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的我国海域使用结构分析

2017-12-12 07:31赵庚怡王厚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渔业海域海洋

■ 胡 恒/赵庚怡/王厚军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 300112)

基于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的我国海域使用结构分析

■ 胡 恒/赵庚怡/王厚军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 300112)

利用2010年至2015年海域管理有关数据,运用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分析我国海域使用类型结构。定量分析我国海域使用结构的分异规律,反映我国及沿海各省(区、市)海域使用类型的齐全程度或多样化状况。结果表明,在2010至2015年间,我国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逐步下降,沿海十一省(区、市)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市、海南省、浙江省、天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江苏省。

海域管理;海域使用结构;多样化指数

0 引言

随着国家蓝色经济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用海规模不断扩大,用海类型不断增多,海域使用类型从以简单的渔业用海和造地工程用海为主,逐步转变为渔业用海、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及造地工程用海多样化共同发展的用海格局。但是由于沿海各省(区、市)海洋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其海域使用结构大相径庭,只有科学合理地配置海域使用结构,才能保证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海域使用结构是指各用海类型的面积比例及空间匹配关系,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海域使用程度的合理性和涉海产业结构特点。海域使用结构分析是认识我国海域使用现状和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海域使用现状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评价,能够掌握海洋开发利用水平及存在的问题[1]。目前,已有学者针对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海域使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2-6],但是针对多年海域使用结构分析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难以反映海域使用结构变化趋势。鉴于此,本研究采用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对我国多年度海域使用数量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海域使用结构数量变化特征及趋势,以期为我国海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海域使用分类

本研究参照《海域使用分类》(HY/T 123—2009)中海域使用类型分类体系的9个一级类,包括渔业用海、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旅游娱乐用海、海底工程用海、排污倾倒用海、造地工程用海、特殊用海和其他用海。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涉及的沿海省(区、市)海域使用现状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各省(区、市)海洋统计年鉴以及历年国家海洋局对外公布的《海域使用管理公报》。

1.3 研究方法

海域使用结构分析是为分析研究区域内各用海类型的齐全程度或多样化程度,可运用吉布斯·马丁(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度量,该方法综合考虑海域使用的类型数以及各类用海活动的面积,通过计算可了解研究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其用海类型多样性的可能性是否得到发挥。其计算公式为:

2 结果分析

利用吉布斯·马丁(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计算公式,对我国及沿海11省(区、市)2010—2015年海域使用现状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全国及沿海11省(区、市)的海域使用结构多样化指数(表1)。

表1 2010—2015年我国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

通过分析结果,我国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在“十二五”期间平均达到0.27,且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此期间,以渔业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增幅最高,增幅分别达到230%和220%,而其余用海类型增幅较少,导致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逐年下降。大部分沿海省份用海结构与全国用海结构基本一致,渔业用海为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用海类型,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和海南渔业用海比例均占第一位。我国北部沿海地区渔业用海占比略高于南部沿海地区。河北、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海南等省份用海结构相对多样,渔业用海比例相对较低;天津、上海交通运输用海、围海造地等用海比例较高,渔业用海比例较小;河北、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等省份交通运输用海比例较其他省份偏高。通过沿海各省(区、市)用海类型多样性的比较可以发现,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部门、各行业对海域资源利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传统海水养殖业和海洋相关旅游产业,但我国海域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的客观实际,同时各省(区、市)管理部门审批用海项目缺乏统一协调[4],导致我国海域使用结构多样化指数逐年下降。

辽宁省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较低,由2010年的0.18下降到2015年的0.07,说明辽宁省海域使用类型不均衡,且逐年确权用海类型也较为单一,以渔业用海确权面积为最大,渔业用海面积占全省海域使用面积的94%以上。渔业用海的比例过高,海域使用结构失衡,间接导致海洋三产结构无法摆脱传统的结构模式,渔业用海对传统工业用海产生了较大冲击。以盐业用海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盐业由1998年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时统计的68900亩,到目前已剩不足45003亩,丧失了34.7%[9]。

河北省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维持在0.49左右,其渔业用海、工业用海、旅游娱乐用海、海底工程用海等生产性用海约占全省海域使用面积的49%,而排污倾倒、特殊用海、交通运输用海等公益性用海约占全省海域使用面积的51%,海域使用类型比较齐全,但生产性用海仍以渔业用海为主,导致海域整体使用效益偏低。

天津市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较高,多年维持在0.59左右,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天津市海域使用已形成中部以交通运输用海和填海造地用海为主,北部和南部以渔业用海为辅的用海结构,未来随着天津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临港产业区的快速建设,天津市以交通运输用海和填海造地用海为主导的用海结构还将继续加强。

山东省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仅为0.13左右,海域使用类型齐全程度较低。山东省作为我国渔业大省,渔业用海面积占全省海域使用面积的95%以上,但是海洋渔业作为资源型产业,实现其经济的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有很大关系,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以大量物资的消耗和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江苏省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为沿海11省(区、市)最低,仅为0.1,其海域使用类型齐全程度最低。江苏省海域使用结构主要以传统的渔业养殖用海为主,用海效益不高,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主要集中在滩涂和浅海水域[9]。

上海市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为沿海11省(区、市)最高,多年维持在0.76左右。由于上海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海陆交通便利,内陆腹地广阔,形成以交通运输用海为主导的海域使用结构。

浙江省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多年维持在0.64,海域使用类型齐全程度较高。浙江省岸线曲折,沿海分布了数以千计的海岛,众多水流交汇,营养盐丰富,形成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较高的渔场;同时,海岛之间、海岛与海岸之间形成潮汐通道,形成了数量可观、深水条件优越的港口、航道。

福建省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平均为0.55,根据“908专项”调查数据显示,福建省岸线利用率达到35.98%[10],渔业用海占全部用海面积的63.5%,交通运输用海、工业用海和造地工程用海分别占全部用海面积的11.8%、10.4%和9.9%,旅游娱乐用海面积较少,随着未来滨海旅游的强劲发展,旅游娱乐用海面积将会出现较大增幅。

广东省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为0.54,其中渔业用海、工业用海和交通运输用海分别占全部用海面积的61.4%、13.8%和14.2%。广东作为海洋大省,随着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产业正由传统方式为主向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海产业转型,未来的海域开发利用应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禁止高密度、低效能、粗放式的用海项目占用海域资源,维持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平均为0.44,其中渔业用海、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和海底工程用海分别占全部用海面积的76.6%、10.5%、8.1%和11.23%。与全国其他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以传统海洋渔业用海为主导的海域使用结构,导致滨海旅游、临港工业和港口运输未能得到有效发展。但是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临港工业和港口运输将成为重点发展领域,其用海需求量将大幅上升。

海南省海域使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1,其中渔业用海、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分别占全部用海面积的35.5%、7.5%、19.8%和28.5%,用海齐全程度较高。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未来对旅游娱乐用海面积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高,而渔业用海的比例将会逐步减少。

3 结论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海岸线类型、水文气象与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沿海各省(区、市)海域使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海域使用结构多样性指数排序为上海:海南>浙江>天津>广西>福建>广东>河北>全国>辽宁>山东>江苏,分析结果表明:

(1)从时间演变过程看,我国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呈下降趋势,近年来,除渔业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面积增幅较高外,其他用海类型增幅较低,海域使用类型渐趋简单化,海域使用多样化指数不断降低。

(2)从各用海类型规模看,传统渔业用海仍是我国主导用海类型,用海面积比例过高,特别是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区,虽然用海类型相对齐全,但过高的渔业用海面积比例,导致海域使用结构多样性较低。

(3)从空间分布看,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海域使用空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用海类型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诸如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等海域,海域使用均衡,用海类型齐全,海洋经济发达。

4 建议

(1)合理配置海域资源,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海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城镇区和工业区驱海而建现象的不断加剧,海域、海岸线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加剧。只有坚持海陆统筹,合理配置海域资源,才能充分发挥海域管理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海域空间资源的多重利用与立体确权,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海域管理能力,维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域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坚持基于生态系统的开发管理模式,各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从顶层设计入手,科学编制相关涉海规划,健全生态用海规划管理体系,做好海洋资源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系统承载力相统一协调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各类用海项目,优先保障国家和重点项目建设用海需求,出台相关引导政策,提高项目节约集约用海水平,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调整海洋产业布局,优化海域使用结构。据统计,我国渔业用海面积占全国用海面积的90%以上,新兴海洋产业仍不能突破传统海洋产业的主导地位,海洋产业趋同现象严重。涉海科研单位应与行政管理部门一同,结合本地区海洋区位、海洋资源、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案。应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将滨海旅游业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加快造船业、化工业、盐业、海洋油气业等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构建产业群。

[1] 马红伟,谷绍泉,王伟伟,等.浅谈海域使用现状水平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2,31(2):282-284.

[2] 王江涛.海域使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J].海洋通报,2008,27(2):59-64.

[3] 蔡悦荫,王鹏,马红伟.辽宁省海域使用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J].海洋环境科学,2012,31(1):125-127.

[4] 曹可,苗丰民,赵建华.海域使用动态综合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J].海洋技术学报,2012,31(2):86-90.

[5] 翟伟康,张建辉.全国海域使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资源科学,2013,35(2):405-411.

[6] 李亚宁,谭论,张宇龙,等.我国海域使用现状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4(3):446-450.

[7] 王伟伟,蔡悦荫,贾凯,等.中国沿海海域使用现状综合水平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5):9-12.

[8] 朱凤武,彭补拙,丁建中,等.温州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1):101-104.

[9] 苏广实.基于Gibbbs—Mirtin多样化指数的喀斯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以广西都安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157-160.

[10] 夏登文,徐伟,刘淑芬.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11] 纪雅宁,黄发明,王初升,等.我国南方沿海四省海域使用需求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5(2):8-12.

Analysis of Structure Marine Area Use Based on Gibbs-Mirtin Diversification Index

HU Heng, ZHAO Gengyi, WANG Houjun
(National Marine Technology Center, Tianjin 300112,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marine area management from 2010 to 2015, the Gibbs-Mirtin diversification index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marine area use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hina's use of the marine structure , which re flecting the degree of consistent or diversified situation of coastal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versification index of marine area in China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from 2010 to 2015, and the ranking of diversification index of coastal eleven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s from Shanghai to Shanghai, Zhejiang Province, Tianj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ujian Province, Hebei Province, Liaoning Province,Shandong Province and Jiangsu Province.

marine area management; marine use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 index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11-0052-04

2017-06-01;

2017-06-30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子任务“基于生态系统的区划实施效果评价技术与辅助决策系统开发”(201505001-5);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海域集约利用评价及潜力预测技术研究”(201506)

胡恒(1988—),男,天津市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实习员,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主要从事海域规划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渔业海域海洋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遗落海域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江苏省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交换设计与实现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