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17-12-16 10:33刘剑
当代农村财经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产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

摘要:作为全省“五张名片”之一,贵州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各级职能部门对茶产业进行重点扶持。2013年,贵州省茶园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但与福建、安徽、浙江等产茶强省相比,贵州省茶产业在产量、产值、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明顯差距。如何做大做强贵州省茶产业,既事关茶产业从业者的经济收益,也关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权衡。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并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茶产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

作为全省“五张名片”之一,贵州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各级职能部门对茶产业进行重点扶持。2013年,贵州省茶园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但与福建、安徽、浙江等产茶强省相比,贵州省茶产业在产量、产值、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明显差距,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权衡。

一、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茶园种植面积及茶园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茶产业效益的高低。2005年以来,贵州省茶产业已实现十二连增,不论是茶园种植面积还是茶叶产量,都保持逐年增长,尤其是近五年增速较快。截至2016年底,全省茶园面积696万亩,茶叶产量28.4万吨。

(二)茶叶品质不断提高。贵州省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茶叶具有绿色、天然、健康等原生态元素,品质有保障,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茶叶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贵州茶叶凭借优良的品质正在被国内外消费者所认可。近年来,贵州省以制度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促进茶叶品质提升。

(三)茶叶综合产值快速增长。茶叶综合产值体现了茶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2009年以前,贵州省茶产业综合产值较低,增长速度缓慢。2010年,贵州省茶叶综合产值达到33亿元,是2009年的7倍多。此后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省茶产业总产值299.8亿元,综合产值502.2亿元,茶叶产量、销量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①。

(四)出口创汇逆势增长。出口创汇能力是茶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贵州省茶叶凭借优质的品质在出口创汇方面表现不俗,逐渐在东南亚、欧美、中东等地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7月,贵州省茶叶出口496.7吨,创汇2035.4万美元,同比增长67.6%,茶叶已成为贵州省第三大出口食品。

二、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优劣势分析法或态势分析法,主要在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使用。SWOT分析法是用来评估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评估结果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一种分析方法(见图)。因SWOT分析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等特征,其不仅用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也广泛用于行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贵州省茶产业优势分析。

1.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载,贵州省种茶历史已超过3000年,世界上唯一的一颗茶籽化石就发掘于黔西南州晴隆县境内,该化石被鉴定为是距今100万年前的四球茶茶籽化石。与此同时,贵州省古茶树数量在15万株以上,很多古茶树为国内罕见。历史上,贵州茶叶曾一度成为皇室用茶,先后产生了如湄潭眉尖茶、都匀毛尖茶、雷山银球茶等20多种贡茶。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为贵州茶叶品牌建设加分不少。

2.茶叶生产环境得天独厚。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就了贵州省发展茶产业的先天性条件。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低廉,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同时兼具“天时”、“地利”及“人和”的比较优势。

3.品种齐全,品质优良。贵州省茶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绿、红、青、黑、白五大茶类,茶叶品种丰富。相对于沿海一带的产茶大省,贵州省的茶叶生长环境更为生态,生长周期相对稍长,使得茶叶品质优良。尤其是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达到40%,高出国家标准6个百分点,逐渐成为中国绿茶标准的新标杆。

(二)贵州省茶产业劣势分析。

1. 茶叶企业整体竞争力偏低,缺乏产业集群效应。与福建、浙江、安徽等茶叶强省相比,贵州省茶叶企业竞争力整体偏低,每年评出的全国百强企业上榜数量寥寥无几便是最好的佐证。不仅如此,贵州省茶叶企业呈现出分散经营、区域为王、各自为战的业态,难以产生集群效应,且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有限。

2.品种繁多,品牌杂乱。贵州省茶叶品种多,很多地方甚至在茶叶品种命名上大做文章。事实上,种出的茶叶品种大同小异,品质相差无几,相反在品牌培育方面不够专一,即使是省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其市场价值仍然较低。

3.产能过剩,市场风险加大。在茶园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茶叶内销及出口略显疲软的背景下,全国茶叶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产能过剩威胁。贵州省茶产业的快速扩展也将面临更高的市场风险。

4.发展资金不足,企业融资难。据相关数据显示,贵州省每年茶产业的投入预计在100亿元,而国家和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不足10亿元,发展资金严重缺乏。此外,因大部分企业无土地使用证,无法使用土地抵押或担保融资,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5.市场竞争激烈,发展压力增大。一方面,国内产茶大省纷纷加快茶产业发展速度,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贵州茶叶在市场范围、市场份额等方面受到以福建铁观音、杭州龙井、云南普洱等为代表的知名茶系的挤压;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非洲等国家茶产业的发展,为贵州茶叶进一步开展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市场压力。

(三)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机会分析。

1. 政府重视,政策助力。近年来,各级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了不同的政策措施促进茶产业发展。尤其是《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更是将茶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为推进贵州省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贵州省“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酒、烟、茶、药、食品“五张名片”为重点的特色产业规模化,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贵州品牌”。无疑,政府重视,政策助力,贵州茶产业正处于利好的政策环境中。

2. “互联网+”蓬勃发展。茶产业是融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色产业,从茶种培育到茶叶冲泡,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未来,“互联网+”与茶产业的融合不僅是大势所趋,而且将会使茶产业链形成新的生态,为茶农、合作社、企业等相关利益者带来更多惊喜。

3.茶旅一体化方兴未艾。茶产业作为一种生态产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主动融入旅游业成为新的卖点,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旅游产品。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发展态势良好,加之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四在农家”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前景广阔。

4.高铁经济助力贵州省茶产业“加速度”。高铁时代的到来将为贵州省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茶产业自然不例外。贵广高铁、沪昆高铁的先后开通,不仅有助于引进外来资本和技术投资贵州省茶产业,还可以让贵州省茶叶乘着飞驰的高铁前往京津冀、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拓展市场空间。

三、进一步提升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当前,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发展机遇大好。但因茶产业发展受多因素的影响,贵州省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及涉茶经营者认清发展形势,综合权衡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见表)。

(一)实施“互联网+”茶产业战略。身处“互联网+”的全新时代,贵州茶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互联网+”茶产业有助于重构完善的茶产业链条。实施“互联网+”茶产业战略,通过信息流全面改造茶叶种植、生产、流通、营销、企业融资等各个环节,促使茶产业链实现共生、共赢和互利;另一方面,借助茶产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云服务等现代科技媒介,构建区域内互联互通的茶产业技术问诊平台和信息溯源平台,有助于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品质监控,增加产出及效益。

(二)加强茶叶品质建设,坚持“走出去”战略。贵州省应该充分发挥茶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继续推进标准茶园创建,加强有机茶园的培育和认证工作,完善茶叶标准建设和质量追溯体系;坚持“生态黔茶”这一无法复制的自然元素,积极生产符合甚至高于国际标准的茶叶制品,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茶叶制品的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加强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的贸易合作,有的放矢拓展国际市场。

(三) 构建茶园经营家庭农场,推动茶叶种植转型升级。发展茶园家庭农场经营,有助于缓解单个农户面临的融资难、技术难、营销难、管理难等困境,实现贵州省茶产业的集约化经营,进而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应从政策层面引导发展茶园家庭农场发展,盘活农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增强茶农抗风险能力,增加单位茶园产出效益,推进茶叶经营管理转型升级,促使贵州茶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四)加快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贵州省茶产业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深厚,是贵州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无形财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要结合茶旅开发及非遗保护工程,深入挖掘贵州茶文化资源,将与茶相关的典故传说、民俗、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理,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拍摄专题片、设立贵州省电视台茶频道、微信公众平台、茶文化网站等媒介进行宣传,以文化软实力助推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美娜,董孝斌.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29):316—318.

[2] 刘方林,梁成艾.地方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6(05):133—138.

[3] 李梦.舒城县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J].对外经贸,2015(09):71—73.

[4] 刘剑.贵州省茶叶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学院国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茶产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