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01-02 00:57沈祎
文教资料 2017年26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沈祎

摘 要: 信息化时代各类应用软件、社交平台正逐渐改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习惯,对语音正确性的忽视、词汇单一化娱乐化的侵蚀,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断退化。有鉴于此,本文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语言文字应用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一、背景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指人们对于汉语的掌握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具体表现在普通话语音的准确度、汉字使用的规范度及句式篇章表达的合理度等方面。在《国家语言能力有关问题探讨》一文中,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魏晖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是国民语言能力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以电子数码设备会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音不准确、汉字使用不规范、语句表达不通顺等现象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与书写表达中。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2年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3.6%的被访者认为自身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结合这一情况,我们选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5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试图了解并分析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

二、现状

(一)语音

1.语音整体面貌

通过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测试站(252名高职院校学生应试者)与中国计量大学普通话测试站(233名本科院校学生应试者)在2016年完成的其中一次普通话水平测试机考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掌握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及整体语音面貌方面的差距。在高职院校学生应试者中,二级甲等成绩获得者低于总应试人数的二成,仅为16.3%,超过七成应试者的成绩处于二级乙等水平。

2.语音认知

在语音认知方面,我们选取包括常用词、书面语及成语等5项语音辨析题并以单项选择方式考查学生。其中在掣(chè)肘、吮(shǔn)吸、污秽(suì)及雏(chú)鸡四个词语选择注音错误一项中,错误率达到19.2%;在鞭笞(chī)、绮(qǐ)丽、市侩(kuài)、狡黠(jié)4个词语中选择注音错误的一项一题的错误率则达到64.9%;在成语注音辨析中,错误率则分别为34%和48.9%。

由此可见,学生不仅对部分冷僻成语及书面语掌握程度偏低,而且对常用语语音的掌握准确度不高。

(二)词汇

1.汉字辨识度

当我们以两项用字错误查找及6项选字填空(4项常用词和2项成语)对学生进行考查时,尽管错误率较语音项有所降低,但仍未出现100%的正确率。在(记)录与来(源)两词选择中有9名受访者答错,而在截(止)和拨(付)一项中答错受访者人数攀升至128人,正确与错误比率高达1:1,成语类选项的结果则更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从学生日常递交的作业和书面交流中,基础汉字“的”、“地”、“得”三字使用错误更是不胜枚举。

2.词汇量

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书面语及口语表达中容易出现词穷现象,大量重复性使用单一词语。在进行段落式表述时,常以“然后”一词替代各类转折关联性衔接词;进行口语交流时则大量使用“好”一词替代“非常”、“特别”、“及其”等程度副词,给人以表述单调乏味之感。在学生被要求写出5个“然后”与“好看”二词的同类词语中,11.3%的学生仅写出了两个“好看”的同类词,15.6%的学生写出了两个“然后”的同类词,其中更不乏只写出一个甚至一个都未能写出的学生。

在同类词汇选择上对于词汇语义的理解存在部分偏差。以“好看”同类词为例,我们采集到“美女”、“仙女”及特定任务姓名在内的名词类词语,这与形容词属性的原题存在偏差,从中反映出学生在使用语言时忽视语义、句法的现象。同时,“完美”、“豪华”、“绚烂”等偏离原题本义及诸如“还OK”、“beautiful”、“em”等包含外语、网络语言在内的各类词汇,这都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在词汇掌握度方面欠佳的现实状况。

三、分析

语音与词汇是语言文字应用最基本的构件,也是一切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汉语语音与词汇这二者较低的掌握程度,与信息化时代对于个体学习生活的冲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智能输入法对语音及词汇的影响

在256名學生中,61.7%的学生表示日常多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文字录入,远超日常手写时间,其中,96.88%的学生使用拼音输入法。调查显示,37.5%的学生选择输入部分拼音完成文字录入,7%的受访者则选择更简便的快捷键录入。以搜狗输入法为例,如“良莠不齐”一词,当用户输入“liangxiubuqi”时,备选框中会自动现实良莠(yǒu)不齐。在用户输入错误语音时提供自动联想及语音纠正功能。在完成一次输入后,用户输入“lybq”时,输入法将优先识别出用户的常用字词。这一文字录入习惯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于汉字语音的认知和判断,在便利了学生日常文字输出的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应用能力,间接导致学生语音、词汇、字形应用能力的退化。

(二)网络媒体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冲击

信息化时代下的网络社交作为日常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是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调查显示,60.5%的受访者认为日常较多的信息及文字阅读来源于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而仅有14.9%选择书籍报纸杂志一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体的阅读体验,我们不否认微信公众号以及朋友圈等文字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阅读性,但相较于正式出版刊发的书籍杂志而言,社交平台的阅读材料对于语言文字的审核较为宽容,用户个体所输出的信息就更无语言文字审核把关。沉浸在这样的阅读体验环境下,学生的语言文字输出倾向娱乐化、简单化,从而影响其日常口语表达。在日常文字交流方面,学生普遍倾向于表情包、绘文字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甚至出现“斗表情包”,即以图交流替代文字交流的方式,大大缩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频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流行语多由一次包含多重意义,大幅缩减学生的词使用量,日益趋向于单一化及娱乐化。endprint

(三)网络媒体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输出能力的影响

网络媒体平台、电子书籍等作为书籍替代品挤压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纸质书的阅读量在受访学生中占据极小的比例,有些甚至表示最近一次阅读书籍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以爆笑视频、兔姐漫画、英语四六级等为主的快速信息传递平台所制作的软文及网络电子书籍。由于学生多以手机作为主要阅读媒介,加之多通过非正规付费途径所制作的电子书籍阅读习惯,严重影响学生组段成篇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具体反映在口语叙述中的不连贯与不流畅及书面表达的口语化与通俗化方面。在口语叙述中,学生常常出现无法完整表述一个长句子的现象,多以“就是”、“恩”、“也就是”等形式不断重复;在篇章中则表现为逻辑条理不清、叙述紊乱等现象。在书面文稿中,信息化网络时代带来的便捷让学生形成长期依赖网络资源的现象,一旦脱离网络资源做参考而单独成文就会出现大量句式、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四、对策

(一)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提取信息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夯实学生对字、词、音、义基础知识,这不仅需要课堂上的教学引导,更需要课外的知识积累沉淀。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的介入已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可以定向引导学生多关注以知识积累为导向的媒体媒介,呼吁使用正规出版途径的电子书籍,使信息获取、娱乐生活与知识阅读并存。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鼓励学生在汲取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积累,做到字字知悉、句句了解,杜绝囫囵吞枣、含糊其辞现象。

(二)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应用语言文字

信息化时代下大量文字、视频、音频材料的获取较过往更便利,因此学生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失去独立性,变得过于依赖网络媒体素材。我们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摆脱智能输入法,使用传统书写方式感受亲近文字;在日常交际中,呼吁学生减少表情文字、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断提取语言文字储备,做到常用常新。只有在应用中去娱乐化、单一化,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才会在不断磨炼中逐步得到提升。

(三)大力推广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之一,起着媒介作用。脱离人文素质谈语言文字应用教育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倦感。只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研读、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剖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从而实现其应用能力的提高。

信息化时代浪潮的到来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表达方式。如果任其自由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将不断被侵蚀,只有意识到这一现象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才能做到有效防范。

參考文献:

[1]魏晖.国家语言能力有关问题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15(4).

[2]魏晖.国民语言能力建设刍议[J].语言学科,2014,13(1).

[3]俞允海.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6).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
浅析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网络文学出版的生机、障碍与除障之道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