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与PPT课件教学的优势互补问题探讨

2018-01-05 11:07郭海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郭海涛

摘 要 对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就PPT课件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PPT课件;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3-0100-02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PT课件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已经十分普遍,已成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工具。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PPT课件技术的引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既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为学生呈现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而创建高效语文课堂。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在应用PPT课件技术时,应注意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利用两者的优势进行互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劣势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备课,将备课的内容记录在教案本上,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区分,并会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分析。这样做需要教师对课文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将其中涉及的语文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有逻辑性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1]。

如以往在《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板书,而板书设计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板书是非常重要的,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春》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其中的“酝酿”“抖擞”“笠”“嘹”等生字和新的词语,学生只有自己认真阅读课文,才能将其找出来。然后请学生回答,并将学生所说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再对其进行详细讲解。而在对课文进行分析的时候,一般是在黑板上先画出该文的结构图,阐述该文是围绕“春”进行描写,通过盼春、绘春、赞春表达作者对春的热爱之情。其中的重点便是“绘春”,作者描绘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以展示春的多姿多彩。按照这个结构图,对课文进行讲解,可让整篇文章的逻辑十分清晰,学生也能循着这一思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其独特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教师整堂课的讲解主要是以口头和板书的形式进行,这会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堂太过枯燥,难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最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将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效果展示出来[2]。

仍然以《春》的教学为例,文章中有许多生动的画面,作者所描绘的几幅图学生只能自己去想象。如“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样的描述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但学生凭空想象,则很难体会到作者的惬意和画面的美,这就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劣势。

3 PPT课件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PPT课件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特点,将其巧妙應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与PPT课件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利用PPT课件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情绪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如果只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将PPT课件技术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则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从而促使其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3]。

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在上课前先通过一段小视频对苏州园林进行简介,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初步印象;介绍完以后将画面定格在苏州园林的整体画面图上,学生通过观看,必然会被苏州园林的美景所吸引,感觉到苏州园林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在对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等进行分析时,通过多媒体进一步展示相应的画面,如拙政园、留园等。通过对这些美景的展示,让学生忍不住想要到苏州园林一饱眼福,想要去探索更多有关苏州园林的内容。

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后,再对说明文的“总—分—总”“分—总”“总—分”等说明结构,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时间、空间、逻辑等说明顺序,事物说明、事理说明等说明文的分类等进行讲解,会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在学习完《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以后,再让学生根据本课中学习到的说明文知识写一篇说明文加以巩固,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利用PPT课件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初中语文中的某些课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学习起来不仅会感觉到枯燥,还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即使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懂教师的分析,过一段时间也会忘记。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师的课堂分析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借助PPT课件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并同时将重难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4]。

如在《故乡》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故乡留给作者鲁迅先生的印象为什么是“变”,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字的,而这些变化又反映怎样的社会背景,等等。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教师可通过PPT课件展示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画面,如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景物色彩明快、艳丽,其反映的是20年前故乡的太平景象,表明帝国主义的势力还没有渗透到我国南方农村。同时,展示故乡变化之后的萧索的荒村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帝国主义对人民造成的迫害。接下来,再对闰土、杨二嫂的变化进行分析,就能让学生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如闰土对作者态度的变化,少年时代的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告诉我许多稀奇事,分别时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送我很好看的羽毛”;中年闰土对作者态度恭敬,称作者为“老爷”,二者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利用PPT课件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使重难点知识得到突破。

利用PPT课件技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PPT课件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其能够直观地展示各种内容,有些用语言不好描述的内容可通过PPT课件展示出来。并且在PPT课件的引导下,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中,课文主要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及其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由于学生与白求恩所处的战争年代事隔久远,要深刻地理解课文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在PPT中插入一些相关的影片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对课文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去想象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各种残酷的战争场面;然后对课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白求恩当时工作和生活的严酷环境,从而对其在中国的奉献精神产生景仰之情,更好地理解课文精髓。与纯粹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讲解相比,PPT课件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释放[5]。

利用PPT课件技术帮助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内容,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利用PPT课件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香菱学诗》是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的经典故事,如果教师只对教材中节选的部分进行分析,可能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因为他们不明白香菱的身世背景,也不明白其在家中的地位。教师可利用PPT课件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

香菱小时候被人贩子卖予霸王薛蟠为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平時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后来是薛宝钗将其带进大观园给自己做伴。正是因为环境发生变化,才让香菱想要学诗。而香菱作诗进步比较明显,除其自身的努力外,还因为黛玉教得好。

香菱学诗废寝忘食,勤学多问,这些细节都可以通过PPT课件的图片功能展示出来。而香菱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这些优秀品质也能给学生一些启发,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也能做到乐于学习,敢于实践,不怕失败。此外,教师还可播放一些有关《红楼梦》的片段,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去阅读更多有关《红楼梦》的故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PPT课件技术的推出,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体现,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合理利用PPT课件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慧敏.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7(2):1.

[2]黄玉凤.不要让PPT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无节制地使用[J].学周刊,2016(13):142-144.

[3]陈少娥.唤醒学生的耳朵:初中语文听力训练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8):84-86.

[4]金晓磊.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7):36-37.

[5]徐正亮.浅析初中语文教学课件使用的现状与对策[J].东方教育,2015(10):321.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