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

2018-01-02 11:55陈思思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职业素养校园文化

摘 要: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所从事的志愿活动的总称,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当前的志愿服务缺乏统一的组织和规划,特别是在职业院校中,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高效的志愿服务体系,并在体系中,提高志愿服务对职业素养的影响。

关键词:志愿服务;职业素养;校园文化;高校

一、志愿服务与职业素养的内涵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所从事的志愿活动的总称,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要了解高校志愿服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志愿服务类型

高校学生需要利用课程之外的时间,而高校学生相比具备一定意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现将部分志愿活动类型做如下总结:

1.校内志愿服务活动

校内志愿服务是基本的志愿服务,因其服务范围在校内,具备一定安全性和熟悉性。包含校园环境保护类、图书馆服务类、各类知识宣传类、校园引导类等。

2.校外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参与校外志愿服务种类比较多,大多为长期建立联系的服务地点,如地铁和高铁志愿者、福利机构志愿服务者等。有些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如艺术设计的同学进行井盖涂鸦志愿服务;计算机的同学进行电脑维护志愿服务;婚庆专业的同学进行老年集体婚礼志愿服务等。还有些志愿服务是新事物兴起之后,出现的新型志愿服务,如共享单车维护、网络金融知识宣传等。

(二)志愿服务对职业素养的影响

志愿服务是美好的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1]。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感受正能量,用掌握的方法和技术,体验助人的快乐,并且也可以将这些积极的意识和行为影响身边的同学,加强职业素养培养。

首先,可以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是指志愿服务需要对别人奉献自己拥有的,经常性进行志愿服务会使“奉献”成为校园中的“共识”,也可以带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友爱是指志愿服务是无偿的奉献活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管对其他志愿者还是接受服务者,这就可以使“友爱”得到传播和传承。互助是指在志愿服务中助人与自助都是基本要求,志愿者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受助者也会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进步是指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需要思想和意识,还需要能力和技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促进自己与他人的“进步”。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将显性素养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更可以塑造个人的隐形素养及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隐形素养。

其次,可以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职业道德。志愿服务要求在服务过程中具备耐心、细心,能正确认识自身、他人以及集体的关系,培养个人道德[1]。

志愿服务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志愿者对专业的兴趣,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对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达到运用专业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找到自身价值和意义。激发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获得运用专业技能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志愿服务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目前,志愿服务并没有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所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呈现分散性、无组织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所以具体分析发现,志愿服务在职业素养中虽起到一定作用,但仍缺乏系统性。

首先,在于职业知识培养,志愿服务与志愿者专业相结合,会产生更大的作用,而现状在于并未将二者相结合,究其原因在于专业学习并不注重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使学生不懂得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如何发挥专业特长,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其次,在于职业技能培养,志愿者在技能准备上存在欠缺和漏洞,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对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是安排简单化和活动形式化。志愿服务也能锻炼参与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可是简单的安排和行政化的推动,会扼杀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后,在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很难形成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这样不利于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入校之初是喜欢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但是长久下没有相关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长此以往下去,不利于巩固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价值观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志愿服务中职业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理念,找准人才定位及培养目标

高校应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片面思想,依据国家、地方行政用人部门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办学情况,确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2]。

(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强管理组织

构建志愿服务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让参与的志愿者感觉到志愿服务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从而增强收获感。在评价主体可以从受助者、组织者、同伴多方面获得评价。在评价标准上,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志愿服务进行。

(三)创新保障措施,为志愿者提供支持

保障措施可以是资金支持、场地支持、设备支持等,这些是开展志愿服务应有的基础措施,更有利于志愿者开展有效志愿服务。除此之外,有些是目前高校志愿者可能欠缺的,如有些技能,比如生命急救、生活护理、交通疏导等技能在学校内是几乎无法学到的,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给志愿者们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以保障志愿者能够完成志愿服务,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志愿服务。

(四)提高社会认同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多组织开展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学生专业培养的愿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利用班会、课堂、网站、微信、微博、宣传栏、海报、集中宣传展示等形式营造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通过志愿服务的宣传与效果增强社会的认同度,以及志愿者的价值实现,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志愿服务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實践与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年第9期.

[2]杨琳,唐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研究,大学教育,2013年第9期.

作者简介:

陈思思(1988.08),女,讲师,研究生。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职业素养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