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聋生的学习乐园

2017-12-27 14:28黄少娟
考试周刊 2017年41期
关键词:快乐聋生语文课堂

黄少娟

摘要:语文不是为了教而教,面对枯燥抽象的语文知识,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聋生的学习乐园,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无疑是首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聋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知识和情感体验来理解文本内容,并感受语文学科中浓浓的“生活味”,让课堂洋溢着生活情趣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聋生;生活;快乐

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研究发现,课前三分钟大脑皮层中还处于兴奋点,一个美妙的导入犹如一部乐章的序曲,引人入佳境。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重视优化三分钟,激发聋生的“兴奋点”。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导入,能最大化的激起聋生学习兴趣,并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和积极探究的氛围。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导入新课。选取最基本的生活材料:一只较大的玻璃杯、盐、淡水、鸡蛋,先将淡水注入玻璃杯,再放入鸡蛋让聋生观察鸡蛋的位置,然后向杯内加盐不停搅动,直到盐水饱和,鸡蛋上浮于水中,最后请聋生说说实验过程并解释原因。这个源自生活的小实验,原料易得,只要动手去做就行。重要的是简单的实验达到了吸引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导入目的,而且也训练了聋生说话、观察的能力。又如《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的课文,导入部分可以让聋生说说生活中的大自然都有什么颜色、声音等自然现象,在自由开放的交流中了解更多生活常识。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聋生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效,更富有成效。

二、 教学过程,品味生活

由于听力障碍的,聋生获取外部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其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内容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在课堂上的一味说教往往会遭遇“冷场”。教师不能将教材中的课文为唯一内容,使之成为无源之水,而是要带领聋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中走进文本,在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品味生活。如《万紫千红的花》一课,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花色的千变万化、姹紫嫣红的奥妙,并通过问题讨论理解了说明文相关知識在文中的运用之后,如果再让聋生反复读课文或分解课文内容,学生势必没有内驱力了。怎么办?可以让聋生讲讲生活中所观察过的花色,谈谈感受;可以让聋生自找科普作品,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说给全班同学听;有准备有兴趣的聋生还可以做实验,在实验中更加清楚地明白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这些方法给了聋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的机会,最大可能地调动聋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中品味生活。

聋哑语文教材不乏生活化理念设计,许多课文内容融知识与情理于一体,基于此,语文课堂不能成为教师昏天黑地的讲解,教师要在尊重聋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巧借文本,与他们携手走进快乐的课堂。例如《谁说没有规则》一课中,当讲到“不准乱扔垃圾”时,我突然话锋一转:“我们学校整治学生乱扔纸屑不文明行为,好像收效欠佳,大家似乎就像课文写的那样没人看见是我,谁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说为什么会有乱扔纸屑的坏习惯?”不料,学生踊跃发言,小小站起来说:“我们买了零食,食品袋拿在手里很不方便,学校又没有垃圾箱,自己又不愿意一直拿着,干脆就把它扔了吧,建议学校多摆几个垃圾箱。”优平接着说:“我们学校缺少‘不乱扔果皮纸屑的温馨提示语,如果我们一时忘了这条规定,如果能一抬头就看到这些提示语,说不定就不会乱扔了。”王飞说:“我们买了零食,只顾着零食的美味,一心享受零食带来的好口感,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乱扔了食品袋或纸屑,不是故意要扔的。”孩子们的发言令我陷入深思:面对聋生这群社会特殊群体,假如今天我只是纯粹的解读这篇现代歌,而不是贴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与他们展开心灵的对话,试想,空洞的语文说教活动意义何在?可见,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聋生生活实际,才能为他们创造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情感体验的平台。

三、 教学小结,积累生活

俗语说得好:编筐变篓,重在收口。小结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深刻的归纳,知识的迁移以及拓展式的结尾,小结要以引发聋生课后求知的内驱力为目的。例如《看云识天气》一课,课后小结:本课描写了云的各种形态以及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从文中我们还懂得了“日晕三更雨”、“东虹轰隆西虹雨”、“月晕午时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生活中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很多,同学们要多加留意和注意积累,以便于在生活中根据迹象判断天气。上述小结要求聋生不能只是停留于课文知识,而是要关注更多的生活常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求索。由此可见,教学小结如撞钟,清音有余,不仅和整节课浑然一体,而且令人回味无穷。

四、 课后练习,创造生活

课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老师往往忽视了课后练习的重要意义,课后作业方面流于形式,练习就是聋生机械地照搬一遍,久而久之,聋生就没了学习的兴趣,练习成了一种应付了事的任务。让课后练习适度的回归生活,紧贴聋生实际生活,突出应用性,对于促进聋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大有益处。例如让聋生写观察日记,如《万紫千红的花》;可让聋生查阅资料交流新知,如《中国石拱桥》《日本平家蟹》;可观察运用,如《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文字》;可写读后感,如《食物从何处来》《时间的脚印》《气候的威力》;可以不定期绘制图片、搞小制作等等。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后训练联系生活,既体现了自主学习,同时又提高聋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源于生活,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依托,让教材为我所用,任我取舍,与聋生一起走向天广地阔的生活世界,去生活中吸纳语文知识的精华,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打造成快乐、开放的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相薇.聋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王志乾.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90.

[3]胡月梅.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浅谈聋校语文教学生活[J].教师,2012,(26):77.

[4]谈秀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7,(07):9-12.

猜你喜欢
快乐聋生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