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木鱼歌的源流及其艺术特征

2018-01-13 00:06杨师帆
粤海风 2017年6期
关键词:木鱼音乐

吴川地处粤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东北部,鉴江下游、南海之滨,市治梅菉镇。吴川当地百姓喜歌善舞,民间歌舞和民间曲艺种类繁多,有舞狮子、舞貔貅、舞火龙、粤剧、木偶戏、木鱼歌、山歌、水歌、八音等。1992年,广东省文化厅评定吴川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梅菉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吴川木鱼歌就是这一民间艺术之乡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用梅菉话演唱,流行于梅菉镇及附近村乡。

一、吴川木鱼歌的源流

木鱼歌发源于广东珠三角地区,是自明清时期流行于广东珠三角、西江和南路一带的广府方言区的民间说唱音乐形式。它以广州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辐射圈,有广州木鱼、东莞木鱼、佛山木鱼、台山木鱼、吴川木鱼、广西木鱼等。有关木鱼歌源流问题,学界有多种争议【1】:其一,谭正璧、谭寻、区文凤等为代表的本土民歌民谣说;其二,贾天慈为代表的北方“子弟书”说;其三,杨宝霖等为代表的江浙弹词、变文宝卷说。诸位学者从各自的角度理解和论证了木鱼歌源流,目前尚未有最终定论。

吴川木鱼歌从何而来?朱佳在其论文《周边·底层·边缘——吴川木鱼歌的整体民俗比较》中提出了“木鱼歌从珠江三角洲流传到粤西吴川”的观点【2】。朱佳考察了珠三角、吴川梅菉等地的木鱼歌歌本,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吴川当地寻觅到的所有歌本在珠三角学者们整理的木鱼歌的目录中,都能找到对应的篇目,在故事内容上也没有差异,从而论证了吴川木鱼歌的歌本是从珠三角地区流传过来的,两者是“周边”与“中心”的关系;同时,朱佳还通过分析梅菉在明清时期发达的交通、繁盛的商业以及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进一步大胆推测这些优势吸引了一些从珠三角地区流亡来到梅菉的民间艺人促进了木鱼歌在当地的传播。

此外,笔者据《木鱼书部分出版堂号一览表》【3】中所载发现,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木鱼书的出版商和堂号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影响最大;佛山次之;东莞、台山、江门、香港、中山以及雷州等地又次之。吴川在这段时间没有木鱼书的出版商和堂号,许多曾经在吴川盛行的木鱼歌书目的出版商和堂号都是来自广州:如,《陈姑追舟》(五桂堂)、《背解红罗》(大新书局)、《梁山伯与祝英台》(南方通俗联合出版社)、《碧桃锦帕》(正同文堂)、《夜送寒衣》(守经书局)、《五虎平南》(丹桂堂)、《五虎平西》(壁经堂)、《朱卖臣分妻》(新生出版社)等。因此,也可以进一步论证了吴川木鱼歌是从珠三角地区流传过来的。

木鱼歌何时从珠三角流传到吴川的?在文献中已无迹可寻,据当地老前辈追忆约在清中叶开始流行【4】。吴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商贸经济,共同滋养了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木鱼歌从珠三角流传到吴川后,和当地的地方文化特别是梅菉话融合在一起,成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吴川木鱼歌。

二、吴川木鱼歌的演唱形式

(一)一人演唱,说唱结合,以唱为主

这是吴川木鱼歌的基本演唱形式,旧时盲女艺人在人家的家门口、铺门前,站定即可演唱;或到村、圩和庙宇等群众聚集场所,画地为台也可演唱。这种演唱唱腔为“雅唱”,曲调进行平稳,音域不宽,大都在5—3六度之间,最多在5—5八度,旋律中四、五度以上的大跳较多,节奏自由,拖腔较多,基本上是一字一音,多用八分音符唱一个字,偶有四分音符唱一个字的,在第二、四分句处以长音出现,旋律和语言紧密结合,曲调朴素自然,伴奏乐器是三弦琴。

(二)一人主唱,多人伴唱

新中国成立后,吴川木鱼歌开始登上舞台,主要演唱形式是一人主唱,多人伴唱,以唱为主或有说有唱,伴奏乐器有扬琴、二胡、三弦等。这种演唱形式的木鱼歌在唱腔上保留了传统木鱼歌的原貌,而伴奏乐器、表演者、服装、场地、说唱内容与传统的木鱼歌大相径庭。

三、吴川木鱼歌的唱词特征

由于明代的知识分子参与了木鱼书的创作,使木鱼书具备了非常成熟的文学品格,具有格律诗的特征。吴川木鱼歌唱词结构基本是“七字格句式”,与古代的七言绝句的基本句式相似,一般四句为一小段,讲究平仄声韵,平仄声韵根据梅菉话特有的“声调”和“调值”,第一句尾字为上平或仄声,第二句尾字为平声,且要求句中的第二字或第四字要平声,第三句尾字为仄声,第四句尾字为平声,且要求句中的第二或第四字要平声,如《贺新年》:

贺喜年新岁又新,恭喜相公多赚银;贺喜人才添两进,改过门封出贵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吳川木鱼歌唱词结构有时也会根据内容需要,出现三字句、多字句、反复句和混合句等。如《一枝红花赞英雄》中的多字句和混合句:

“三弦弹唱开腔,唱支木鱼赞英雄,县委书记焦裕禄,一心革命思想红。兰考县有三十六万群众,九十多亩田地你挂心中,你决心要把兰考面貌改,冰天雪地你走访贫农。”

实际上,吴川木鱼歌是一种以七字格句式为主,多种字格句式辅助配合的叙事性文体,它们在句组中的位置都比较自由,根据内容的需要有多种句式可供选择,灵活多变,可以穿插于句组中的不同位置,都有对故事内容进行叙述的功能。

吴川木鱼歌由于在创作上的即兴性以及音乐乐句结构的不规整性,往往是歌词与音乐不能同步,因此,在词曲中加入贴切的衬托,使旋律的进行变得十分自然而富有特色,所以吴川木鱼歌的衬字也是较为丰富的,绝大部分为“个”“呀”“唔”,如《正月年新岁又新》:

正月(个)年(呀)新(唔)岁又(呀)新(唔),恭喜相(呀)公(唔)(呀)多赚银(唔),恭喜人才添两进,改过门(呀)封(唔)出贵人(唔)。

4句歌词一共由28个字组成,衬字就有 12个,衬字频繁的出现在吴川木鱼歌中,进行拖腔以提高演唱效果。也有少数的吴川木鱼歌中带有“哩”“呀哩”“呀唔呀哩”“呵呀呀哩”等衬字,如《弹唱新农村》:

“山欢水笑同乐唱,木鱼弹唱(呀哩)木鱼弹唱新农村(呀唔呀哩),木鱼弹唱新农村。”“群贤群策开富路,路通财通(哩)谱新篇(呵呀呀哩),路通财通(哩)谱新篇。”endprint

衬字在吴川木鱼歌唱词的运用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它不但丰富了木鱼歌的形式,增添了更多更丰富的情韵,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独特艺术风格,是一种独特的衬字艺术,也是吴川木鱼歌唱词的另一特征。

四、吴川木鱼歌的拖腔特征

吴川木鱼歌的旋律悠扬平和,开头引子音乐一般都为自由发挥,常用55112233|2161515|55155|22155,过门音乐根据尾腔发挥,如上平字过门音乐一般为22223333|23212,下平字过门音乐一般为55112233|21615,仄声字过门音乐一般为55611|63561。此外,拖腔是吴川木鱼歌旋律中一大特色,通常第一句尾字为上平或仄声,平声加拖腔及过门弹奏,若仄声扳拖腔及过门尾字为上平的拖腔有3·52或32352,若句中第四个字是上平的也可加拖腔32352。如《正月年新岁又新》:

也可唱成快板,如:

第一句尾字是上平的第二句尾字一般为下平,这样高低搭配显得旋律婉转流畅,如果第一句尾声是仄声,第二句尾字上下平都可以,尾字是下平的拖腔为6·35或61635,如:

也可唱成快板,如:

第三句尾字一般为仄声字,有的不拖腔,有的拖腔为1·21或1·23,如:

第四句尾字是上平的拖腔为32352或3·5 2,是下平的拖腔为61635或6·35,如:

如果第四句是结束句,一般为下平声,而且转慢速或反复重唱。

五、吴川木鱼歌的调式特点

调式作为乐曲的组织基础,主要反映在乐曲的主音以及构成旋律的调式音阶。徵调式是吴川木鱼歌最基本的调式,当地人唱木鱼歌基本用徵调式,用首调唱法,主音唱sol,如C徵调音阶不唱固定调do、re、fa、sol、la、do,而用首调唱sol、la、do、re、mi、sol,F宫,宫音唱do,不唱fa。

F宫C徵调式音阶:c1d1f1 g1 a1 c2

F宫C徵调式音名:徵羽宫商角徵

简谱音阶:561 2 3 5

如《懒姑娘》1=F,C徵调式。

第一段四句结束音分别为“5”、“5”、“1”、“5”,主音出现较多,第三句下属音较短促,跟主音悠长形成对比,如下谱例:

第二段四句结束音分别为“1”、“2”、“6”、“5”,下属进行到属再到主,属音主音较悠长,如下谱例:

第三段四句结束音分别为“1”、“6”、“1”、“2”,调性从C徵转到G商,如下谱例:

最后一段四句结束音分别为“5”、“2”、“6”、“5”如下谱例:

徵调式在吴川木鱼歌曲中普遍使用,属音悠长,下属音短促,形成对比,调性鲜明,不管是喜庆歌曲还是劝善歌曲,都有几分清雅、独特,耐人寻味,都能唤起人的情感投入。

结语

吴川木鱼歌作为弹词类的吟诵体曲种,弹唱的音乐性长期处于较原始和单调的状态。有关研究者对吴川木鱼歌的源流和变迁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而音乐方面缺乏具体研究工作。所以,从音乐层面对吴川木鱼歌的探讨尚有很大空间,加强对吴川木鱼歌音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改变吴川木鱼歌丰词乏乐的现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任务。

今天,吴川木鱼歌传唱的盛况已一去不返。随着老一辈传唱者的逐渐老去,吴川木鱼歌也慢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默默淡出。但是,木鱼歌声余音袅袅,让人难以忘怀。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二中关于木鱼歌的记载:“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协,以俚语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回反复,不肯一往而尽。辞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使人喜悦悲酸而不能己已。”【5】本文对吴川木鱼歌的研究现状给予归结和分析,旨在唤起音乐学术研究者们的关注,让吴川木鱼歌这株艺术之花,在民族民间音乐的花海中继续绽放。

注释:

作者简介:杨师帆(1970—),男,广东湛江人,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史与音乐文化理论。

基金项目:广东省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度一般项目《湛江吴川木鱼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批准号: ZJ16YB02) 的阶段性成果。

【1】分别見谭正璧,谭寻编著.木鱼歌潮州歌叙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18.区文风.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广东民歌被吸收入粤剧音乐的历史研究[J].收录于:广东音乐国际研讨会文集[G].广州:广州文联编,1994.杨宝霖.东莞木鱼歌的历史渊源及特点[J].东莞社科论坛.2006(1).

【2】中山大学朱佳硕士论文.周边·底层·边缘——吴川木鱼歌的民俗整体研究[D].

【3】木鱼书部分出版堂号一览表.任百强.广东木鱼说唱史研究[M].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0:198-207.

【4】邓碧全主编.湛江民间艺术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2.

【5】叶岗.论《花笺记》的民间风格[J].中国文化研究.2004( 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鱼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神奇的木鱼声
好看的木鱼
音乐
木鱼书的“灵韵”
亚特斯纪事
木鱼馄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