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而无“学”不是真游学

2018-01-11 08:36仇光楼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见闻游学景点

仇光楼

暑假过后,笔者在一次班会上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父母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的占85%以上,还有3位同学走出了国门。但当让他们谈谈见闻感受时,鲜有同学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既能放松身心锻炼体魄,又能学习新知增长见闻,还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近年来,随着家庭钱袋子不断丰满,80后父母对子女教育观念日益超前,假期游学热潮呈现出高涨之势。游学热于教育是好事,但质量不可忽视,游学时,父母和孩子一定要一起备好课,做足准备,要有计划、有目标、有过程、有总结。

首先,计划恰当。不少父母都给孩子许愿,好好学习,成绩进步了,等到寒假或暑假咱全家出去旅游。这时父母一定要说到做到;同时到哪里、如何去,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和看法,因为孩子都有一定的爱好兴趣、计划打算和一学期的学习积淀,尊重孩子的愿望和期待,孩子一定会玩得开心,看得仔细,学得愉快。

其次,目标明确。经历是财富。出去走走必有收获。孩子的计划、父母的意见达成一致后,就要明确本次游学的目标任务。如到台儿庄古城游览,就要了解这座英雄不屈之城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感受古建筑的魅力。來到南国的杭州,就要引导孩子感受这里天堂般的美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的富庶文明。一城有一品,每个景点都有特色,孩子学有侧重,目标明确,兴趣盎然,感受独特,记忆深刻。

再者,过程扎实。去一个地方出发前要先预习,父母和孩子一起上网、看书,对行走路线、景点美食和历史文化等备好课,形成大概轮廓,方可有备而来;游学过程中,要用眼拍摄,用大脑储存,用笔记录,用心灵感悟,在与父母交流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游学后,及时反思,留下必要的痕迹。

最后,总结深化。游学归来整堂课并未结束,还要趁热打铁,父母和孩子都要根据自己的见闻感受写游学日记,回想经历,反思感悟,交流分享,并把好的文章在博客上或投到报刊发表。如此,孩子快乐,家长振奋,亲子关系和谐融洽,何乐而不为?(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见闻游学景点
骑鹅见闻
西游见闻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海外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