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探讨

2017-12-16 00:09康财政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康财政

【摘要】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关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为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有效备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几方面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51-02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一时间,数学课堂上欢声笑语充满了每个角落,多媒体课件贯穿于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教师的赞赏频频可见。但是透过表面的热闹来审视、反思课堂教学,笔者却发现理念与行动仍有脱节现象,教师往往会为了教学的精彩、课堂的热闹而拼命“添砖加瓦”,导致课堂教学不切实际,离学生越来越远。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有效备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而备课是一个复杂的再创造过程,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还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1.充分认识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若教师不了解教材,根本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内容。一方面,教师要从整体把握教材,了解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解析所要讲授的章节知识,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2.注意了解学情

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应围绕他们进行,而他们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原有知识水平、理解力等,从而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3.合理选择教法

一节课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状况,这时教师就不能完全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而应学会调控,重新选择教学方法,以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生对某一种学习活动有兴趣,就会全神贯注于这种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地激发。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编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大多都喜欢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精编一些数学游戏,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如在教学“凑十法”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环节,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有1~9数字的卡片,让他们自己去找朋友,要求两个朋友的卡片加起来正好等于10。当宣布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室里沸腾了,学生的兴趣很高。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很快便掌握了所学知识。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其实是一种教学艺术,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思维情境,还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或生动、或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除上述之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只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方法,就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难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促使他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

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合作而合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引导作用,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顺利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至少要做三方面工作。一是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学生的分组不是随意的,教师应根据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将全班按照4~6人合理分成一组,每组包括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从而以优培差,使他们共同进步。二是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布置小组任务。小组任务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而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从教学目的出发,根据学生实际,设置具体的任务,即任务应具有层次性。三是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若学生在小组中还是单打独斗,根本不可能达成这一目的。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在不断的争论中得出最佳答案,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而应做好引导、点拨工作,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思考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防热闹背后的误区,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各种有效策略,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