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中的背影(外一篇)

2017-12-14 06:56徐新民
化石 2017年4期
关键词:上马师母竹海

徐新民

旷野中的背影(外一篇)

徐新民

旷野二字,于我比较陌生,至少在加入旧石器考古队伍之前如此。感受“旷野”之壮之美,是在加入队伍之后。强烈地震撼着我激励着我的,恰是那定格在旷野中的背影!

浙江的旷野,不及北方那样辽阔无际,也莫如西北那样浩瀚苍茫。在浙江,极目旷野,绿草茵茵,树木葱葱。旷野是秋风里的地坪,旷野是酷暑中的山林,旷野是骄阳下的沟坎。自然条件限制,专业人员缺乏,是浙江的短板。正因此,浙江旧石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张森水,索史有缘品白茶——浙江旧石器考古散记(上);见《化石》杂志2006年第2期38~40页)。

大学求学,始知先生;1998年北京,初见先生;2002年10月,才跟随先生做旧石器考古。第一次感悟真实的旷野,在安吉县。那旷野中专注寻觅的背影,切入眼帘,激荡吾心。

2002年11月3日安吉上马坎遗址试掘

2004年6月1日长兴C019地点调查

10月13日,野外调查第一天,调查组一行五人在先生带领下,租乘一辆旧的六座长安面包车,前往安吉县溪龙乡调查。公路两旁山坡,草木深深,岗地断面,裸露白色网格状红壤,先生告知:此,网纹红土。好奇这“生土”学名网纹红土,特形象。岂不知,从今往后,这网纹红土将一直伴随着我左右,成为工作对象之一!

车达溪龙乡最大的砖瓦厂即凉亭岗砖瓦厂,先生嘱我们先找选泥车间,再找废弃石料堆。我们分成2组,穿过晾晒场一排排砖坯,找到选泥车间检选分离出来的废弃石堆。先生二话没说,就直接走进废弃石堆里翻捡石块。古稀之年的先生弯着腰,全然不顾石块上粘着垃圾和泥土,双手不停地翻捡着。那一刻,旷野中的背影,令我起敬;那一刻,无言的背影,最具感召力。我和安吉博物馆的邱宏亮因未做过旧石器,心有怯意,默默地跟在先生身后翻捡,随捡随丢。先生回眸,轻声告知:看到破损石块,别丢弃,先让老汉过目。先生和罗志刚、王恩霖找到几件人工痕迹清楚的标本,这是安吉第一个旧石器地点,但石制品脱层。

中午,在溪龙乡政府斜对面的溪龙大排档简单用餐,借用店家竹躺椅,先生稍事休息。半小时后,步行约1公里,至石家自然村上马坎岗地开发区调查。邱宏亮从网纹红土中抠出一块“石头”,但不识宝物,不及多想,丢弃在地。霎时,先生眼前一亮,赶紧拾起观察,确认是一件从地层中采集的单台面石核!于是,上马坎就这样神奇地成为浙江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先生希望在家乡找到旧石器遗址的夙愿也最终得以在上马坎实现,“上马坎”暗示了浙江旧石器从此时此地上马扬鞭?11月3日,当先生站在试掘探方中,向地方领导介绍上马坎旧石器的发现与试掘情况时,兴奋之情洋溢于全身。

先生最后一次的浙江野外调查,是在长兴和浦江。因我的粗心,没有悉心照顾好先生,让先生奔波辛劳。时至今日,自责与内疚仍时时敲击着我。

组图(含本期封面):2005年6月安吉上马坎遗址发掘

2007年上半年,我们在长兴发掘银锭岗遗址。6月7日,调查时发现了洞穴(后称合溪洞)。晚上,遛弯回家的先生获悉长兴发现洞穴。话筒里,先生的声音洋溢着高兴。电话通毕,先生即刻前往张乐住处,观看洞穴及化石照片。我连续3天向先生汇报调查所得,先生耐心听我讲述,详询细节,解答问题。那时的我,对洞穴遗址发掘全无经验,真切盼望先生能来现场讲授、指导,虽然我隐约感觉先生身体欠佳。先生决定,如身体允许,将于18日之后到长兴。

期待中,银锭岗遗址发掘结束了;翘首中,我们边整理银锭岗发掘资料,边准备合溪洞发掘。

9月21日上午,先生和师母到达银锭岗发掘工地。先生不顾长途舟车劳顿,无暇欣赏工地的秀水青山。下午,就在驻地院子观察采自合溪洞的石制品和化石。山里农家的院子,远离了纷繁与喧嚣。院外溪流潺潺,院内秋虫呢哝。斜阳下,先生身穿黑色T恤和灰白色短裤,坐在低矮的小木凳上,略弯着腰,一件一件地察看标本。山里的蚊子嗡嗡细声,围着虽从北京来,却非异乡客的先生,肆无忌惮叮咬。先生浑然不觉,全神专注于化石、专注于石制品。第二天上午,先生考察合溪洞,车沿山间,一路颠簸一路行。近距离踏勘,无路可走,先生脚踩乱石,果敢前往。及近洞穴断面,先生不听劝阻,登高观察堆积,采集剖面上的标本,我和梅亚龙则左右侧护着先生。那一刻,旷野中的背影,令我动容;那一刻,敬业的背影,最具感染力!

长兴考察结束后,先生旋即赴浦江县野外调查。两天短暂工作,踏勘多处砖瓦厂、洞穴、开发区,于浦江县城东郊的大许村发现1处旧石器地点。在浦江博物馆库房,先生观看上山遗址的打制石器、下毛洞的动物化石。库房条件有限,没有窗户,闷热无比。先生坐在小木凳上,观察着化石标本。流淌的汗水,洇湿了干净的深灰色T恤。那一刻,先生的背影,令我心焦;那一刻,忘我的背影,最具冲击力!这个“汗流浃背”的身影深深地烙在我脑海,让我感悟旧石器工作是什么,激励着我为之努力。

2005年6月7日湖州调查

2007年9月22日浙江长兴合溪洞遗址调查

2007年9月28日浦江县旧石器调查

浙江的旷野,有着怎样的一个背影!

2005年6月22日在安吉大竹海

工作中的先生,自是严谨勤奋,一丝不苟。生活中的先生,更不缺温情浪漫,体贴入微。2005年6月,先生、师母由罗志刚陪同,住在安吉上马坎发掘工地1月有余。期间,先生除了外出调查,每天都到探方查看发掘进展。9日,程亦胜馆长在安吉凯旋门酒店设宴给师母过生日。席间,罗志刚调皮地把生日蛋糕的奶油抹在师母的额头,师母一边含笑着责怪偷袭,一边想用餐巾擦额头。这时,先生迅疾地拿起餐巾,为师母细细擦去奶油,师母羞怯地享受先生的殷殷关切。那一幕“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温馨,永远定格在我的尼康相机里。

22日,超强度的工作之余,我们陪同先生师母去安吉大竹海休闲游览。初夏的大竹海,小路弯弯,修竹青青,偶有竹叶摇曳,清风徐来,拂去一丝暑气。先生和师母不时相互打趣调侃,惹得晚辈窃笑不已。及至大竹海秋千玩乐区,先生突生兴致,极力鼓动师母荡秋千,我们在一旁笑哄着师母试试。师母像个含羞可爱的中学生,忸怩着站上秋千。师母虽有一丝胆怯,但有先生的鼓励和呵护,释然了。先生缓缓推荡着秋千,师母舒展开怀地笑着,朗朗笑声荡漾在大竹海。俩人默契地荡着秋千,秋千满载着欢乐。先生满怀愉悦的笑语,师母童趣无忌的笑声,相互交织,好一幅现实版的“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画面。看着,听着,我们羡慕,更是神往!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猜你喜欢
上马师母竹海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Kurixalus (Anura:Rhacophor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喧噪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epiglott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8 cases
上马人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家乡的竹海
产业园区、眼镜小镇扎堆上马
你的微笑
——写给我们亲爱的师母
刘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