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设计,培养学生言语智能

2018-01-11 08:36李菲菲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情逆向言语

李菲菲

[摘 要]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逆向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言语智能。教师首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情,其次要关注文体的特点,最后在尊重學生个性的基础上展开言语训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言语智能。

[关键词] 言语智能;逆向设计

言语智能指的是在言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言和意的转换,充分延展语义,尝试自主体验、辨析、习得言语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言语智能,然而高强度的挤压式学习的效果却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从学生的学情和文本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一、把握学情,把握风向标

在展开逆向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然后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指导,促使学生提高言语智能。教师可以先展开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情况,然后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类,最后根据其特点设置能体现不同层级的训练项目,分别展开训练。

例如,对于《匆匆》一文教学时,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基本学情,如可以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尝试填写自己在文章中读到了什么,是否理解文章的主旨,文章中哪些词句最好。教师则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并设置合理的训练项目。如有的学生还没有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进行诵读,并提出:“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一下,时间往往是怎样不知不觉消逝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找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分析其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尝试换掉其中的一些词句,在对比中分析作者用词的特点。

这样的逆向设计不是针对教学目标展开设计,而是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展开设计,因此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能避免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大,起到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言语智能的效果。

二、关注文体,注重背景墙

由于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故此教师可以将文体的特点作为教学的背景墙,围绕文体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在考虑文体大背景的基础上设计言语训练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要针对文章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就要抓住童话的特点设计训练的项目,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是小女孩在幻境中看到的烤鹅,并思考烤鹅会如何和小姑娘对话。这样的练习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紧紧围绕童话的文体特点展开。如有学生如此展开描述:“烤鹅对小女孩说:‘天真冷啊,你光着双脚不冷吗?小女孩说:‘冷,可是我没有办法。烤鹅说:‘来吧,我给你一个拥抱。于是就摇摇晃晃地向小女孩走去。”

在逆向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也要适当地考虑文体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针对每一个文体的不同展开因文施教,让课堂充满变化之美。

三、尊重个性,找见着力点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个性化交流,让其张扬个性。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展开自主建构,从而提高言语智能。

例如,许多学生都对音乐很感兴趣,在学习《月光曲》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用语言描述音乐”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给学生依次播放著名的音乐作品,如《赛马》《渔舟唱晚》等,这些音乐作品富有形象性,学生更容易展开联想。教师则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尝试展开言语表达,说说自己在音乐作品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可以尝试仿写《月光曲》中描写月光照耀在水面上的段落,写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有的学生提出:“在听《赛马》时,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数的骏马在奔腾,草原上掀起了一阵尘埃,片刻间,骏马就成了一个个小黑点,消失在远方。”这样的表达富有个性化,能提高学生的言语建构能力。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情趣有所不同,每个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不同的见解,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有自己的个性化感悟。教师可以采用逆向设计的方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指导。

逆向设计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并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环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项目,起到培养学生言语智能的教学效果。(责任编辑:姜波)

参考文献:

[1]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我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历程[J].小学教学设计,2016(1).

[2]唐传红.浅谈单元主题教学对言语智能发展的有效促进[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5).

猜你喜欢
学情逆向言语
逆向而行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