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分析
——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研究视域

2017-12-10 10:00
当代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试验区跨境杭州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分析
——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研究视域

韩旭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本文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背景,通过对(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的目的、意义、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重点阐释了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旨在提高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的认识,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司法,为跨境电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试验区

2015年3月7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5〕44号),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拉开了帷幕。发展跨境电商,是中国扩大开放、提升国际产业链分工地位,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但随着“跨境电商”热度迅速提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加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跨境电商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增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能力,对于保障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目的与意义

1、设立目的

综合试验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行先试、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大胆探索,适时调整,逐步推广,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着重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外汇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打破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制度问题。建立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并引领全球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管理体系和规则,实现跨境电商业务自由化,促进和规范化发展的综合测试区,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设立意义

(1)有助于外贸企业稳增长、促转型,不断开拓海外市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增速明显放缓,传统贸易进入了转型期,增长压力依然很大,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业态,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也为中小微企业以更低成本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可能性。

(2)有助于缩短外贸产业链,降低企业出口成本。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一直依托中国制造的“低价格”占领世界许多中低端市场,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再,中小微企业面临更大的出口难题。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外贸的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网上交易平台,减少了交易中环节,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获得相对更多的利润。

(3)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繁荣,促进全球发展,加强与世界合作的总体战略构想。“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进入了重要的结构调整期,总体经济形势更加严峻。通过探索“网上丝绸之路带”的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海上经济带的共同形成了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与动力。

(4)有助于促进互联网时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推动政府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5)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计划的实现。国发〔2015〕32号《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有利于降低国际贸易门槛、减少中间交易的环节和交易成本,能够更好地推动传统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了更多新渠道。

二、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

据杭州海关统计,作为我国第一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杭州综试区已入驻跨境电商企业逾6000家。截止2016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商出口总额43.56亿美元、进口总额13.2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已占杭州全部外贸出口总额的12.7%,对全市外贸出口增长拉动14.6%,跨境电商为杭州外贸发展装上了新引擎、注入了新动能。

杭州综试区获批以来,通过转变理念,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明确原则底线,强化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历时不到一年时间,形成了金融服务、电商信用、智慧物流、信息共享、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六体系和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综合园区”两平台的经验做法。2016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初步探索出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向全国更大范围推广。

通过二年的探索与实践,杭州综试区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最早使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清单核放、汇总申报”通关模式;最早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业务试点;最早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业务试点;最早开展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业务试点;最早将“单一窗口”、关检合作“三个一”“三互”要求应用于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最早形成契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完整监管方案——《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关监管方案》;最早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7×24小时”通关。”

三、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亟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独占权、专有权和排他权,通过对智力成果依法进行保护,达到鼓励创新、不断推动科技进步的目的。

作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的电子商务贸易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发展速度快,知识产权问题频发。例如,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杭州海关在对跨境电商邮政小包例行检查时,共查获三批有问题的邮包,共涉及一百零四个包裹,查获1118双涉嫌侵权的运动鞋。经该品牌权利人的辨认,这些可疑运动鞋是假冒商品,存在侵犯“Adidas”商标权的嫌疑。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这个账户借助于互联网销售侵权商品,通过邮政小包出口,在一年的时间里,其销售额超过20万美元。这起案件是在海关和电商平台通力合作下,借助大数据分析查获的第一起跨境电商出口侵权案。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将侵权商品输往海外,隐蔽性较强,海关查获起来难度也更大。因此,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知识产权是电商企业创新的源动力

在跨境电商活动中,大多数知识产权涉及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时代,大多数知识产权是以文本,声音,图像,图形,计算机程序等数据形式呈现,这些类型的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传达商品中包含的独特信息,还可以突出商品的质量及其附加值。跨境电商业务,大多数买家不能目睹商品的真实情况,只有通过商品表面上的版权,专利,商标来识别外国出口商的声誉,商品的质量。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保护知识产权的有效途径可以是通过公开技术信息系统,通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来传播和应用现有的知识产权信息,从而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革命。

2、知识产权是电商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版权等知识财产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的关键资源,现代企业之争越来越表现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资产的竞争。为了开发知识资产,企业只有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设备、资金等,才能实现企业规模和生产效益的双赢。知识财产是智慧的产物,如果商品或者服务融入了知识财产,那么该商品或者服务因此获得极高的附加值。以一件贴有品牌标识和专利技术的商品为例,该商品的成本不仅包含了设计、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出的成本,还包括商标和专利等知识财产使用的成本,这也是商品的附加值所在。一件商品,凝聚的知识财产价值越高,那它的价格就越贵,也就越畅销。

3、知识产权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不能没有知识产权

电子商务以电子信息为主要沟通媒介,客户通过商标和网络平台商识别网店上的产品,并决定是否下单,因此国内卖家以及网络平台商会通过知识产权进行域外营销。此外,知识产权产品往往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直接交易对象,方便而快捷更加促进了诸如数字化音乐、视频、电影、文学、软件系统的交易。因此不存在没有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

四、结论

由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电商经营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不畅等原因导致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频发,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阻碍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先行先试区,应该充分认识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加大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司法的力度,积极探索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新型知识产权保护防控体系,发挥综试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经验,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1] 王瑞红:政策给力打造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J].时代金融,2015(05).

[2] 金元浦:新常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艺术百家,2016(01).

[3] 中国经济网: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一周年:跨境进口商品超40亿元[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 1603/10/t20160310_9394016.shtml.

[4] 谌远知:跨境电商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背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01).

(责任编辑:杨再新)

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编号:17NDJC321YBM);浙江省法学会2016年度课题(编号:2016NC3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试验区跨境杭州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杭州院子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