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探究式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后劲

2018-01-10 00:29尹立明
文理导航 2017年36期
关键词:思想探究过程

尹立明

根據数学科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探究式教学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在参与这一过程中揭示他们的思维活动,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渗透数学思想,诱发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感知学习、体验学习,最终能感悟学习,为学生学习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后劲奠定坚实的基石。

一、立足“探究式”教学,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应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辅助以必要的讨论和归纳总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学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到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在参与这一过程中去展开思维,获取对知识发生过程的感知和体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如: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不要直接将解法抛给学生,而要引领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中去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1)如果ab=0,那么a=___,或b=___,(2)如果(x-2)(x+2)=0,那么x-2=___,x+2=___,于是得到x=___,或x___,(3)从(1)和(2)中你得到什么结论?(4)你如何用简便的方法解方程x -4=0。这里学生在问题(1)(2)的材料基础上,通过老师引领探究,抽象概括了问题(3),探究出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也得到充分展开。

二、立足“探究式”教学,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掌握了它们就可以“以少胜多”。渗透数学思想要蕴含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贯穿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性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形成对数学思想的领会和体验,并通过对数学思想的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学习后劲奠定基础。例如: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以渗透类比、迁移,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设计探究的教学过程:①在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运用哪两个数量?②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找出判定在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两个数量?③如何在图形中反映出这两个数量?④怎样用数量关系来判定图形的位置关系?通过上述层层推进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

三、立足“探究式”教学,诱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后劲的保障。在数学活动中,老师可以按照知识发现、认识、归纳,概括和总结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揭示、去发现。学生在每认识一个新问题时,就会尝到在探究知识发生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得到了升华,学生从中也能体会到自己有学好数学的潜能,诱发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后劲。如在讲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时,利用学生已有的多项式乘法法则运算为切入点来探究:(1)(x+1)(x-1)=__(2)(x+c)(x-c)=__(3)(a+b)(a-b)=__。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尝试计算,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结果均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的规律,从而在具体的事例中抽象概括出一般性结论:(a+b)(a-b)=a -b 。这样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立足“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学习品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后劲有着“正能量”,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是我们老师的重要职责,而自主探究是当代数学教育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我们老师要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与意识,一方面,老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要经常运用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老师长期的潜移默化下形成“我也来探究探究”(学生语)的情感,让学生在老师的探究式教学中获取自主探究的经验;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开放式的态度,放手让学生亲自探究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生成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去思辨。如:在讲授解分式方程时可以先给出一个数学问题:解方程 =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以有的知识去尝试,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一种是用比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得到9000(x+3000)=1500x,一种是通过移项再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减由分子等于0,一种是通过方程两边乘x(x+3000)得到整式方程,但都没有检验,也说不出要检验的道理,于是老师在学生亲身经历的体验中启发引导:(1)检验一下你得到的x值是否正确?(2)如果你得到的x值为0或为-3000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和学习目标去自主探究学习课本内容,学生终于能理解掌握:解分式时(1)要检验未知数的值,(2)产生增根的原因是什么,(3)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老师平时要利用好教材资源去有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形成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当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长期的耐心的指导、鼓励、呵护。

数学探究式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感知学习、体验学习,并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教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能根据教材实际长期坚持探究性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探究的意识,继而形成习惯,这样学生就会由感知学习到体验学习达到一定量,以致学生就会感悟学习,这就支配了学生的后继学习,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后劲。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探究过程
设问引导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阿吾(一首)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