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12-20 20:19王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思考群众基层

王娜

摘要: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的微妙影响。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繁荣,进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基层人民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意识,坚持走群众文化工作的正确道路;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团队建设;把握时代脉搏,突出特色,增强群众文化感染力量强制文化管理制度,促进大众文化,繁荣的大发展,大众文化工作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探索一两个,再创造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群众;基层;文化;思考

群众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知识。 可以自我完善群众的基本需要,主要内容是文艺娱乐。 大众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时代和地点,经济发展和进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满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顺应发展,所以要知道如何看待世界的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下文章将基于草根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一些看法。

一、深入基层量身定制文化计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显得十分迫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所以,文化建设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广交朋友,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群众的需求着想,进行走访、沟通和交流,摸准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地计划群众文化活动。[1]文化馆以及文化服务中心需要每年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尽的文化活动计划,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稳步发展。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这就要求群众文化活动与之相适合,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而群众文化活动恰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对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可以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让群众接触到、认识到新文化、新思想、新理念,这对宣扬爱国主义,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倡导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可以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一些不良思想和现象,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3、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可以这样比喻,文化活动就像群众精神上的粮食,没有这些活动,群众在精神上就会处于饥饿状態。所以说,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对于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促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群众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文化发展是为群众,文化发展依靠群众,文化发展的成果应该让人们分享。 文化界不应该需要群众,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应该作为大众文化工作的起点。 要坚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牢固树立群众意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视为文化服务的对象。 [2]无论什么样的形式,做什么样的活动,都要拿人民满意来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标准的有效性。

2、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一是加强管理,完善群众文化建设。建议文化事业部门共同学习制定基层文职人员资格条件,落实聘任任用制度,规范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分配有关人员,给予补贴财务部门每月一次。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丰富群众基层文化队伍。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继续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实施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 [3]按照基层基层文化机构公益事业机构的有关规定,实行从业人员社会保险福利的性质,吸引人才到基层文教机构工作。

3、培养和发展业余艺术团体和民间文化团队。 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志愿者制度,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绘画和书法,摄影等业余文化团体协会组织。 制定鼓励私人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职业艺术团体退休专业人士和民间艺术家的作用,引进各类活动人才,集中分散形式,邀请隐性专业培训推广 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4、抓住时代脉搏,突出群众特色,增强文化活力和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只有具有特色的时代,才能得到人们的热切回应;只有丰富的当地风味,才会得到广泛认可的基层,才会有无尽的活力。掌握时代脉搏。大众文化时代不仅体现在党政政策的宣传中,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且反映在理想和追求群众的呼应中,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凝聚力,目前以大众文化三大“文明建设”为主题,以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开展中心工作。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特点,突出文化特色,抓住群众文化的特色,群众爱好形式,在尊重,指导,丰富,发展的精神上,始终坚持主题和多元化,进入健康的民俗,大众文化的新内容,新形式,新的心情,力求创造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生活和精神艺术和手工艺品的精神。并通过各种承运人积极传播,鼓励群众探索周围的典型人物,做自己的事情,娱乐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推广的目的。

5、理顺文化管理体制,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众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生动体现。地方政府、文化馆要切实落实“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的职能作用,理顺文化管理体制,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是树立创新文化事业发展理念。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群众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二是建立良性多元的群众性文化资金投入机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每年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群众活动经费保障。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或捐助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基层文化馆,也要积极探索、开拓文化经营服务项目,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文化单位的良性运转。三是加强城乡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整体规划,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选址、立项、投入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四是改革创新,探索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繁荣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坚持公益性,深化改革,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总之,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我们在兴起文化建设的新的高潮中,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城乡资源,把先进性、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贯穿于活动之中,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借助外部客观条件的不断改善,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开创出管理有序、活动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精彩纷呈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丁刚。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安徽新戏,2001(02)。

[2]葛敏。新时期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J]。大陆桥视野,2008(05)。

[3]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