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17-12-10 10:00
当代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非营利会计信息信息

(新疆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李昌扣

(新疆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近年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队伍不断扩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非营利组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活的影响巨大。但是,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也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组织财务状况混乱、运作不透明等问题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从而无法实现对非营利组织的有效监督。当前,公益腐败案件的不断出现,严重破坏了非营利组织的良好的社会形象。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信息披露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在国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渐成为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性组织。这些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动员民间社会力量,促进发展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相关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非营利组织的相关问题。对我国来说非营利组织发展过快,所以也难免出现失灵的情况。近几年,我国的公益组织腐败案件频发,严重暴露出非营利组织由于信息不透明导致组织缺乏公信力的现实。公众和媒体掀起的问责风暴,严重拷问着非营利组织,直接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主要立足这样的现状,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对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建议。

二、文献综述

对非营利组织的失灵与信息披露关系研究:颜克高从信息披露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失灵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激发自愿性信息披露和增强强制性信息披露能够解决非营利组织失灵问题的结论。

对非营利组织财会信息披露研究:张彪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失灵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财务收支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张雁翎认为,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能够有效塑造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以吸引资金提供者对组织进行捐赠,这有助于组织摆脱筹资窘境,是组织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保障因素之一。通过博弈论对捐助者和非营利组织不同财务披露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促使组织如何披露真实完全的财务信息。李静等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相关阐述,对组织信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对制约非营利组织进行会计披露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孙杰针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制约其披露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

综上所述,尽管学者对信息披露的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存在以下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大多学者重点关注和分析非营利组织内部因素,对组织的外部因素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

二是针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只从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法律制度,政府规制等,缺乏对整个制度的全局性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注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现状并分析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希能够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理论基础

1、非营利组织

本文将非营利组织界定为: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主要依靠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和收取一定的会费等非营利性的收入,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盈余分配,并从事公益活动,其宗旨是实现社会公益,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享有税收优惠。

2、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可以称为“信息公开”、“信息透明”等。信息披露制度又可以称为信息公开制度,是指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所的相关合法规定,在证券市场上的证券的发行、上市和交易等一系列的环节中,证券市场上的相关利益者以一定的媒介或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或向证券主管部门或者自律机构提交申报与证券有关的真实信息,而形成的一套为大众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的总称。信息披露制度不仅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保护作用,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还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强化,资源配置得以优化,证券交易市场的效率也得到提高。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就是信息公开。

3、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类型

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指的是我国公认会计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未作要求,非营利组织基于自身组织形象等目的主动地进行信息披露的行为。一般会通过新闻报道等非正式的方式披露组织的相关信息,包括战略信息、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等。

强制性信息披露:强制性信息披露是指依照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的行为。基于组织资源享有有限性的特点,当收益小于信息披露的成本时,就会出现披露的动力不足。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倾向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强制性信息披露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强制性信息披露并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一些问题:(1)增加了信息披露过程的工作量,增加组织的披露成本,过量的信息浪费了用户的精力,而且还不利于对重要信息的把握。(2)伤害了非营利组织披露信息的积极性。

四、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中国红十字总会建立的信息发布平台在2011年7月31口开通,可使用捐赠人姓名(或机构名称)查询2010年1月11口以来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助的信息。这一平台首次公开关于青海玉树地震受助款项的的收支使用状况。捐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或者捐款数额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个人,还可通过本平台了解对应的资助项目建设情况。中国红十字总会给地方红十字会或者其它公益组织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但是也爆发出很多问题。这一平台有两个板块。这里包括2010年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汉川地震收支报告和审计报告。另一个是捐赠信息发布:包括云南盈江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口本地震。平台运行一年多,却没有对相关信息进行完善。财务审计报告只有2010年的,对于2010年之前和之后的却都没有公布。在捐赠信息发布这一块,只有青海玉树地震这一板块的信息完善了,其它三板块什么信息都没有。

(2)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不及时、不真实

中国红十字总会的信息披露平台中,关于玉树地震捐赠信息披露这一栏下的玉树捐赠支出中待支出583万元(用于灾后重建项目督导检查、审计等),捐赠数据出现较大误差。这些情况引起公众的不断质疑,导致中国红十字总会信息披露模糊,审计报告简单,缺乏可信性。

2、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原因分析

(1)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有关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法律法规包含了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内容。但这些关于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的规定比较零散,多为笼统性和原则性的规定,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定不健全或缺失,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法。

(2)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督不当

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需要多方面的主体参与监督。外部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社会监督薄弱等,这严重阻碍了着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正常进行。

(3)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缺乏内部自律

非营利组织所从事公益活动,所以它所暴露的各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组织的健康发展,还会对组织社会筹款和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产生严重影响。缺乏内部的自我约束,无法按照法规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或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敷衍了事,会使公众丧失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这对非营利组织的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面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急需制定相关准则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强立法

第一,完善刑事法律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刑事实体法,加强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刑事惩处力度。

第二,完善民事法律责任制度。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民事法律责任制度,明确组织或者个人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民事责任。

第三,完善行政监管法。从法律上保障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权,从法律上对监管方实施监管提供支持。

2、强外部监督

第一,律法规体系披露范围,行政监管方面。加强立法,不断完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扩大非营利组织披露内容。

第二,市场监管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激发出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

第三,社会监管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作用,重视社会公众尤其是新闻媒体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监管中的作用。

第四,违法责任追究方面。从目前我国现实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使得违法者的造假成本高于其造假的收益。

最后,要更好地将行政监管、市场监管、社会监管以及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实现四者的有效联动机制。

3、强内部管理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并完善内部责任追究机制。

六、结论

本文主要从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原因。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管理不善、外部监督的缺失、内部自律的不足等问题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现状和其特点,借鉴国际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如健全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强内部管理等。

[1] 李静、万继峰: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解读[J].现代财经,2006(2).

[2] 张雁翎、陈慧明: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筹资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7(11).

[3] 张彪:非营利组织透明度标准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

[4] 陈少华、李静: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供求解读财经问题研究,2006(3).

[5] 陈岳堂、颜克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职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6] 金保德、宋静:信息公开视域下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思考[J].前沿,2009(1).

[7] 侯江红:共同治理模式下的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需求与供给[J].财务与金融,2009(1).

[8]孙杰: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理论研究,2008(10).

(责任编辑:杨青)

猜你喜欢
非营利会计信息信息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净水进万家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订阅信息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展会信息
美国非营利新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俄罗斯修订《非营利组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