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之我见

2018-01-08 07:39曹东吴虹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曹东+吴虹妍

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许多学科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精心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学科这门课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科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學习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取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习惯养成 高效课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挥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教学工作,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的养成,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做法。[1]

一、学科教师要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昔日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由于学科教师过于担心学生学不懂,知识学不全面,教师习惯于将学科知识面面都争取讲到,无一处知识的遗漏,因此,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占满整个课堂,学生依赖教师,教师怎么讲,讲哪些知识,学生就学习哪些知识,这种被动式的接受知识的方式教学,成为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主要途径。而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倡导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这种学习形式是学生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极大调动小组内的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2]

二、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作为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历程,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学科知识,去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展示学生自己才华的平台,让学生的努力奋斗,获得学科知识。同时,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发展,在学科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学科观点与学科思想。[3]

学生在组内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取之之长补己之短,在吸取他人的经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思想,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科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学生自身没法解决,就可以将这个问题提交到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发挥组内全体学生的智慧,展开学科知识的学习。

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由于学生习惯于被动式接受学科知识,完全依赖教师的知识性的传授,学生只会被动式接受知识,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去寻找学科问题,去解决问题,不善于运用学科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需要学科教师用心去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的方法,比如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去读题,通过读题去获取学科有用信息,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和学生一道去经历解答学科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科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让学生逐步形成勤于动脑、动手与动口的良好学习学科知识的习惯,从而让小组内的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三、学科教师合理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有效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是某一个学生的个体行为,而是整个小组内的学生的集体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增强,才能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学科知识。首先,学科教师要合理分组。学科教师要对全班学生合理编班、分组、排座,控制小组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班上学生人数的多少,将学生6至10人一组,并按身高、视力等情况分布他们的座位,便于各任课教师在课内获得迅速、准确的学情反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健康的竞争合作精神。

学科教师给学生分工,落实具体职责。选定合作学习小组长,是至关重要的,组长职责: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引导小组成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有秩序地安排小组成员交流,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做好准备的先讲,尚未完全做好准备的后讲;出现分歧时,组长应让组员说明理由,引导组员用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冷场时,组长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善于收集组员对同一问题做出的不同解答,并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4]

四、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善于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间的交流并非是某一位学生的事,是组内学生互动交流,需要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得失与见解,比如,学生将自己的学科观点用学科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能够让其他学生理解自己的观点与意图;同时,学生的交流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语言的准确性等表达能力。[5]

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在别人交流的时候,其他学生要注意倾听,认真思考提出的问题,做好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同时,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听取被人的见解时,要大胆质疑,大胆向交流的学生提出问题,只有肯动脑筋的学生,才能找到问题,才能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科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交流活动中,要有组织与纪律性,有次序地进行交流 ,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力争学生的交流活动在有纪律的前提下的自主交流、自由交流。

总之,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科教师经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来更新自己的教法与指导学生的学法,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他们能够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广宇.小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江西教育》 2005年Z1期.

[2]赵蓉蓉.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青年文学家》 2010年01期.

[3]程少银.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01期.

[4]张菲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实践研究,《时代教育》 2013年20期,

[5]胡月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与能力,《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 2005年0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