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素养:融入全国卷Ⅰ“润物细无声”
——谈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新趋向

2017-12-14 08:08安徽林桂平广东陈秋香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润物细无声选择题命题

安徽 林桂平 广东 陈秋香

历史素养:融入全国卷Ⅰ“润物细无声”
——谈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新趋向

安徽 林桂平 广东 陈秋香

万众瞩目的2017年高考试题已经揭开了神秘面纱。历年全国卷的命制思路都是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总基调,2017年全国卷Ⅰ(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共十个省份使用)历史试题更是遵循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首次提出的“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新要求。而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我们要研究每一道题的命制思路和特征,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精准备考。

一、学科素养,有机渗透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呈现如下基本特征:

(一)试卷结构的微调和试题难度的基本稳定,凸显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总基调。

由于今年《考试大纲》的调整,与往年新课标全国卷相比,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在整份文科综合卷中序号有微调,第24至35题依旧是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由往年的第40、41题分别变成了第41、42题,选做题的序号分别是第45、46、47题,与往年相比,减少了选修Ⅱ模块的选做题。

2017年全国卷Ⅰ涉及必修模块Ⅰ、Ⅱ、Ⅲ的选择题分别为5、4、3道,分值为20、16、12分,第41题考查必修模块Ⅰ,分值为25分,第42题则是对三个必修模块的综合考查,分值为12分。选修模块依旧占15%。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比例来看,选择题第24至31题都属于中国史内容,第32至35题属于世界史内容;非选择题中,第41题第一问属于世界史,第41题第二问、第42题都是世界史和中国史内容的比较;三道选做题,除了第46题考查中美关系,第45、47题考查的都是中国史内容,与往年选修模块的考查情况基本类似。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难度延续了往年的水平,区分度和效度较高。试题总体难度较大,例如全国Ⅰ卷选择题第24、25、27、31、33、34、35题、非选择题第41、42题。解答这些题目需要在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当高。第41题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第42题要求“从‘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都采用比较的角度,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这种命制思路务必引起复习备考的高度重视。

(二)突出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和基本能力的综合考查,凸显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核。

近年来全国《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要求一直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为三个层次,而今年对每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又有了细化和调整,例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对于“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要求是“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2017年则调整为“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2015年对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要求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和“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017年则调整为“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和“论证历史问题”。

2017年全国卷Ⅰ的12道选择题中,每道题都涉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第26、27、29、31、32、35题还包括“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考查。第24、25、28、30、33、34题还包含“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一更深层次要求的能力考查。上述命制思路体现了考查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调动等能力的要求,反映了考查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尤其是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探究材料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明确史料研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凸显了对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能力要求。例如第25题,题干给的表格是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情况,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反过来可见王国直接控制的区域日益减少,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自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之后有所缓和,西汉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此举是地方管理体制的调整而非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可以排除A、C、D三个选项。地方诸侯王国问题解决之后,可以得出“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这一论断。本题对于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可以预见的是,“四个方面”各“三个层次” 对考生探究材料、解读材料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会继续以更加具体化、层次化的要求体现在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中。

更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2017年全国卷Ⅰ第42题在往年41题的基础上,凸显了对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该题要求考生从“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解答要求特别注明“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对表格中蕴含的信息进行准确解读和归纳概括,结合所学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寻找适合的角度,从而“自拟论题”。发现问题的过程,需要考生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史学素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和探讨问题。

(三)彰显历史学科素养的梯度性考查,紧跟课程改革深化的时代步伐。

近年来,高中课程改革已经步入“常态化”和“深水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尽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尚未最后公布,但是高考命题渗透对考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已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2017年全国卷Ⅰ的12道选择题中,第24、27、29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第25、28、33、35要求考生掌握时空观念,第25、26、27、28、30、31、33、34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能力,第25、27、28、29、30、31、32、33、34、35要求考生解释历史,而第24、41、46题都彰显了家国情怀。学科素养如“润物细无声”般地潜入了高考命题,对我们今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四)“新材料、新情境”有机融合,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和学科思维能力。

课程高考依托各种形式呈现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各种史料,包括历史地图、统计图表、漫画、历史图片、原始史料等),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这些试题的设计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历史试题命题的基本发展趋势。今年选择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除第24、27、35三道试题可以直选外,其余的试题都必须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试题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依托,大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注重理解分析甚至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非选择题部分更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所预设的问题根据材料提供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分析、理解、比较等,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史观,通过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理解、比较、说明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二、精准备考,势在必行

鉴于2017年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的命题特征,笔者认为我们的复习备考需要实现精准备考。“精准”意为“精确,非常准确”,精准备考的根本要旨是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基本能力、培育学科素养,一切复习备考措施均服务于这一根本要旨。

第一,依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实施“三轮复习法”,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基本能力,培育学科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是命题的基本依据。这就要求我们的复习备考必须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为依据。高三历史复习的内容多,要求高,单位时间内复习任务重,这就必须要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5个月左右),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抓基础;第二轮是专题复习(2个月左右),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突破;第三轮(半个月左右)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提高应用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要查漏补缺,弥补在知识掌握上的缺陷。学科主干知识是历史高考和复习的重点,要形成点、线、面有机串联的学科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准确构建知识网络,科学表述基本观点;还要注意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对历史概念的全面理解,知识点的纵横向联系,知识线索的归纳概括,使考生对历史学科内容,准确而全面把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基本素养。只有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培育素养,方能不变应万变,从而实现科学有效备考。

第二,有机整合教材,按照历史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构建通史知识体系。

由于高中课改教材编写采用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学生就难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知识结构,而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题都是以通史来呈现。如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工作,让学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某一段历史、某一个历史事件有全方位的认识,也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层次来说,就是新课程回归通史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学会整合,搞好知识的分类、找准角度,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形成知识网络,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则是第二轮复习的关键。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跨度是指它的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强化、衰落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段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还需要注意的是,二轮复习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运用归类法把握好专题的跨度,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历史内容予以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左右并串、中外联系、条块分明、全面系统的专题知识网络。

第三,适当关注命题人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动态。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还说明:命题人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研究动态会对高考命题的范围和知识点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每年高考前,可以通过适当途径关注高考命题者的命题主张、学术思想,还应关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和学术进展,将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整合。全国卷命题者更多的是年富力强的中生代学者,学术结构合理,学术素养丰厚,成员较稳定,命题技巧娴熟。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命制可见,高校专家大多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和成果方面寻找命题素材,例如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中国和世界近代化(现代化)问题、中外关系问题、儒家思想问题等(实际上这些知识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难点,需要在后期备考中关注,诚然这不是盲目猜题押题),都跟某命题专家的研究方向有关,体现了中学课程体系与高校课程体系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所命制的试题,突出了历史的学科性和完整性,强调了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但应看到,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历史试题命题与中学教学之间的脱节不断加大,命题的专业化倾向愈演愈烈,试题的难度越来越高,与一线教师日行渐远。这也对我们的复习备考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四,要依据《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精选精编试题,培养解题思路与方法,提升解题能力。切忌挖空心思猜题、押题,过分追求试题的新颖,甚至搞“题海战术”。

长期以来,备考复习中的一个误区是:考前试卷满天飞,练得多讲得少甚至光练不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跟着教辅资料转,重练轻教,“宁可枉做万题,不使一卷落网”,只注重量的增加,忽视质的提升,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很不够。训练与质量不一定呈正相关。因为思维方式僵化,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

备考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必须依据《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精选精编试题。在这里还要指出一点,每年3月前后,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出台,很多人对此关注的是考试范围有没有变化,或据此胡乱推测所谓考试方向。其实研究每年《考试说明》所需要关注的是题型示例的变化,而非主要看范围变化。题型示例都是经过精选的各地高考的经典题。题型示例真正代表今后高考的方向。广大师生需要依据题型示例反映的命题方向来精选精编试题,注意题型训练与规范讲解,培养解题思路与方法,提升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建立错题库,重视举一反三。每次考试后由试卷反映出的学生复习中的得与失、成绩与不足,经常翻阅,举一反三,效果会更佳。总之,做题的境界不是去猜别人出什么题,而是让别人猜我们还有什么不会。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

猜你喜欢
润物细无声选择题命题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初中班级管理之我见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