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山东14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

2018-01-02 01:28范慧宁赵树江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水价节水用水

范慧宁,周 霞,赵树江

(1.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2.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干旱区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山东14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

范慧宁1,周 霞1,赵树江2

(1.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2.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提高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是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如何引导农户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山东省17个地市146个干旱区的调查数据,对所在地区农户对干旱的认知程度、生产经营以及灌溉情况、政府的支持力度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有84.25%的农户表明受到了不同程度干旱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比较严重,大多数农户并没有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且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但半数以上的农户表示愿意尝试使用新型灌溉技术。因此,各级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因干旱导致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农业发展。

干旱区;灌溉用水行为;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干旱引发的水资源短缺以及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干旱作为发生频率最高、涉及面最广的自然灾害,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不断增长,水资源匮乏问题持续加剧。[1]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省,水资源极度缺乏,旱灾频繁发生,[2]全省多年平均淡水总量为303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六分之一。2010年至2011年的大旱导致全省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旱灾导致全省6095万亩农田受旱,其中483万亩严重受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的旱情致使1095.52万亩农作物受旱,43.9万人吃水困难,连年干旱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供给,破坏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以上问题的产生,不仅受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3]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农业灌溉用水资源不足以及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仍然采取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农业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只有5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独立的生产者,其灌溉行为受自身主观意识的支配,只有农户提高节水意识,主动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才能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稳定粮食的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因此,加大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户灌溉行为规范化,促进农户节水意识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现有文献已对影响干旱区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较多的分析。韩青、谭向勇认为粮食作物更倾向于利用传统灌溉技术,经济作物一般采用先进灌溉技术,且水资源越短缺,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4]国亮、侯军歧分析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提出投资机制不健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筹资渠道较少阻碍了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扩散。[5]朱丽娟、向会娟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收入来源。[6]成诚、王金霞对黄河流域灌区的实证研究表明鼓励用水者参与管理,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管理的程度能够有效地推进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7]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选择农户这一微观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山东省17地市14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农户对干旱的认知、农户灌溉用水行为情况以及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水价等因素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为政府能够更好地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农用水资源不足等提供政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

(一)样本概况

文中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5月份对山东省17个地市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以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8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46份,问卷有效率达81.11%。问卷内容包含了户主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情况、农户个体的基本特征、农户灌溉方式以及农户的节水意识和有关政策情况等等。调查样本的地区分布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的范围涵盖了山东省17个地市且分布比较均匀,鲁西北地区有31份,占21.23%,鲁中地区有49份,占33.56%,鲁西南地区有44份,占30.14%,经济较为发达的青岛、烟台、威海有22份,占15.07%。

(二)调查农户的基本特征

农户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劳动者,掌握分析农户的基本特征信息有利于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农户的性别来看,男性占63.7%。从农户的年龄结构来看,30到50岁的农户达半数以上,占比63.01%,30岁以下的农户较少,仅占9.59%。从农户的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学历的农户占了接近半数,达47.95%,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户占10.96%,大专以及上学历的仅占13.69%,这表明被调查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农户的家庭年收入来看,小于1万元的农户较少,仅占2.05%,收入1万到2万与2万到4万之间的农户大致相同,分别占39.73%和36.99%,收入4万元以上的农户占21.23%。从调查中还得知,有82%的农户以农业为主业,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依靠农作物种植,兼业程度较低,因此从理论上说,大部分农户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潜在需求还是很高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去引导。从农户灌溉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来看,半数农户的农业灌溉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为10%到30%,而占家庭总支出比重达50%以上的农户仅占7.53%,且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表示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比上年多(见表 2)。

从农户生产经营基本情况来看,在146个有效样本中,农户所耕种土地面积在5亩以下的居多,占73.97%,5亩到10亩的占比18.49%,30亩以上的很少,仅占2.05%,这说明大部分农户还是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大规模耕种行为较少。调查农户中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种植类型的最多,占68.49%,其次是棉花、药材等经济作物,以水果和蔬菜为主要种植类型的相对较少,分别占6.16%和10.96%。从受访农户中耕地细碎化程度来看,耕地很平整的农户仅占15.75%,36.99%的农户表示耕地大部分平整,多数农户所耕种的土地较为零碎,占47.26%。农户耕地面积及其细碎化程度影响着农户的灌溉行为及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户对先进灌溉技术的接受程度(见表3)。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调查农户对干旱程度的认知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4.25%的受访者表示受到了不同程度干旱的影响,其中16.44%的农户认为干旱程度比较严重,且有71.23%的农户认为干旱趋势呈增长的状态,仅有13.01%的受访者认为日常灌溉用水充足,而这部分受访者大多来自大型湖泊沿岸和沿海地区,进一步印证了山东干旱的严重状况。有82.88%的农户表示干旱对农作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7.12%的农户表示自家农作物受干旱影响十分严重。由于受访者的兼业程度较低,多数农户以农业为主业,因而大多数的农户表示家庭收入受到了干旱的影响,占74.66%,其中有46.58%的农户认为干旱对其收入影响很大甚至严重(见表4)。因此,解决干旱带来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粮食生产和收入稳定,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二)农户基本特征对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

从户主性别来看,男性居多,占63.7%。从受访者年龄来看,大多在30岁到50岁之间,占63.01%,小于30岁的最少,仅占9.59%。调查发现户主年龄越年轻,愿意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越强,但差距并不是很大,这说明年龄并不是影响户主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的主要因素。从户主的学历来看,小学及以下文凭的占10.96%,初中文凭的比例最大,占47.95%,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户主仅占13.69%,这说明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户主文化水平越高,眼界更加开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的意愿也就更高。从农户家庭年收入来看,大多数农户家庭年收入在1万到4万之间,占76.72%,大于4万的仅占21.23%,这说明农户收入普遍偏低。进一步比较发现,家庭收入与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农户家庭收入的增长,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资金压力较小,更愿意尝试新的节水灌溉技术(见表5)。

(三)农户生产经营状况对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

从农户耕种土地的面积来看(见表6),5亩以下的居多,占73.97%,5亩到10亩的占18.49%,30亩以上的较少,仅占2.05%。从耕地细碎化程度来看,大多数农户的耕地较为零碎,占47.26%,仅有15.75%的农户表示自家耕种土地基本完整。这说明受访农户大多为小规模自主耕种,大规模经营的相对较少。进一步比较研究发现,农户耕种土地面积与耕地细碎化程度都与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先进的灌溉技术一般操作起来较为复杂,规模较大,若土地过于零碎,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增加单位土地灌溉成本,对农民而言没有经济效益。这说明耕种土地面积越大,土地越完整,应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单位成本也就越低,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给农户带来更多收益。受访农户中有39.04%主要靠天灌溉,对雨水的依赖性较强,这部分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较强。而52.05%主要靠地下水灌溉的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则远低于靠天灌溉的农户。

(四)政府支持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

从政府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力度来看(见表7),农户认为当地政府对干旱问题十分关注并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的仅占19.18%,关心程度一般的占了多数为37.67%,完全不关心的占22.6%。进一步对比发现,政府对干旱情况关注度越高,投入的资金越多,农户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的意愿也随之提高,这说明农户对政府的信赖程度较高,政府的行为能有效带动农户的积极性。从农户对政府的补贴效果的感受度来看,大多数农户认为到手的补贴很少且基本无效,占42.47%,认为补贴效果较小或者一般的农户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24.66%和25.34%,仅有7.53%的农户认为补贴效果很好,能弥补大部分亏损。进一步比较发现农户对政府补贴效果的感受度越好,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也越高,其中认为效果很好的比认为基本无效的农户采用新型灌溉技术的意愿提高了一倍多,这说明政府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力度是影响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重要因素。先进灌溉技术的建设成本很高,多数农户以目前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承担高成本,因此政府的资金投入越多,农户的经济负担越轻,更倾向于先进灌溉技术的采用。

(五)农户对先进灌溉技术的认知度对用水行为的影响

调查发现农户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从表8可以看出,农户认为先进灌溉技术效果很好的仅占10.85%,大多数农户认为先进灌溉技术效果一般,占38.11%,有20.79%的农户认为基本无效。农户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认可度越高,采用的意愿也越高,其中认为效果较好的农户愿意采用的比例占66.37%,认为基本无效愿意采用比例仅占34.8%。从农户对先进灌溉技术推广的必要性认识来看,57.49%的农户认为有必要,近10.57%的农户认为没有必要,这说明大多数农户愿意尝试先进灌溉技术。从农户对先进灌溉技术初始投资额度的接受度来看,47.43%的农户能接受1000元以下的初始投资额度,35.29%的农户能接受1000元到1500元的初始投资额度,15.62%的农户能接受1500元到2000元,而仅有1.66%的农户能接受2000元以上的初始投资额度。进一步调查发现,农户能够接受的初始投资额度越低,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的意愿越高,这说明农户更倾向于资金投入较少的先进灌溉技术。

(六)农业水价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

从农户对现行水价的感知来看(见表9),53.42%的农户认为水价在承受范围之内,且有29.46%的农户会因水价低廉而有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仅有17.12%的农户认为水价偏高。若水价提高一倍,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户对水价的感知没有明显的变化,半数以上的农户表示水价仍在承受范围之内,且会因水价低廉而浪费的农户比例仅下降了2.46%,这表明农村的水价计征标准偏低。进一步调查发现,农户对水价的感知越高,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的意愿越强烈。由此可以看出,水价对农户的灌溉用水行为有着重大影响,适当提高水价可以减少农户的水资源浪费行为。[8]从水价的计收方式来看,按灌溉时间和灌溉面积计征的比例最多,分别为39.28%和25.85%,调查发现按用水量计收的很少,这种不合理的水价计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调查表明,84.25%的农户表示干旱对其耕种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71.2%的农户认为干旱影响程度有递增趋势。水资源短缺程度越严重、灌溉方式越落后、兼业程度越低的农户受干旱的影响越大。先进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农用水资源不足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状况,但仅有7.53%的农户表示已使用先进灌溉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2.6%的农户表示在灌溉中注意过保水与节水,这说明先进灌溉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且多数农户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短缺将带来的严重后果。调查还发现,仅有19.18%的农户表示当地政府很关注干旱问题并采取了切实有效地措施,说明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加大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调查发现农户的节水意识普遍较低,且农村地区信息来源渠道较少,信息传播速度慢,农户不能够充分了解先进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以及利益,同时缺乏新型灌溉装置的维护与保养等知识。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平台与媒介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水资源危机意识,促进农户积极主动地采取先进灌溉技术,避免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同时,政府要加大对新型灌溉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深化农民对新型灌溉技术的理性认知,使农户真正了解先进灌溉技术的优点,提高农业生产用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二,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做好相关的技术指导。多数受访者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先进的灌溉技术例如滴灌、低压管道输水,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农户选择先进的灌溉技术具有正外部效应,这就更需要政府从经济方面对先进灌溉技术进行扶持,[9]引导金融支持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规范节水灌溉设备供给,[10]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灌溉用水机制。采用新型灌溉技术,意味着农户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与知识,政府应该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先进灌溉技术的推广,更好地指导农户使用,方便农户进行设备维修与保养。

第三,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促进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规模经营的方法之一,而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耕地细碎化限制了农户的耕种规模,也不利于先进灌溉技术的大规模、高效率使用。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租赁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使得土地流转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尊重农民的权利和意愿,使农民在互惠互利、协商一致的条件下签订合同进行交易,同时规范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明确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防止政府的不当行为为农户带来的侵害。

第四,推进农村水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水价管理体系。调查发现,农用水价格普遍偏低,远低于农用水资源的真实价值,29.46%的农户会因为水价低廉而存在水资源浪费的行为。因此,政府应以促进农业节水为出发点,制定合理的水价制度,完善农业用水的计量方式,逐步提高水价,杜绝大水漫灌的不良行为,减少水资源浪费,推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1]任国玉,姜彤,李维京,等.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8,19(6):772-779.

[2]卢洪健,莫兴国,胡实.华北平原1960-2009年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12,21(6):72.

[3]吴普特,赵西宁.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1-6.

[4]韩青,谭向勇.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63-69.

[5]国亮,侯军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50-55.

[6]朱丽娟,向会娟.粮食主产区农户节水灌溉采用意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6):17-21.

[7]成诚,王金霞.灌溉管理改革的进展、特征及决定因素:黄河流域灌区的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079-1086.

[8]韩青.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激励机制——种博弈视角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6):22-25.

[9]李俊利,张俊飚.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8):143-147.

[10]刘军弟,霍学喜,黄玉祥.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节水灌溉补贴标准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11):31-42.

F323.21;F224

A

1671-4288(2017)03-0009-05

2017-03-18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YJA790071);山东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项目(项目编号:14XSK2-02)

范慧宁(1996-),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周 霞(1971-),女,山东昌邑人,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产业组织与管理;赵树江(1968-),男,山东昌邑人,潍坊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王玲玲

猜你喜欢
水价节水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