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

2017-12-20 11:34钟小连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项目化实践活动精准扶贫

摘要: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内容,拓展了大学生实社会践活动服务的视野。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活动;精准扶贫;项目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已经成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社会活动,推动活动内容、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服务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将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通过探索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从而探索和建立新的机制,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功效。

一、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项目化的提出

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项目化是将大学生实践活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它在高校团组织的宏观政策指导和支持下,通过开展实践立项,使大学生实践活动多方面资源得以最优化的配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实践实效性,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学生和服务地“共赢”的有效途径。

(一)解决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徑,目前,大学生实践活动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活动与教学脱钩,实际成效小,为服务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少,与社会脱离,实际意义不大等。实践大学生实践活动将教学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激励专业教师加入到实践的队伍中,为实践的专业性、科学性提供支持,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明确自己的实践方向。同时,项目化能够围绕服务地某些问题开展研究,提供服务,能够得到服务地的认可。

(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实践活动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坚持从基层实际出发,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科学规划、实事求是的开展实践工作,同时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不断创新,积极传播适用的技术,帮助基层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把传播科学物质文化与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实践活动要坚持大学生实践活动,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高校资源,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实现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践工作,深化了对实践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合格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受到锻炼,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初步积累就业经验。

二、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为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集散地,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大学生在学校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成果,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智力优势。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选拔机制,科学的组建实践团队,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学科专业特点,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使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经常性为服务精准扶贫提供了保障建立在项目实施基础上的项目化模式,着重考察实践的社会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强调实践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符合地方经济全面稳定发展的大趋势,加速了科技向当地需求的转化。同时,实践活动的经常性开展,能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精准扶贫需要的融合,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庞大的智力储备保障。

(三)大学生实践活动服务精准扶贫能够可持续开展

在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中,除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外,就是高校能否服务精准扶贫。因此,高校领导对能够为精准扶贫服务、扩大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实践项目给与了积极的支持和关注。另外,通过项目化的运作,使实践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当地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学生在实践中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因此,领导支持,地方认可,学生受益,必将使活动能够可持续开展。

三、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项目化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调查研究,做好项目立项工作项目化本身就要求在实践活动开展前,要充分调研、总体规划、科学论证,以服务地区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切实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严谨的开展立项工作。要按照“量体裁衣”的原则认真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既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又要做好地方需求调研工作。要充分重视立项工作的基础环节,全面制定各项实践规范、大纲和实施方案,注重实践活动点、线、面的结合。要主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摸清实际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心做好项目的实施管理学校实践组织机构要全面负责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处理、反馈机制,加强对实践实施过程的指导检查。结合项目申报的目标,既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也要及时掌握项目小组的实践动态,实时监控,针对精准扶贫的客观实际需要,随时调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产生实际效果。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评价体系项目化的实施是为了规范的开展实践,有效的评价实践的真实效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一个量化与模糊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评估上既有明确的又有模糊性的标准,因此,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形成评价结果;其次,评价方法上采取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自评、服务地测评、学校实践指导机构考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监督机制,也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实践的实际效果,为后续的成果推广提供依据;再次,要科学设计学生实践项目手册,如实记录实践活动各项内容、学生认识、收获以及实践地方评价等信息。这样既能作为实践评价的依据,又能体现实践的思想效果,促进实践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做好成果的总结宣传和推广应用实践大学生实践活动,要重视成果的总结宣传和推广应用。通过总结,可以积累经验,找出科学可行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经常性的实践打好基础,更好地指导后续实践;通过宣传,可以互通信息,互相交流,促进高校间相互学习借鉴,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通过对实践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在项目化模式下的实践活动现状,培育和运用不同特色和典型,确立一批有影响的实践工作新方法、新手段,通过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体制、内容、方式和方法,为精准扶贫提供直接的科技支持,把高校的科学技术优势及时的、尽早的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大学生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是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对高校社会实践的新要求,为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为实践服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能够切实解决精准扶贫中的社会实际问题,是实现实践“双赢”的有效途径,必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显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简介:钟小连(1979-),女,湖南邵阳人,汉族,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化实践活动精准扶贫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