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差异性研究

2017-12-12 00:47郭玲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差异高中数学

【摘要】高等数学作为高校学生的一门公共课,与高中数学有明显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差异点进行研究,来指导高校教师对大一新生进行过渡性辅导教学。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与的差异点,并提出了衔接课程的举措,对大一新生的高等数学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中数学;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51-02

目前高校大一新生中,普遍对高等数学的印象是难度高,难以掌握。这与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正式由于高中和大学数学的差异较多,造成目前大一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知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一、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差异点分析

差异一:教学内容的差异

高中数学教材教授内容包括三角函数,椭圆双曲线,数列等知识基本上在高等数学中不再继续讲授,造成课程内容完全脱节。而高等数学要讲授的微积分在高中数学中仅仅有非常浅的讲授。总结来看,高中数学内容重在外在的应用和性质等,高等数学重在知识的内在本质、证明等。

差异二:思维模式的差异

高中数学中不涉及到无限、极限的概念,思维模式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具体的想象和数据模型建立,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列方程,设变量等方式去求得真实解。高等数学中微分和积分都是极限的概念。通过无限趋近的解作为精确解。这与高中数学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总结来看,从高中数学到高等数学,思维方式需要从有限到无限,从具体到抽象。

差异三:学习方式的差异

高中数学由于高考这个目标的存在,学生不得不认真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中,同时教师在学习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然而在进入大学后,教师在学习中的角色地位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突出。因此更要求学生能主动学习,改变以前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了解了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些差异点,需要针对这些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度过这段衔接期,能够更好的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

二、衔接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教学措施

措施一、上好衔接课。高等数学开始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有必要开设衔接课。帮助学生去改变以前的思维模式,讲授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差异点,给学生做好心理建设,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同时把高等数学如何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好的辅导资料,同时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会怎么样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

措施二、新知识的引入循序渐进。由于学生在高中时已经习惯于高中的教学模式,故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新适应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时需要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放慢节奏,让学生理解清楚再进行下面知识的介绍,而且要注意数学的严谨性。新知识的引入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高中有所接触的知识入手来引入,让学生不会对新的知识太陌生而不知从何学起。

措施三、加强习题指导。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习题仍然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数学的授课学时较少但知识点比较多,这就需要在高等数学的讲解中不可能做到像高中数学一样面面俱到,需要在课堂上做到讲解时突出重点、难点即可,给学生传输新的知识,但是习题却是学生是否掌握到新知识点的具体体现,并且通过习题的锻炼学生能更容易理解高等数学的思维及数学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数学习题的指导。同时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业余时间增多,许多学生会放松学习投入到活动中。适当的增加习题量可以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习题和作业给出专门的时间进行指导指正,防止学生出现课上没听懂,习题不会做,跟不上学习进度。

措施四、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在高等数学的授课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学生的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止要努力把课程内容备好,还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与老师的沟通交流相对来讲会减少,师生之间的联系除了课堂时间基本上很少,这对刚接触大学数学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因此老师在新学期可以多主动联系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困难,这样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跟上学习进度非常有利。

三、结语

高中数学到高等数学是一个从常量到变量的过程,不是渐进过程而是一种飞跃,作为高等数学教师要做好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使学生能够更好更顺利的接受大学数学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瑞琼.试谈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矛盾”现象及其本质联系[J].柳州师专学报,1995,(6).

[2]邵红.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3]苏德矿.如何有机地衔接好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8(1).

[4]張顺燕.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罗小军,赵和平.论“数学精神”教育[J].科技资讯,2006,(7).

作者简介:郭玲伟(1988.3-),女,汉族,河南许昌,(硕士、教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差异高中数学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