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小学体育课堂的变革

2017-12-12 19:42曹炳山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曹炳山

摘 要: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当代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体育学科发展中必须用心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小学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目的。在对我国体育教育问题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了解之后,这篇文章就如何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小学体育课堂变革这一问题做出了细致的探讨,同时还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自己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课堂变革

如何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已经是现代体育教育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理念和目标。现今社会体育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提高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这些方面,更是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体育这门课程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状态,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所以,小学体育课堂的变革更需要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

一、 小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一) 传统素质教学与教育新形式的矛盾冲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不再是单一的、局限的,所以传统的素质教育已经不再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会对学生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能够让学生营造一个放松舒适的心理状态,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繁重的学业,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来更好地进行生活和学习。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固的基石,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现今的教育新形势下,传统的素质教育已经与教育新形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加以调整和改造,或将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体育教师的思想问题

小学体育存在于小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中对体育的看法。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小学生体育发展的引导者,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并结合现如今的教育目标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意识和观念。

二、 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普遍思想觉悟较低

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体育一直不是学生及家长重视的学科,因为体育教学大多与运动有关,所以大多数人就认为体育跟传统的学习存在着极少的关系。并且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不会特意去强调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会去呼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了。还有一些极端的情况,那就是有些教师在自己课时不够时,就会用体育课的时间来补充自身课时的不足。久而久之,体育教师也就习以为常,认为这样的情况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体育老师根本不会用心去提高自己课堂的质量,从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也收获甚微。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认为体育老师的工资很少,所以教学质量就可以相对较差。还有些体育教师只会对运动资质好的学生用心,因为他们想把这些天资卓越的学生培养锻炼成优质的体育生,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只注重锻炼体育尖子生,对其他学生放任不管的情况,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最为主要的问题,那就是普通的学生同样也需要进行体育学习,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教育公平的。

(二) 教师缺失理论素养

体育教师心中的传统观念仍然很重,大多数时间只注重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在体育课上只会运用一些竞技性较强的活动,却忽视了体育教学中的理论性方面。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结合理论,学生更应该了解的是开展体育学习的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理论知识。体育教师还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实践固然重要,但是理论也一样不可忽视,所以教师理论素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 如何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小学体育课堂的变革

(一)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分为多个阶段才能达到目标。在第一个阶段,学生对体育课堂还怀有较高的好奇心,所以注意力还会相对比较集中。在第二个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耐心不足,很快会出现懈怠的情况,注意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分散,所以厌倦情绪就会比较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口味的体育教学模式,或者运用比赛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结合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收获快乐。例如,长跑是学生不太喜欢的体育活动,因为长跑需要很强的耐力,学生们会感到厌倦,体力也难以承受,但是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其他的形式来重新激发学生对长跑的兴趣,比如将长跑与篮球、足球和健美操联系在一起。研究表明,男生比较热衷于打篮球和踢足球,而女生喜爱健美操。这样结合起来就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运动来带动长跑的兴趣,这样一来,让学生长跑不仅不再那么困难了,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的耐力、意志力都能够得到锻炼。

(二) 运用激励教学评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摒弃原有严肃刻板的教育环境和态度,而是要在氛围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下进行。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要经常对一些基本要领做得很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比如可以运用包括“很不错、十分棒、再来一次、再坚持一下”等词语来鼓励学生。在学生作出相应的成绩之时也要对他们进行嘉奖,并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一些成绩较差或一般的学生要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和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改正,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体育教师除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评语,还要引导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学生获得最为真切的评价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暗示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为他们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个人的训练量,被增加训练量的人群就会思考自己是否是哪里做的不好,從而更加刻苦地进行训练,而被减少训练量的人群就会觉得自身的努力受到了老师的肯定,从而对体育学习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激励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提高。所以,不管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直接评价,还是暗示评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影响。只有善于运用激励教学评价,才能将学生体育素养提高,并且还能够不断增长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 构建不同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既能学到知识,还能掌握技能并增强自身的体质,体育素养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应自身体质素养的情形之下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锻炼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才能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教师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培养,必要时还需要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体育教学中的各类情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在实现学生以上目标的情况下,还需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学习锻炼的习惯,使得学生在拥有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升华,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课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并且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小学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力军,他们需要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直面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在面对教学难关时不能轻易退缩,而是要想方设法攻克难关获得成功。要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获得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离不开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白海涛.小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八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02).

[2]蔡为耿.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3,(04).

[3]高兰英.浅谈小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3,(30).

[4]殷伟东.开发小学生体育创新能力十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3,(02).

[5]郭荣.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3,(34).

[6]郭雪冰.小眼睛看老师——小学生体育课堂注意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4,(07).

[7]陈健才.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搏击(体育论坛),2012,(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