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综合医院院前急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2-19 02:53唐连家龚祖康刘君君
卫生软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南宁市急诊科应急

曾 茜,唐连家,周 阳,龚祖康,刘君君

(1.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

南宁市综合医院院前急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曾 茜1,唐连家2,周 阳1,龚祖康2,刘君君1

(1.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

目的分析南宁市综合医院开展院前急救的现状,为提高南宁市院前急救管理水平及质量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宁市23家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对其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院前急救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院的基本情况、通讯设备、急救人员情况及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23家综合医院都设有急诊科,并都对外公布了急救电话。通讯方式主要是专用急救(无录音)接警电话机,拥有率为65.2%。有78.3%的医院院前急救人员非专职人员,而69.6%的医院急诊科人员为固定人员。13%的医院救护车没有使用统一的外观标识,56.5%的医院院前急救人员没有统一着装。结论南宁市综合医院院前急救管理欠规范,应合理配置急救通讯设备、人员,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完善预案演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院前急救需求。

综合医院;院前急救;通讯设备;急救管理;南宁市

急救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城市公共卫生体系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南宁市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其院前急救专业机构的完善、合理配置及提高急救效率,是南宁市急救体系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南宁市综合医院院前急救现状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南宁市急救医疗体系的救治效率及公共卫生体系的服务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宁市区内包含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共计2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院前急救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23家综合医院占南宁市区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总数的72%。其中含二级医院11家,占南宁市区内二级综合医院总数的58%;三级医院12家,占南宁市区内三级综合医院总数92%。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通讯设备、急救人员情况及管理运行情况。

1.2 研究方法

以南宁市综合医院为调研单位,采用文献研究、自由访谈等方法,构建南宁市综合医院院前急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符合南宁市综合医院院前急救现状的调查问卷。

1.3 统计方法

运用 Microsoft Excel 2013 录入数据,并用 SPSS 21.0 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2.1 院前急救基本情况

南宁市23家综合医院都设有急诊科,并都对外公布了急救电话。其中21家医院承担院前急救工作,占91.3%。承担的院前急救工作主要是急救中心调派并按急救原则收治和本院接听电话并自行出诊、收治,分别占95.7%和56.5%;还有39.1%的医院按急救中心调派,自行收治,见表1。有11家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急救网络联系,占47.8%;有8家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无急救网络联系,但有医疗联系,占35%;有4家无联系,占17%。

表1 南宁市23家综合医院院前急救工作情况 n(%)

2.2 院前急救通讯设备情况

南宁市综合医院的院前急救主要以专用急救(无录音)接警电话机为通讯方式,拥有率为65.2%,详见表2。

表2 南宁市综合医院院前急救通讯设备情况(n=23)

2.3 急救人员情况

南宁市有人口698.61万人,此次调查辐射的区域人口364.72万人,占总人口的52.2%。南宁市23家综合医院共有急诊科工作人员1158人,其中主任39人,护士长38人,医生321人,护士668人,驾驶员92人。在23家医院中,有18家医院没有专职院前急救人员,占78.3%;有16家医院拥有固定急诊科人员,占69.6%;固定人员共有675人,轮转人员共有106人。且17家医院的出诊人员配置为医生、护士、驾驶员,占74%,有5家配置有医生、护士、驾驶员和担架员,占22%,有1家仅配置医生和驾驶员,占4%。由于医院的急救中心通常挂靠在急诊科内,大部分医院急诊科拥有固定人员,而院前急救人员大多不是专职人员。急救医生、护士和驾驶员等由所在医院聘任,人事关系隶属于所在医院,急救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日常“120”急救工作,还有应急保障的任务,如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再由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根据情况统一指挥调度。

2.4 急救管理及运行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23家医院中,有21家医院急救出诊服务需要收取费用,占91.3%。有20家医院救护车使用统一的外观标识,占87%;13家医院院前急救人员没有统一着装,占56.5%。各医院都有建立重特大急救事件处置预案、首接(首问、首诊)负责制、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特殊情况报告及登记制度和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或行为规范。有13家医院还没有建立电话等级制度,占56.5%。医院每年组织急救培训班和三年来开展急救演练集中在2次和4次,见表3。

表3 南宁市23家综合医院院前急救制度管理 n(%)

3 讨论

院前急救不仅是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对院前急救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1 规范院前急救工作管理

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急救中心(站)设置“120”呼叫受理系统和指挥中心,其他个人和单位不得设置“120”呼叫号码或者其他形式的院前医疗急救呼叫电话;急救中心(站)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调查结果显示,仍有39.1%的医院按急救中心调派,但自行收治患者;或者56.5%的医院自己接听电话并出诊收治患者,没有按照急救中心调派;还有52.2%的医院开展院前急救工作流程中,有使用专用的急救电话受理呼救。应规范院前急救工作管理,由“120”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派,按急救原则收治患者。各单位要按照《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当前的其他号码给予整顿规范,统一使用“120”作为本地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同时,还有52.2%的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没有急救网络联系,应加强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的急救网络联系,增大急救网络覆盖面积。

3.2 加大通讯设备方面投入

大部分医院的院前急救没有统一安装先进的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如:救护车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话录音等(见表2),更没有指挥调度中心传输系统和电话呼救定位、受理并生成急救预案及各项数据处理与管理的设备。应在基础设施建设、多方位通讯信息装备、经费投入与补偿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医院院前急救从依托于急诊科内转变为院前急救专业化,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便捷通道[2]。

3.3 加强院前急救专职人员培养

根据《办法》,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含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南宁市23家医院中,78.3%的医院院前急救人员非专职人员,而69.6%的医院急诊科人员为固定人员,95.7%的医院出诊人员配置包含医生、护士、驾驶员。由此看出,南宁市院前急救类型属于依附于急诊科型[3],院前急救人员为急诊科兼院前急救队伍[4],一般由急诊科值班医生、护士、司机临时组成,在现场诊治、沟通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院前急救队伍不稳定。应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培养专职的院前急救人员队伍如医疗救护员,按规定合理配置出诊人员,增加默契程度,形成良好配合[5]。

3.4 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管理规范

根据《办法》,急救中心(站)救护车以及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着装应当统一标识,统一标明急救中心(站)名称和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而调查中有13%的医院救护车没有使用统一的外观标识,56.5%的医院院前急救人员没有统一着装。由此,应统一规范标识救护车及院前急救人员的着装,加强管理监督。同时,还有56.5%的医院没有建立电话等级制度,应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合理划分情况级别,给予不同级别的响应与指导,以提高院前急救管理及运行水平[6]。

3.5 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

根据《办法》,县级以上地方卫生部门应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急救中心(站)开展演练,推广新知识和技术,提高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救援能力。接受调查医院的每年组织急救培训班和3年来开展急救演练次数集中在2次和4次,应注重演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医疗急救演习,提高南宁市各医疗机构的应急能力及实战技能,达到锻炼应急队伍,检验应急装备的效果[7]。同时,要对应急预案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地总结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应急实践[8],全方位打造一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工作事件的主力军。

3.6 增强区域联动性

应增强急救医疗的协作互动,积极参加区域性的救援合作。参与由政府部门组织的110、119、120、122联动的大型灾害事故急救演练[9],进行国际化、标准化群体伤害事件的救援培训,推动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优势互补,增进交流[10],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统一协调指挥,形成合力,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1]周 蕊.兰州市城区院前急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宄[D].兰州:兰州大学,2014.

[2]赵爱娟,邹玉敏,吴雯婷,等.国内外院前急救管理发展综述[J].护理研究,2017,31(4):392-394.

[3]刘 静,郝艳华,吴群红,等.院前急救模式与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国内外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1):30-32.

[4]何美娟,许玲玲,马明丹,等.国内外院前急救的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24-26.

[5]刘 鑫,王梦娟.我国院前急救立法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6):57-59.

[6]王魏魏,姜 婷,李春雨,等.吴江地区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现状调查[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2):110-114.

[7]向 英,陆 洲,鲍向红,等.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6):94-96.

[8]武秀昆.院前急救机构要注重和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2):163-165.

[9]阳世雄,张剑锋,文育平,等.基于城市应急联动平台的南宁市三级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探讨[J].广西医学,2017,39(3):431-433.

[10]费素定,胡苏珍,金晓霞,等.宁波市农村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6-278.

Situation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fpre-hospitalemergencyinNanninggeneralhospital

ZENG Qian1,TANG Lian-jia2,ZHOU Yang1,GONG Zu-kang2,LIU Jun-jun1

(1.SchoolofInformationandManagement,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2.NanningEmergencyandMedicalCenter,NanningGuangxi530022,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Nanning general hospital so as to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management level and quality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in Nanning.Methods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23 general hospitals from Jan.2015 to Jun.2016 in Nanning.It analyzed basic situation,communication equipment,emergency personnel,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hospitals by questionnaire.ResultsIn the survey,there were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these 23 general hospitals in Nanning,and announced the emergency call.Communication mode was the first aid(no recording)alarm telephone,with a rate of 65.2%.There were 78.3% of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personnel were non full-time staffs,and 69.6% of the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staffs were fixed staffs.13% of the hospital ambulances did not use a uniform appearance of the logo,and 56.5% of hospital emergency staffs did not dress uniform.Conclusions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of general hospitals in Nanning is lack of specification.Need to rational allocation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and personnel,establish perfect relevant system and specification,perfect pre-arranged planning and drill,so as to meet the people’s growing demand for pre-hospital care.

general hospital,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communication equipment,first aid management,Nanning

2017- 09- 04

10.3969/j.issn.1003-2800.2017.12.001

广西急诊与医学救援人才小高地开放性课题资助项目(GXJZ201420)

曾 茜(1994-),女,广西南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周 阳(1986-),男,广西玉林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R821.4+2

A

1003-2800(2017)12-0037-03

(本文编辑:邹杨)

猜你喜欢
南宁市急诊科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关 公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