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1-05 10:47
全球化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经济

牛 犁

·宏 观 经 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牛 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线,自启动以来,“三去一降一补”已取得积极成效,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生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经济运行出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经济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贯彻新思想,追求新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线,自启动以来,“三去一降一补”已取得积极成效,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生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经济运行出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稳中向好起到积极作用

从短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了供给体系质量和生产环境,外需回暖和补库存等改善了需求状况,我国经济出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从中长期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人口结构变化使得劳动力投入、资本积累,以及技术创新等决定的效率等因素出现变化;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的产业结构变化也会使得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此外,随着经济总量日益扩大,经济边际增速也呈递减态势,这符合基本经济规律。因而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由高速逐步转向中高速。

(一)短期看我国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

尽管我国经济处于减速换挡期,但是减速不失速,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显著提高。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季度经济增速已连续11个季度在6.7%和7.0%之间微幅波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改善了供给体系质量、加快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出清,推动价格回升,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同时在外贸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工业企业补库存以及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

1.供给侧出现了稳定增长态势。近几个季度以来,经济增速出现了小幅企稳态势。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增长6.9%、6.9%和6.8%,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2和0.1个百分点。首先,部分实物量指标反映了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2017年1—9月,全社会发电量增长6.9%,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4.6%,而上年同期为下跌4.8%。其次,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改善。从发展质量来看,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2017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约为76395元/人,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6%;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达到近几年最高水平;能耗水平不断下降,万元GDP能耗下降3.8%。从效益来看,2017年1—9月,财政收入增长9.7%,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8%,分别同比提高3.8和1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超过经济增速0.6个百分点。第三,市场信心明显增强。社会各界对经济增长预期普遍好转,许多企业对经营前景预期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始终处于荣枯线之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较高水平。此外,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卫星记录的夜间灯光大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呈现出比常规官方统计更高速度的稳定增长。

2.物价水平既无通胀也无通缩。2017年1—9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涨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5%,涨幅同比回升9.4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来看,煤炭、钢铁、有色和石化等4个能源原材料行业对PPI上涨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其他行业仅贡献了不到20%。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按照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推算,商品住宅价格在2016年上涨11.2%的基础上,2017年1—9月又涨了3.5%。总体来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关系比较宽松,物价水平温和可控,既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也不存在通货紧缩忧虑,当然商品房等资产价格绝对水平仍然过高。

3.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17年1—9月,我国就业形势总体表现良好,城镇新增就业稳中有增,失业率平稳下降,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国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97万人,同比多增30万人,已经接近完成全年1100万人的目标;31个大中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连续7个月在5%以下,9月份调查失业率仅为4.83%,为2012年以来的一个低点。2017年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96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20万人,增长1.8%。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增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推动着收入较快增长。

5.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在经济当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快递、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网上服务零售等快速增长,共享单车、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一些新型服务业态茁壮成长。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2.9%,超过二产占比12.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8%,超过二产21.6个百分点。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2017年1—9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1.6%,远远超过整个工业生产增速;而同期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1%,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民用无人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2.8%、22.1%、69.4%、45.5%、30.8%,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需求结构更趋合理,消费继续优化升级,发展型消费增势强劲,中西药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的销售额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明显高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1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比上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而高耗能制造业投资有所下降。2017年1—9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8.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3%,而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1.6%。随着外需形势好转,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2017年1—9月,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同比增加了7.5个百分点。

(二)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减速换挡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要素结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变化,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放缓符合经济规律。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规律的自然反应,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的结果。

1.要素结构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减速换挡,生产要素结构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发展阶段,出现了以劳动力、资金等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重大转变。一是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正转负。劳动力投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之一。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以及人口总量峰值的即将到来,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呈下降趋势。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峰值,2011年起这一比例开始下降,2016年已降至65.6%。自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不断减少,到2016年减少至9.07亿人,2012—2016年累计减少超过1000万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也在稳步提升,从而导致我国就业人员劳动时间趋于减少,劳动参与率呈下降态势。二是储蓄率回落导致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导致储蓄率下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创造财富的人群在减少,而需要抚养的人群在增加,这会导致每年创造的财富被更多地消费掉,而不是积累起来,因而国民储蓄率呈逐步下降趋势。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相应降低居民储蓄意愿。总体来看,国民储蓄率降低必然导致投资率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之减弱。三是全要素生产率内部结构出现较大变化。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的是要素效率的变化情况。现有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增长动力转换要求,改革的制度红利尚未有效释放出来。同时,随着农村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升效率的空间趋于缩小。此外,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中低端技术,而引进中高端技术难度不断加大,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难度明显加大。当然,我国人力资本在不断改善,研发(R&D)投入稳步增加,标志着我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四是环境约束因素加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当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环境容纳、净化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下降后,必须人为的恢复环境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从而占用了大量劳动、资本,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经济增长减速。

2.经济总量因素。随着我国经济总规模的不断增加,经济增速呈边际递减特征。从经济总量来看,201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74.4万亿元,约为11.2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9%;增量超过5.5万亿元,相当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般而言,一国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经济规模增大,而边际经济增速会逐步递减。

3.产业结构变化因素。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而工业比重不断下降。2012年起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016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达51.6%,而第二产业占比降至39.8%。相对而言,当前我国服务业的单位劳动产出率和边际资本产出率要比第二产业低。当效率较低的部分产业比重增加,而效率较高的部分产业比重下降时,将会导致总产出的增速放慢。因此,服务业占比提高会导致整体经济的增速降低。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体系质量提升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主线,从战略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从战术上看,坚持以问题导向,打好五大歼灭战,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

(一)供给学派起源及国外的实践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思想传承于法国政治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供给会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供给学派是适应西方经济滞胀的背景而产生的,其核心主张是减税,代表人物有著名经济学家拉弗、万尼斯基、费尔德斯坦等。国外经济实践中的典型代表有:一是美国里根经济学,大幅减税、减少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放松管制。二是英国撒切尔主义,私有化、去监管化、减税、取消汇率管制、打击工会力量,以及颂扬财富创造。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及必要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为何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国内看,以“住行”为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经过一段时期井喷式增长,住房和汽车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居民居住和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趋向个性化、多元化、高端化的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服务消费,而服务消费不具有排浪式、模仿式增长特征。因此国内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必然要求生产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从国际看,全球低增长困境弱化外部需求,特别是国际分工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原有国际分工格局被打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减弱,我国大量外向型部门生产能力出现严重过剩;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吸引制造业回流;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低廉等比较优势抢占部分中低端加工品市场。这就要求我国外向型生产部门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2.需求管理政策难以解决深层次经济结构问题。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副作用越来越大。毫无疑问,2008年推出的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政策,以及2012年“稳增长更重要”政策对当时经济稳定增长和保持就业基本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也加剧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大规模举债使得杠杆率快速攀升等问题。特别是反思总结近年来经济运行会发现,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机制性问题,不是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所能解决的,迫切需要加大供给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来化解。

3.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尽管中国贵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大约有50%产量居全球第一位,但是中国并不是制造业强国,大量产能过剩的是中低端制造品,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老百姓有需求的有效、高品质和中高端供给仍然不足。比如,国人去香港抢购奶粉、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等。此外,体制机制束缚着供给结构的调整,产业价值链提升将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取得积极成效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去产能和去库存的成效最为显著,但是也带来了新问题,补短板进展不错,相对而言去杠杆和降成本的成效并不突出。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

1.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积极组织开展了淘汰落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积极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一是2016年共退出煤炭产能2.9亿吨,退出钢铁产能650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二是企业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钢铁方面,宝钢、武钢重组合并;煤炭方面,2016年共关闭煤矿2000多处,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8000处左右,平均单井规模提高至50万吨/年以上。三是企业盈利大幅改善。2016年,钢铁加工行业实现利润1659亿元,增长232.3%,煤炭企业实现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223.6%。

2017年将扎实有效去产能。提出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2017年钢铁去产能任务在6月末提前完成,煤炭去产能任务已在8月末提前完成;同时,各地排查发现的“地条钢”产能已在7月末全部淘汰。企业盈利继续改善。2017年1—9月,钢铁加工行业实现利润2413.4亿元,同比增长118.5%;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261.6亿元,同比增长723.6%。但是,去产能过程中控制产量使得钢铁、煤炭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给下游相关行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也迫使我国存在严重过剩产能的同时,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

2.去库存取得突出成效。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2016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4.03亿平方米,较上年末减少49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货币化安置棚改房294万户,占全年棚改开工量的48.5%,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2017年将因城施策去库存。去库存的重点是三四线城市,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加快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2017年9月末,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3.23亿平米,同比下降22%,较上年末减少8001万平方米。但是,在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取消限购、限贷,税费优惠,多轮降息等一系列房地产政策松绑,叠加去库存政策,使得房价大幅飙升。商品房扭曲为财富再分配的金融工具,房地产市场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卖地财政绑架了地方政府等问题异常严峻。

3.补短板取得积极进展。坚持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重硬设施又重软能力,以市场化投融资方式带动银行贷款等资金投放,在脱贫攻坚、灾后水利恢复重建、社会事业、创新能力、新产业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抓好补短板建设。各领域财政投入和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增速,补短板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中央财政用于扶贫支出达到1000亿元,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0万人,超额完成任务目标。

2017年将精准加力补短板。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提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2017年1—9月,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0%、23.7%和16.2%,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7.5、16.2和8.7个百分点。

4.降成本取得初步进展。2016年8月22日,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2016年共计降低企业成本超过1万亿元。一是全年营改增等整体减税5736亿元。二是降低涉企收费560亿元。三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失业保险费率等节约人工成本1200亿元;企业减少利息支出741亿元,减少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征信服务收费100亿元;通过降电价、电力直接交易等减少企业电费支出近1000亿元。但是,因缺少进项抵扣以及增值税征管体系相对完善等因素,存在部分服务领域中小企业营改增后税收负担反而增加的问题。

2017年将多措并举降成本。第一,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第二,降低涉企收费2000亿元。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二是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50%以上;三是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等;四是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五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2017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6元,同比减少0.23元。

5.去杠杆成效初步显现。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市场化债转股政策,允许各省增设1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2016年底,部分银行已经签订市场化债转股协议规模3600多亿元。2016年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5.8%,降低0.4个百分点;同时地方政府通过债务置换节约了大量的债务利息支出。但是,2016年国家财政赤字率由上年的2.3%扩大到3%,“全民皆房”使得居民房贷大幅增加,因而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均有所上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6年我国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杠杆率分别为46.4%和44.4%,分别增加了3.1和5.6个百分点。

2017年将积极稳妥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2017年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5.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2017年1—9月市场化债转股签约规模4465亿元,较2016年全年增长21.4%。主要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煤炭和钢铁行业债转股的项目数量和签约规模较大。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迫切要求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踏上新征程,追求新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由“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强起来”新时代。新时代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衣食住行得到较大满足,休闲娱乐、健康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不再是社会生产能力落后的问题了,发展中存在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城乡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地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提出“两步走”战略目标描绘了未来30多年的宏伟蓝图。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较此前“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左右。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必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以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从速度规模型进一步转变为质量效益型,主要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协调优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考虑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二是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挖掘症结所在,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化解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三是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新旧动力转换。坚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四是重视人民新时代对生态环保的新需求,摒弃粗放式增长,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美丽中国。五是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改善教育水平提高全民素质,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社会保障能力,重视国民健康、养老医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问题。

牛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谷 岳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分析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