来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课程和教学手段,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成果,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得微课将是“互联网+”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所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优化的重要思考方向之一。

二、微课对于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一)创新教育理念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对微课加以重视,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主体,给学生以灌输知识为教学手段,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微课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将课堂角色成功转换,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和实施相关的课堂设计,不仅在课堂上利用更生动形象的情景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也更新了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学习理念,对我们以后的教育工作者的对于教育改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二)实现分层分级式教学

在传统式课堂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然而微客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长久以来的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分级式教学。微课不仅是可移动、可选择,甚至是可重复的视频课程。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进度安排来选择相应的微课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不同的微课课程,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和自己水平匹配的微课课程,对于一些知识点较为薄弱的地方,可以多看几遍视频教学来巩固学习,查漏补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和启发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作讨论学习,真正实现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

(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式课堂上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模式是以被动学习为主。由于目前微课的引入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这个本身是采用探究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引入课堂知识,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和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渗透。当学生在对课堂教学知识比较感兴趣时,甚至会提前预习课堂相关内容,这样就在无形中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规划和教育实施目的。对学生本身来说也是帮助他们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理念,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1]叶小娇,李检舟,郑辅伦.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平台的构建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3(4):70~74.

[2]高星.高职教育教学下的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探究[J].轻工科技,2015(1):121~122.

(作者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教学资源微课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浅析如何成为一名党校教育工作者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