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题,让学生走出题海

2017-12-27 02:40陈婧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磨课题海有效性

陈婧菲

【摘要】“磨”,在《辞海》中释义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何谓磨题,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解题进行锤炼、琢磨,努力形成规律的解题技能和解题方法的教学策略。磨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磨题 题海 有效性 磨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46-01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新旧教材的更替,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各省市教学情况的较大差异,使各种版本的练习册充斥着市场,鱼目混珠;教学中学生让练习册牵着鼻子走,大量重复的做着练习,其中无效练习占用了大量时间;学科间练习又缺乏契合,学生不堪重负,教师也身心俱疲,似乎是在用蛮力运行低效的教学来维持现有的教学质量。

而教学有效与否,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如何让师生从“题海”中解脱,推行有效教育,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我认为有效教学要走的第一步是给学生做“好题”,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腾出学习时间,形成“先学后教”的良性循环,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磨题先是“磨”教师

要想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我们教师要身先士卒,进入“题海”。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解题能力。试想如果我们教师自己审题不全面、不细致,表达不准确、不到位,书写随便,答题草率、杂乱无章,实验操作题能力差,那么我们的学生呢?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应先进入“题海”。

作为学科教师,首先是要做教材的“下水题”。要把教材后面的学生作业题按照作业的常规要求做一遍,要思考“一题多解”的可能性,以便能够对学生作业的实际难易程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教师还要做一定量的中考题、高考题,因为中高考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也代表着学科教学评价的方向和走势。为此,作为教师应该搜集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题,按照中高考要求解题。

其次,教师进入“题海”后并不能仅满足于把题目解出来,而是要从知识分类、试题的难易程度、解题的不同方法、解题的错误类型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着力思考题目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题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题目多向度的解决方法。

那么教师如何“磨题”呢?我认为可分三步走,一是磨“常规题”,主要是课时题和单元题,功能是巩固和强化。以集体备课研讨为主要形式,立足日常教学,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等,准确把握课时章节知识与能力线索,对作业本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磨合修改,在这过程中教师能提高甄别、选择、组合试题的能力。二是磨“阶段性测试题”,其功能是诊断和反馈。以主命人命制,命题组集中研讨,测试后对试题再次修改。三是磨“研究性试题”,其功能是高考的科学应试,磨法是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项目组研究。项目组通过研究各学科、各年度、各省市高考同类试题,找出命题规律,对某些热门考型进行原创、改编、说题、论证、测试、再改编、再测试,以提高教师对高考试题的研究能力。

只有做大量的做题和选题的准备后,教師才能走出“题海”最后交给学生的练习才是“精品题”,从而让学生们从“题海无边”走向“题海有术”。

三、磨题更要会磨课

以“磨题”为抓手,磨“单元练习题”、“阶段性测试题”、“研究性试题”等,使习题系列化;同时,加强以往被忽视的“复习课”、“习题课”、“试卷分析课”、“错题分析课”等课型,使“磨课”为“磨题”服务。

要使学生走出“题海”教师对于自己所选的习题必须做到精讲。在解题过程中不仅满足于把题目解出来,而且要从知识分类、试题的难易程度、解题的不同方法、解题的错误类型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着力思考题目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的关系,题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题目的多向度的解决方法。蹲下身来,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每一题目的解决方案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寻求有效指导不同类型学生的方法,使学生做一题而知几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

通过“磨题”、“磨课”,提高了教师教材处理、课堂教学和命题等能力,题磨好了,课磨好,最终学生也就磨好了。“题山题海”把如今的学生弄的焦头烂额,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却得不到与之相对应的回报,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每一名教师都应该通过磨题,帮助学生走出“题山题海”,使学生少走弯路、少重复、多收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文辅阳.素质·方法·创新[J].新华文摘,1999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人民教育.1997endprint

猜你喜欢
磨课题海有效性
我的“磨课”三部曲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题海无边 “多变”是岸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解后回顾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