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8-01-14 03:42赵凝衡
关键词:骨量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赵凝衡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组织在单位体积内的量减少、导致骨的微结构发生退化性改变,以骨骼疼痛,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法(DXA)作为确诊骨质疏松症首选的测量方法或金标准,拥有检查速度快,辐射量少的优点[1,2],但骨密度的变化较慢,有一定的观察期,不能及时诊断骨质疏松、并且在预测骨折的风险、判断骨质疏松的疗效方面欠缺一定的敏感性,因而存在一定的限制,给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带来不便。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是反映身体内骨代谢转化情况的指标,在体液中的改变相对于骨密度而言更早,可以及时反映全身骨骼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动态变化情况,因此检测骨转换标志物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判断骨量减少的程度、预测骨折风险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判定方面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就骨转化标记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骨质疏松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转化标志物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同龄个体[3]。有研究结果提出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5b)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与骨密度呈负相关[4]。而在毛成荣等[5]的研究结果中显示,骨量减少的患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5b)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比正常骨量组高,并且随着患者症状的加重,TRACP5b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当处于骨质疏松和严重骨质疏松时,B-ALP水平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得出结论B-ALP、TRACP5b的联合监测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而邓伟明[6]等同时检测了不同年龄层男性的骨密度和血清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值,实验结果提示骨密度与骨代谢标志物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rosslaps及N-MID是敏感且特异反映男性骨转换的指标,而Szulc,梁剑[7,8]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由此说明骨代谢标志物能够更及时,更敏感的的呈现出患者骨质疏松的情况,并能提前预警骨质疏松的发生。

2 评估骨量丢失和预测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的骨吸收速度大于骨形成速度,使得骨脆性增加所以容易发生骨折,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髋部和椎体。虽然骨密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骨折的发生,但不能显示未来单位时间内骨丢失的量,而一般认为快速骨量丢失的患者才有较高的骨折风险,而骨转化标志物则填补了这一不足。在李丹[9]等的研究中,骨质疏松骨折组的骨形成及骨吸收标志物明显高于非骨折组,说明骨折组患者骨量明显减少,骨量快速丢失。特别是TRACP5b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合并骨折组,说明检测值越高越容易骨折。而在相关的研究报道也证明了TRACP5b可以起到预测骨量丢失程度,减少骨折发生的作用[10]。而在公爱凤[11]等的研究中,骨折组的β-CTX、Total-PINP水平均较非骨折组高,血清25(OH)D3水平均较非骨折组低,并且骨折组的骨密度和25(OH)D3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β-CTX、Total-PINP 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在楼慧玲等人[12,13]的研究中也有相同的观点,并且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提示存在髋关节骨密度降低且CTX水平明显偏高的女性患者,其发生髋关节骨折的风险是正常同龄人的4.2倍。由此可见骨代谢标志物在骨量丢失发生骨折的风险中拥有独立预估作用。

3 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选择和疗效监测

根据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抗骨质疏松药物分为促进骨形成药物和抑制骨吸收药物,而骨转化标记物则能够最直观的展现出骨代谢情况,有研究证实骨量低下的绝经期女性患者应用双磷酸盐治疗的后P1NP是最敏感有效的检测指标,在李晓峰等的研究中高骨转化组与低骨转化组,分别随机使用了两种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特立帕肽和唑来膦酸注射液),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骨密度及骨转化标志物,得出了两组运用特立帕肽治疗后P1NP与β-crossLaps 均较治疗前浓度升高,表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代谢活性增强,而唑来膦酸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浓度降低,表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活性受抑制。由此说明骨代谢标志物是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的依据,低骨转换条件下应以促成骨药物为主,高骨转换条件应以抑制骨吸收药物为主。王凤玲等的研究中,分别监测了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及骨转化标志物的水平,在使用药物治疗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激素(P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证明骨代谢指标可以用于检测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并且能指导临床上骨质疏松的药物选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患者越发增多,骨质疏松也因此进而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骨转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估及药物选择和疗效监测上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提前干预,防止骨折的发生,进行相关对症治疗,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骨量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