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所:中国龙系列飞机摇篮

2018-01-12 11:32季晓光航空工业成都所所长
军工文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军民研制成都

季晓光 航空工业成都所 所长

李 松 航空工业成都所 党委书记

成都所:中国龙系列飞机摇篮

季晓光 航空工业成都所 所长

李 松 航空工业成都所 党委书记

翼龙I 张祖德┃摄

航空工业成都所在砥砺奋进中的厚积薄发,更蕴涵了大国崛起的中国力量在复兴之路上的澎湃浩荡。

2016年,珠海航展上,让人瞩目的除了“惊鸿一瞥”的跨代新机,歼10系列飞机、枭龙飞机、翼龙系列无人机、灵龙无人机等同样令世界注目、国人振奋的“中国智造”的集体亮相,展现了素有“中国龙系列飞机摇篮”之称的航空工业成都所(以下简称“成都所”)在砥砺奋进中的厚积薄发,更蕴涵了大国崛起的中国力量在复兴之路上的澎湃浩荡。

“我们在路上”——从共和国的天空走向世界航空大舞台

1970年起,成都所对当时在我国尚无先例、苏美亦很新颖的鸭式布局方案和技术大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在歼7Ⅲ型飞机的研制中始终坚持按照自行设计的要求,完完整整地走过了飞机设计到定型装备部队的全过程。从1986年国家正式批准歼10研制,到1998年歼10飞机01架首飞,直至2004歼10飞机通过设计定型审查,整整十八个春秋,成都所在第三代歼击机的研制中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突破和锤炼提升。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盛典上,歼10飞机组成的空中梯队气势如虹地飞过天安门,扬我军威,壮我国威。

深厚的技术积累,让成都所有了博弈国际军机市场的雄心与能力,针对国际市场,与巴基斯坦方面联合开展枭龙飞机研制,走出了一条从单个原始创新到整个项目的集成创新,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以我为主、整机技术输出的再创新研制道路。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成都所不断加快奋发图强的步伐,歼10系列化发展、枭龙双座机成功首飞、无人机、跨代新机……辽阔天际,深邃太空,处处都有成都所开拓进取的足迹。“打造跨代新机、引领技术发展、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如今的成都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研发基地,在“有人战斗机、无人机”等研发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拥有覆盖飞机设计全过程的百余个专业,在先进气动布局、飞行控制、航空电子综合、隐身技术、虚拟仿真等高技术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战斗力为标准、部队满意为导向——“能打仗、打胜仗”

成都所人专注研究“未来仗怎么打,需要什么能力”,着眼于交付装备“能打仗、打胜仗”,不断提升装备质量和可靠性,以及全寿命保障、服务能力,以部队满意为导向,坚决践行好保军重责。

近年来,成都所研发的产品,不管是飞机,还是机载产品、地面保障设备,其功能性能指标、质量特性指标以及服务质量指标始终稳中有升,满足部队的需求。

售后服务保障方面,成都所常年提供数十处的常驻和短期外场保障支持,并专项开展用户走访和培训指导,确保部队需求得到及时响应、装备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一次,部队提出飞机升级需求,为了保障部队全天候作训,保障人员启动了“全天候服务”,24小时坚守外场,忍受着设备巨大的轰鸣以及高原暴晒、昼夜温差,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部队首长看着晒黑了、累瘦了的保障人员,带着歉意说:“你们真辛苦,和我们部队的战士一样能扛!”

同时,成都所还开发了远程技术保障支持系统,在办公室就可以集中专家力量给千里之外的部队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排除故障,极大提高了问题处理准确度和效率,大幅降低了用户保障资源投入。

“一切为用户、一切为打赢”,从缜密的分析设想、计算机中的数字化模型到交付用户手中的装备,在研发全过程成都所人始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聆听用户的诉求,向用户提供支持、让用户实现目标、为用户创造价值。

当一架架战鹰翱翔天空,当一次次专项任务圆满成功,当用户投来一个个赞许的眼神,送到手中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正是成都所人无上光荣的时刻。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强军首责义不容辞!成都所人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一丝不苟的本职工作,支撑着国家的强军战略,誓为强军梦的飞翔铸就一副钢铁的翅膀。

深化军民融合 抢占产业“高地”

↑ 歼10B 朱鹏┃摄

“军民融合既是强军之策,又是兴国之举!”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成都所在集团公司的引领下,不断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拓展航空产品的军贸和民用市场,不断探索着“技术上军转民、产品上外促内、装备上民参军”的实践之路。以“技术同源、产业同根、价值同向”原则为指导,按照“强化自主创新、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产业需求、实施重点突破”的军民融合及技术转化工作总体思路,加强军用高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和军民产业的互动发展,提升型号配套产品集成交付能力,主动抢抓航空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机,积极推动航空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对科研主业的“反哺”能力。

以军品任务为牵引,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在航空装备方面,密切围绕跨代战斗机、外贸战斗机的主线开展型号研制;在高端无人机方面,以国家高技术项目为牵引,开展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重点突破了不确定环境中自主控制的态势感知、决策分析和通信协同、监控与诊断等关键技术。敢于竞争,才能赢得竞争。志在“形成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成都所在竞争中汲取动力,在竞争中凝聚合力,通过“目标导向,利益共享”牵引集聚起国内军民多个行业的力量,不断提升与世界强者的竞争力。在飞机总体研制和相关子系统综合集成领域,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体现出主机牵头的总体集成能力。在飞行控制、卫星通信、光电转塔等机载设备和地面测控设备等方面,充分激活国内军工系统开发配套的积极性,大力引入民营企业的力量,促进关节轴承、3D打印、复合材料等民营单位的军民两用技术在航空产品上地融合应用。成都所外贸航空产品“翼龙”系列无人机在海外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和良好的综合性能表现,为国内用户研制的无人机首开领先使用采购模式列装的先河。正在研制的“跃龙”无人机、“灵龙”无人机、太阳能无人机等创新产品填补国内无人机发展某些技术领域空白,也积蓄着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在创新开拓中,成都所的技术辐射也逐步凸显,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都所牵头川内无人机产业链上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端制造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成立了“四川省商用无人机产业联盟”,致力于积极推动为四川省创造一个可集成无人机全产业价值链的产业集群,积极为四川省搭建产学研用投一体化的无人机产业创新体系框架。如今,聚焦“十三五”军民融合的加速发展,成都所正进一步强化军民两用技术的先期规划,努力促使一型装备在研制中形成针对不同客户和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族,提升产品的模块化水平,持续巩固和拓展翼龙无人机和枭龙飞机为代表的外贸市场,并通过加快产品的升级换型不断增强用户粘性,稳步拓展新市场和新用户,不断增强军民两个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与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并行,成都所正积极结合四川省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集研发、生产、市场运营为一体的军民融合全产业链无人机产业体系。

行者无疆——“发展没有休止符”

“发展没有休止符,主机所最重要的就是型号和技术牵引,同时要有战略视野的远见和谋划……”我们常常思考着成都所的未来发展,“我们不能只看到昨天的辉煌、今天的成绩,更应该看到我们新的使命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未来,扬帆深蓝,剑指九天,成都所正努力把握“战术航空向战略航空转变,中国航空向世界航空转变”的历史机遇,坚持“探用并举、高深并重”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理顺与做实“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这条科研系列型号跨越发展的价值链,同时更为坚定的践行“始终坚持重点跨越与领域拓展相结合,始终坚持技术发展与能力提高相并重,始终坚持经济增长与职工受益相促进”发展指导原则,为攀登科技高峰做好战略路径的科学规划。在此基础上,主动作为,积极融入未来作战体系的大空间来定位科技创新的方向,大力推进单机性能创新提升转向体系效能创新升级,努力构建适应联合作战需要的一体化航空武器装备体系。与此同时,加强核心能力建设,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竞争实力,满足国家“捍卫政权、捍卫主权、捍卫发展权”的国防建设需求,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向着世界一流飞行器研发机构的行列稳步迈进。

猜你喜欢
军民研制成都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