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电动汽车的电磁阻尼器控制策略

2017-12-07 02:41
汽车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半主动阻尼器乘员

轻型电动汽车的电磁阻尼器控制策略

近年来,主动和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商用汽车中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然而,当前采用的悬架系统只能用于质量较重的内燃机车辆,未来需要研究针对轻型城市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典型的车辆悬架系统包括机械弹簧和液压阻尼器,这种悬架系统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由于弹簧是悬架系统中经济有效的零件,因而如何提高阻尼器的阻尼性能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超轻型电动汽车的阻尼器需要克服商业可行性方面的许多问题,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主动悬架系统中实现电控,以及如何减轻电动汽车的非悬架系统质量。

对被动、半主动和主动电磁阻尼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动悬架系统的二自由度理论模型由阻尼器组成。被动和半主动的电磁阻尼器明显比量产的液压阻尼器质量重。任何悬架系统都有3个主要的量化指标:乘员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悬架行程。然而在悬架系统的设计中,这3个指标经常是相互制约的。对于传统的电磁被动悬架系统,改进这些指标中的1个通常会牺牲另外1个或2个指标,而电磁主动悬架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主动电磁阻尼器,相比于被动电磁阻尼器,乘员在垂直方向的加速度降低了22%;相比于半主动电磁阻尼器,乘员垂直方向的加速度降低了39%,功耗类似于磁流变半主动阻尼器。与主动液压悬架系统相比,电磁主动悬架的性能显著提升,并大大降低了消耗功率和机械复杂性。

Alista Fow et al.2016 IEEE Advanced Motion Control, Auckland New Zealand-April 22-24,2016.

编译:马晓宇

猜你喜欢
半主动阻尼器乘员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斜拉索-双阻尼器系统多模态减振理论与试验研究
设置线性磁流变可控阻尼框架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分析
高效耗能阻尼器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基于RAMSIS的乘员安全带未系提示装置布置研究
基于MADYMO的轻型客车前排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磁流变减振器专利技术综述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乘员、碰撞与车型特点的后排座椅安全性研究
控制隔震层发生过大位移的连接摩擦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