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分析*

2018-01-11 05:27刘双海周一夫
关键词:胆总管开腹微创

陈 胜 刘双海 周一夫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肝胆外科,江苏 江阴 214400)

腹腔镜微创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分析*

陈 胜 刘双海 周一夫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肝胆外科,江苏 江阴 214400)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微创法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96例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法)56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成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法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整体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腹腔镜;开腹手术;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作为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占结石症的发病率约20%,且随着高脂高蛋白膳食摄入和老龄人口的增加,其临床发病率呈持续高发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胆总管结石一般临床症状有剧烈腹痛、高烧,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2]。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法大量的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有术中出血量少、伤口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3-4];但传统开腹手术有治疗费用低、疗效确切等优点[5]。本研究对这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6-7]:①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胆总管结石;②排除急性重症胰腺炎、胆管炎、既往接受过上腹部手术的患者;③排除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共纳入96例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法)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6.5±9.6)岁,病程1.5~21个月,平均(11.62±4.84)个月,胆总管内多发结石37例,单发结石17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3.7±8.9)岁,病程1~18个月,平均(10.94±3.92)个月,胆总管内多发结石26例,单发结石14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右肋缘下12~15 cm处作一斜切口,打开腹腔,充分暴露并分离胆囊,切开胆总管后取出结石,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T型管进行胆汁引流,于术后14 d进行T管夹闭,于术后21 d行T造影,确诊胆总管无结石残余后取出。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术:术前注射杜冷丁和安定缓解症状,应用四孔法实施手术,压力保持在1.7 kPa左右,使用腹腔镜,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胆囊动脉,对胆总管提起并用石网篮取尽结石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置入适宜的T型管,如结石处于下端位置用分离钳钳出,缝合伤口。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

1.3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一次结石清除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情况:包括首次通气时间、镇痛药使用情况、并发症情况;经济效益: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

2 结 果

2.1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一次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成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2.3经济效益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经济效益比较

3 讨 论

胆总管结石一般位于胆总管的中下段,病情发作时表现为上腹部的剧烈绞痛,一经确诊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肝胆系统的坏死引起大面积的肝组织感染,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2]。行传统开腹手术虽疗效明确且显著,完全能达到清除结石的效果,但在术中对患者会造成出血量大、创伤大,手术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在术后恢复较慢、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预后并不理想,且有较强的疼痛感,患者的治疗疗效、康复情况和依从性均有较大影响[8-9]。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微创法在胆总管结石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使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和失血量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5-6, 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一次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腹腔镜微创法治疗胆总管结石是有效且安全的,总体上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但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法有着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当患者结石集中在胆总管下端且数量较多、胆总管狭窄时术后的腹腔感染率较高,需谨慎对待,尽量避免腹腔镜微创法治疗[12-13];且医生的熟练规范的操作也直接影响腹腔镜微创术的疗效和预后。

综上所述,腹腔镜微创法与开腹手术均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可选择的有效手段,在严格适应症和熟练规范操作下,腹腔镜微创法有更好的疗效、预后且经济效益最优,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

[1] 吴付力.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最新进展[J].当代医学, 2014, 20(12): 11-12.

[2] 宫金伟,刘春富.彩超和 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4, 17(3): 319-321.

[3] 周正辉,王征.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1): 107-108.

[4] 李爱华,孟运莲.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35(2): 127-128.

[5] 赵逸斌,俞丹松,邓科,等.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与开放式手术后腹腔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4): 854-856.

[6] 于洪武,张芸,代伟,等.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4, 26(2): 140-142.

[7] 祝平,詹银楚.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85例疗效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25(1): 59-61.

[8] 赵加泉,王亮,吕纯业.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9): 101-103.

[9] 张建涛,吴畏,钱惠岗,等.不同手术方案在复杂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16, 22(2): 11-14.

[10] 陈萍,赵乃阔,王清华,等.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1): 2535-2537.

[11] 苏剑东,江堤,刘美红,等. ERCP联合腹腔镜同台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5): 500-502.

[12] 王利民,赵逸超,彭鹏,等.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风险因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 24(2): 300-304.

[13] 常志恒,党彤,孟宪梅,等.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2(8): 1157-1161.

陈胜(1971—),男,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工作。

R657.4

B

1004-7115(2018)01-0071-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8.01.025

2017-11-08)

猜你喜欢
胆总管开腹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