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018-01-08 15:16过素兰
上海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药学服务

过素兰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 vs 26.67%,P<0.05),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vs 66.67,P<0.05)。结论:在中药治疗中,通过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提高用药准确性,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中药师 药学服务 中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85.6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23-0104-02

Effect of pharmacist care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O Sul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chuan County, Jiangxi Fuzhou 344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conducted by pharmacists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ethods: Sixty patients treated with TC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harmaceutical care by TCM practitioner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R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3.33% vs 26.67%, P<0.05)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93.33% vs 66.67,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care provided by TCM practitioner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rug use,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of TCM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drug use of patients.

KEY WORDS Chinese pharmacist; pharmaceutical care;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藥是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多疾病治疗中,取得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中药种类十分复杂,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对此,一些患者对中药存在误解,影响了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1]。为此,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药师应当改变工作方法,不再仅限于药方本身,应当进入临床为患者提供直接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合理性和准确性,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放心安全的用药。基于此,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住院患者60例,研究了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住院患者60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咳嗽36例,胃肠功能紊乱24例,药物有法半夏,苍术,枯梗,麻黄,杏仁等。排除中药过敏史、重要禁忌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2.5±3.7)岁;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年龄(42.9±3.6)岁。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用药方法、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择药材,开具药方,按疗程为患者服药,同时提供基础的临床护理配合。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由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面向对象包括患者本人和家属,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确保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2]。中药师在完成处方调配之后,要耐心地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各种中药材的处理、煎煮、服用方法,告知煎服当中的注意事项等,对于另包冲服等特殊药材,也要重点说明。药师第一次与患者接触时,就要建立药历。期间,中药师需要仔细询问和准确记录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用药史、疾病情况等,同时需要了解患者基本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长期身体状况等[3]。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内容完备、详实的药历,内容上要包含个性化用药方法、合理用药指导、抢救、查房等诸多方面,确保规范化的药历建立和使用,完善存档、签字等相关工作。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保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4]。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处方前记,明确临床诊断书写,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使针对性得到更好的体现。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中药用药知识,不断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逐渐减少和消除患者用药当中的盲目感。通过开展药学服务使自身职业威信、职业地位得到确立,进而提高患者的信赖程度。对于中药不良反应,应当制定合理的随访措施,并对相应的监测机制加以建立。在患者中药治疗中,中药师需要定期随访患者,要合理安排随访的时间,能够有效地持续追踪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与身体情况,获取患者的反馈信息[5]。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中药不良反应,要为患者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法,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尽早消除不良反应,并降低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机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分值0~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對照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在中药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患者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和代谢、临床医师的辩证准确性、中西药搭配与不同种类药物配伍的合理性、中药材炮制质量或效果、中药品种与质量、中药使用剂量或使用疗程等。对此,中药师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对不合理中药方剂进行干预,对患者合理使用重要提供指导,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纠正,对不合理用药及时发现。发挥自身端正的服务态度、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临床用药指导,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中药师对药学服务的开展中,自身的专业能力十分重要[6]。

中药师应当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为药学服务的开展提供基础。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当中,患者也开始对中药师提供临床用药指导提出主动的要求。在药房工作中,要转变传统照方发药的方式,对药学服务有效开展,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准确的用药指导。在临床中药师工作中,药历是一种有着严格法律意义的书面证明文件。中药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保证责任心充分,对于患者和家属针对药物所提出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并通俗易懂地解释,做好用药指导,保证信息内容真实可靠。回答患者的问题要体现出重点部分,调用自身所学的药学知识,向患者提供真实、准确、详细的回答,不要向患者提供错误的药学信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结合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中药治疗中,通过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提高用药准确性,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立东, 杨川. 探究中药师推行药学服务对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15): 75-76.

[2] 邱海燕. 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1): 4400-4401.

[3] 姚晨. 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效果[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6(52): 1354.

[4] 余恒跃, 年士恒, 李树鹏. 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及其药学服务对策分析[J]. 淮海医药, 2017, 35(5): 597-599.

[5] 饶智明, 徐思恩, 谢志芬, 等. 临床药师查房及用药干预对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J]. 海峡药学, 2017, 29(9): 275-276.

[6] 岳淑红. 中药不良反应监控及药学服务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1): 202-203.

猜你喜欢
药学服务
浅谈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之药学服务
如何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
关于构建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