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

2017-12-18 06:50王宗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铁蛋白缺铁性复合物

王宗平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5)

观察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

王宗平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5)

目的探究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两组均同时口服叶酸片和维生素C片,治疗时间均为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TfR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Hb和RBC、SF具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出现6例胃肠道反应,其中4例为未按规定用药导致。结论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显著,虽然在sTfR不能显示出药物的高效性,但能够显著改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是目前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缺铁性贫血;疗效;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影响;血清铁蛋白;多糖复合物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长期不良饮食造成的营养缺乏,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缺铁性贫血就是其中一种,在临床上治疗通常是对患者进行铁剂补充治疗[1]。为了探究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其对sTfR和SF的影响。本研究对30例患者实施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60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禁忌患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8.6f5.1)岁,轻度6例,中度17例,重度7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37.9f5.5)岁,轻度7例,中度16例,重度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03)治疗,0.1 g/次,3次/d;观察组使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33)口服治疗,1次/d,0.3 g/次。两组均同时口服叶酸片,3次/d,5 mg/次,维生素C片,3次/d,0.1 g/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及血清转蛋白受体、血红蛋白数量、血清铁蛋白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三种,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Hb升至100 g/L以上,血红蛋白计数超过3.5h1012/L;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Hb上升超过20 g/L;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患者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RBC、sTfR、SF情况对比

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但两组患者用药不同,治疗效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Hb为(140.4f21.4)g/L,RBC为(4.52f1.05)×1012/L,sTfR为(1.77f0.89)mg/L,SF为(21.03f2.23)μg/L;对照组Hb为(124.2f16.4)g/L,RBC为(3.43f0.65)×1012/L,sTfR为(1.74f0.85)mg/L,SF为(19.87f2.03)μg/L。其中Hb(t=3.291,P<0.05),RBC(t=4.835,P<0.05),sTfR(t=0.134,P>0.05),SF(t=2.112,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sTf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和RBC、SF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其中4例为未按规定用药导致。

3 讨 论

人体中铁的含量减少会引起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减少,进而造成缺铁性贫血,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厌食、异食癖等症状,中度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心慌、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以及口唇苍白等,重度贫血患者会发生许多感染,对患者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在我国目前缺铁性贫血已经成为重大营养缺乏的疾病,也是全球四大营养缺乏的疾病之一。

SF和sTfR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生化检测方式,具有快速无创等特点,在缺铁性贫血的鉴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在早期反应出患者缺铁的情况,常常作为检测的主要鉴别标准,在本次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SF均有明显升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sTf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和RBC、SF具有明显优势;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显著,虽然在sTfR不能显示出药物的高效性,但能够显著改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是目前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晓燕,张小荣,买里古尼·米来,等.哈萨克族妇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新生儿血清铁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53-1456.

[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M].天津:天津科技技术出版社,1991:9-11.

R556.3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铁蛋白缺铁性复合物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黄芩苷-小檗碱复合物的形成规律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