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2018-01-14 03:42郑文平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心脏病

郑文平

(湖北省石首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 荆州 434400)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是十分危险的,患者本身就患有心脏病,疾病对妊娠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为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时候风险较大[1-2]。在为患者实施麻醉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本研究就将全部病例资料分组,每组患者所采取的麻醉方式不同,本研究就来分析一下麻醉方面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没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为了便于比较,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4~35岁,平均(29.0±6.0)岁;体重59~97 kg,平均(78.0±7.0)kg;患者的孕周34~41 w,平均(37.0±4.0)w。其中患者的主要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在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2~36岁,平均(29.0±5.1)岁;体重57~96 kg,平均(76.0±8.0)kg;孕周35~40 w,平均(37.5±3.0)w。其中,患者主要包括的疾病与上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手术期间,如果患者发生了心力衰竭,要为患者缓慢推注西地兰0.4 mg,地塞米松20 mg,呋塞米20~40 mg,并微量泵注多巴胺3~5 μg/kg/min[3]。给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为患者静脉缓慢注射5~10 mg咪达唑仑、2.0~3.0 μg/kg枸橼酸芬太尼,应用0.08~0.12 mg/kg维库溴铵静脉推注实施麻醉诱导,在手术操作期间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依据手术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枸橼酸芬太尼与维库溴铵剂量。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体位,在患者的腰椎第3-4硬膜外间隙穿刺,向蛛网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2 mL,随即向头端置管于硬膜外腔,把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左倾斜15°体位后实施手术。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对所有采集数据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的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母婴均平安。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更加平稳,患者的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 讨 论

有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很多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产妇在接受剖宫产的过程中选择了硬膜外麻醉的方式。经完全矫治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多数可实施硬膜外麻醉方式完成剖宫产。没有经过矫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若患者没有如下情况:发绀、肺动脉高压和心衰,大多数患者也可以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手术。

全身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是最为常见的剖宫产术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药用量少,对母婴的不利影响小,操作简便,能及时实施抢救。连续硬膜外麻醉则是通过各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不但较好地发挥了麻醉效果,还能够预防心率失常的发生。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产生的相关作用包括:镇痛作用理想,能够显著缓解分娩的疼痛;具有血管扩张作用,显著降低左室后负荷,提升心排血量(CO),大大提高了心脏的功能;血管扩张可明显降低回心血量和右心前负荷,显著改善右心室功能。

此外,新生儿Apgar评分也相对较低。实施全身麻醉方法可对合并心血管疾病孕妇有显著的不利影响,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则有利于扩张下肢血管,减少回心血流量,还有预防心衰事件发生。

在本研究中,全体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没有出现死亡患者。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要比全身麻醉组的患者平稳,并且患者的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变。

总之,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能够促进手术顺利实施,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腰麻硬膜外心脏病
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其预测价值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