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一般模式构建探讨

2017-12-16 00:04韩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韩萍

【摘要】本研究是笔者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而获得的研究素材,以跟踪观察的形式真实展现了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动态过程,可以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为其他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带来有效性的启示和建议,提供可借鉴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一般模式构建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艺术类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6001。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48-03

2017年9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而同时,高职院校内部质量提升也在悄然推进中,自2015年6月发布的教职成厅[2015]2号文、相隔半年发布的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文件,2016年开始,全国确定了首批27所高职诊改试点院校,围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如何构建,常态化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机制如何设计,高职院校纷纷开始探索。而我校作为云南省首批三家诊改试点院校之一,就“为何构建”“如何构建”“如何运行实施”“如何评判效果”一系列问题反复研讨。

一、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实践

(一)学院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动因

1.优化的外因是主要推动力:政府是有形的手

诊改的外部动因最主要就是指教育部职成教司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的要求及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正是在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框架下,学校启动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工作,来自外部的因素直接促成了云文职院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2.积极的内因是本源驱动力:学校是直接受益者

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所谓的内因,简而言之,是指全校从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工作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以及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主观能动性上的发挥程度。这对于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因或主观能动性占主导作用,那么全校教职工必然为体系的构建出谋划策,成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坚定支持者、拥护者与实践者。

虽然在学校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在质量保证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云文职院和其他高职院校一样,学生人数显著增加,办学资源困乏,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达标,二是学院对内部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薄弱;三是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学校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人为因素干扰过多,导致很多时候无法按照制度执行,对提高教育质量缺少切实可行的诊改机制。此次,学校以内部诊断与改进工作为契机,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得到了学校全体教职工的一致认可,增强了学校内生动力,真正认识到内保体系构建的价值之所在,通过学校内部质量保证的工作推动学校、教师及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过程

1.学院成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术语,它是组织之间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所确立的关系的一种存在形式① 。在对组织机构的存在形态及运行机制的实践基础上,明茨伯格曾说,“组织机构实际上就是组织将其职能分解为各个不同的环节以及在这些环节之间进行合作的形态的总和”② 。学校构建内保体系的初衷是持续提高育人质量,学校内保体系的组织机构应该是促进该目的达到的一种形式。

学校建立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双负责人制,由书记、院长任组长,班子其它领导任副组长,学校各二级单位中层领导为组员;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质量保证办公室(简称质保办)作为统筹层面常务内设机构,质保办由院长任主任,同时设专职常务副主任一名,工作人员两名;学校各二级单位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小组,由各单位党政负责人任组长,同时设内审员一名,构成实施层面组织机构(图1)。全体在校师生均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相关主体。

2.学院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制度建设

围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纵五横一平台”的框架,制度建设分两个层级:学校层面重新梳理行政工作流程,形成分门别类的审批流程对接实际工作。二级学院主要围绕“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来设计与质量相关的各项制度。杨应菘教授曾经这样讲:“质保是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虽然学校原有许许多多的管理制度、运行监控制度,但在设计整套内保体系的制度建设时,我们重新审视了工作内涵和变量,不破不立,学校各层面重新制定了质量保证相关制度和流程,按照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层层把关的原则,分别由学校院长办公会、党委会审议校级层面制度;院属各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和全体教职工会议审议各单位相关工作制度。这一做法为诊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并在体系构建过程中新增了诊改例会制度及任务书制度。

3.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的初步构建

学校在体系構建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点一线”的工作思路:即“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为着力点,以状态数据平台和全面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为主线”。简明扼要的“三点一线”的工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实质上就是告诉全体教职工学校质保体系应该如何构建,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学校构建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框架(图2)。

(三)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1.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机制

科学的诊断机制是高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关键,只有使诊断机制真正运行起来,方可及时反馈与消除可能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学校对自身质量保证的诊断就是定期对教学质量、行政管理质量及后勤服务质量三大模块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进入改进机制的PDCA循环。endprint

(1)明确诊断要素

搞好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前提是要明确诊断要素,云文职院通过分析现有的质量管理工作,调查分析学校质量现状,在学校各个层面既考虑内保体系的完整性又兼顾独立性和依存关系,依托“五纵五橫一平台”全要素网络化指导框架,在评价基础上构建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并且明确了质量控制关键点,质控点覆盖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管理主线的各个环节,诊断要素即为学校体系框架下的质控点。

(2)做好诊断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校内自我诊断不偏离自我诊断的目的和范围,在诊断调查前,质保办和教务管理部门会拟定类似于诊断提纲的文本,覆盖当次诊断工作的全部内容和范围,避免漏项,找到问题点,并能根据诊断提纲打分,并做成表格以便下一步的整理分析、改进。

(3)诊断调查技法

收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活动状况的基本信息,是对体系运行进行诊断的必要条件,基于此,云文职院在为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而努力。一是成立了督导办,在全校开展督导检查工作,主要包含了课堂教学检查、教学条件、学风建设等各种督查工作,并会及时协调、沟通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学生评教,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评教,评价结果将会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作为教师进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信息。此外,通过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收集来自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信息,作为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的信息基础。为了便于掌握全面診断信息,可以将诊断过程概括成四个字“听、看、问、查”:

听:质保办及教学管理部门诊断人员听被诊断工作有关教师按“诊断提纲”进行介绍,除介绍教学工作状况外,还应提供可做证明的演出光盘、资料或记录。

看:现场查看各教学单位需要检查的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真实。

问:在听、看的基础上提出疑虑,请负责相关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解答。

查:诊断人员根据听、看、问的情况,顺藤摸瓜,有针对性的核实听、看、问的实际情况,察看原始资料,以便确保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等。

(4)总结分析编写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是在诊断过程中形成的产品,每一份诊断报告应该是准确反映事实现状且数据详实,为下一步的质量改进工作打好基础。

2.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改进机制

持续改进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血液,只有坚持持续改进才能使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恒久生命力,教育成果才能满足学生、政府和社会的要求。

结合学校发展特点,云文职院提出了质量改进螺旋图(如图4),包括目标、标准、方案、协调、实施、考核、诊断及改进8个环节。

学校无论是日常监控还是常规检查,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诊断提供量化信息支持,研究出改进方案。在信息反馈上,以学生评教为例,在结果的反馈形式上也不单是简单的第三方传递,更多的关注点是在与教师有效的沟通上,使得学校教师更好的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课堂质量,改进机制趋向于关注交流与协作;在面对教育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时,更多的是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由教师本人提出改进建议与可行的实施方案,二级学院提供人力、财力等资源支持,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抓手,形成教师在质量改进工作上的自觉性。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反思

(一)领导作用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关键

领导的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为全面质量管理运行的初期往往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推行过程,只有经过一轮PDCA质量螺旋上升循环,师生切实感受到质量提升带来的变化,才有可能自觉践行学校的各项质量工作要求,从而形成全校的质量文化。学校此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实行党政双负责人制,学校每月的质量通报例会,除有特殊情况外,全体院领导定会准时参加,各自听取分管口的工作反馈,及时掌握工作进度、难点及下一步改进的方向,积极扶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改进工作的推进。

(二)科学的制度设计是体系运行的基础

建立和运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以文件落实文件、编制度落实制度”以及制度执行“两层皮”的问题。首先,制度设计要充分调研,设计严谨合理可操作性,若文件编制者没有展开自下而上的论证,盲目制定,那就会出现一系列“先天不足”的制度文本;在实施中,由于内部沟通不够,下级部门对不可操作的文件没有信息反馈,“后天失调”制度长期装箱入柜不执行。因此,编写制度必须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经过若干轮询证,并且在执行环节仍要收集问题,定期修订制度,方能真正付诸实施。

(三)明晰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权是体系运行的难点

完整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及教学系部的配合,涉及到教学、行政、后勤三大模块下的每一个质控环节。然而,学院质量保证办公室与各职能部门是平行单位,是没有权利对这些职能部门发号施令。因此,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如何处理质量保证机构与一般职能部门权重比例是当前质量保证体系构建面临的难点。由于质量保证办公室没有相应的授权,即便认识到职能部门的质量问题所在,也难以清除运转过程中的障碍。在整个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过程中所有的提议与方案,很有可能因为没有相应授权而无计可施。

总之,云文职院作为云南省首批内部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我们走出了复杂的体系构建、艰难的体系运行的第一步,并且在省级诊改专委会的“复核”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15项诊断要素中,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14项,结论为“有效”。这充分说明我们探索的诊改路径是正确的,后续也将不断地审视发现更多的问题,与更多的同类别艺术高职院校相互探讨。

注释:

①卡斯特,李注流等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

②HenryMintzberg.TheStructuringofOrganizations.Prentice-HallInc,EnglewoodCliffs,NewJersey,1979,(2).

参考文献

[1]东盟大学联盟著,张建新译《东盟大学联盟质量保障指导方针实施手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64-81.

[2](美)丹奈尔·D·史蒂文斯著,陈定刚译《评价量表快捷有效的教学评价工具》(第2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1-36.

[3]徐国庆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34-137.

[4]姜大源著,《职业教育要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14.

[5]徐国庆著,《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84-29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