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预防

2018-01-10 00:27汤宪平
文理导航 2017年36期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损伤解决办法

汤宪平

【摘 要】随着现代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比赛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向着高、难、美、新的目标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产生运动损伤的机率也相应增大。为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科学训练和加强运动损伤防范意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现象,对武术运动训练的损伤现状及其预防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损伤;解决办法

自从我国2004年采用新规则以来,难度动作加大,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明显增多。在对运动损伤的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应仔细研究运动损伤的致因,并提出以预防运动损伤为主。因为伤病一旦发生,运动员将无法承担大强度训练,而且损伤还会给运动员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那么,如何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科学训练和加强运动损伤防范意识呢?

一、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

一是未做准备活动或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运动开始,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兴奋性还没有调动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粘滞性较大,肌纤维的弹性和伸展性不够等造成损伤。二是准备活动的内容和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的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未充分调动起来,也容易受伤。三是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身体已经疲劳,当进入正式训练时,身体机能不是处在良好的状态,而是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必然引起损伤。四是开始做准备活动时,由于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容易发生损伤。

2.过度疲劳造成损伤

频繁的大运动量专业训练是少年武术运动员过度运动损伤显见的因素。由于肌肉力量在整个青春发育时期前后,滞后于骨长度的增长,所以这种变化是单向性的,增加了过度运动损伤的可能。造成损伤的另一个因素是运动员本身素质和条件差承受不了大运动量训练。第三个因素是教练在安排训练时,只注重于教授掌握技术的方法和策略,而忽视了对各类损伤的预防。

3.局部运动量过大造成损伤

原因之一是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常見于专项训练时,由于操之过急,采用“单打一”的片面训练。原因之二,是训练方法突然改变,运动量突然增大,跑跳练习过多,而造成损伤等。

4.技术不正确造成损伤

在调查中发现运动员对技术掌握不正确造成损伤的几率也很大,一是运动员对专项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技术动作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较多。二是技术不正确,完成动作不协调或动作失败,迫使肢体超越正常活动范围而导致肌肉拉伤,特别是由于技术不好,练跳跃动作而遭到失败发生损伤的机会更多。

5.其他情况造成损伤

心理状态不良如注意力分散、过于紧张和精神状态不佳;服装不适、场地不好、身体素质差,技术掌握程度低动作生硬、自控能力和保护意识差常常造成损伤;气候条件不良等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以上原因,教练员都应该引起注意,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1.训练方法要合理

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对于不同性别、年龄、水平及健康状况的人,训练时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例如,年龄小的在训练内容上,应把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并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在训练中减少单一的训练避免一方面强一方面弱;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与成年人比较起来训练时间要短些,强度、密度要小些。

2.注重准备活动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例如,运动神经的兴奋性未调动起来,肌肉未能活动开,思想意识还未进入状态等都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作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地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既要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关节的活动。准备活动还应增加一些专项素质的内容。

3.注意间隔放松

在训练中,每组练习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在间隔时间内,一些运动员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他们在每组练习后往往站在一旁不动或千篇一律地做些放松跑。这样并不能加快机体疲劳的消除,再进行下组练习时还易出现损伤。由于各个项目的练习内容不同,间隔放松的形式也应有所区别。例如,着重于上肢练习的项目,在间隔可做些放松慢跑;着重于下肢的项目结束后,可以在垫子或草地上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倒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改善血液的供给,另外也能使活动肢体中已疲劳的神经细胞加深抑制,得到休息,这对于消除疲劳及防止运动伤有着积极意义。

4.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

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运动员由于膝关节力量不足经常受伤就应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可以减少和避免损伤,而肩关节伤则应加强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练习。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上述几条以外,搞好医务监督,遵守训练原则,加强保护,注意选择好训练场地,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

总之,武术训练中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提高准备活动的实效性,要防止局部负担量过大和长期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而造成过度疲劳和劳损。在训练时要多样化,加强医务监督,加强系统的科学训练法。要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生理、年龄和身体生长的特点,科学的制订训练计划,提高队员的上课积极性、学习兴趣和上课注意力,注意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段章丽.少年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J].山东体育科技,2000.8

[2]姚鸿恩,郑隆榆,黄叔怀.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套路运动损伤解决办法
施工企业加强市场开发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Which Is Important?
规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竞艺语境中武术套路的现代意蕴
论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与培养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武术套路之动作节奏训练法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