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8-01-14 03:42徐平启
关键词:雾化支气管常规

徐平启

(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支气管肺炎更易发生在小儿群体,四季皆可发病,这与小儿呼吸道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免疫学缺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发热、以高热为主及肺部有细湿啰音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由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发病后,多会出现哭闹、抗拒治疗等现象,依从性不佳,故而导致静脉输液、雾化吸入及其它治疗措施难以顺利实施[2],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笔者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了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2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2岁~8岁,平均(4.7±0.4)岁,病程7~24天,平均(11.5±1.3)天;对照组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1.5~7.5岁,平均(4.5±0.5)岁,病程6~22天,平均(11.1±1.6)天。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按照常规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解热、祛痰、平喘、抗病毒、抗感染及雾化吸入等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选择t检验、x2检验,以P<0.05认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护理干预

2.1 对照组

在给予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如给予家长以健康知识的宣教,告知家长做好各项护理配合工作;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详细记录;同时做好一定的饮食指导、输液护理等。

2.2 观察组

在给予患儿常规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如下:

2.2.1 环境护理

护士应努力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光线、温度、适度等适宜,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同时可放置一些卡通人物画,播放一些动画片及儿童歌曲等。

2.2.2 心理疏导

针对易于哭闹、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护士应注意言语和蔼,态度可亲,减轻患儿的紧张和陌生感,同时告知家长应关心、鼓励患儿,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可为患儿准备一些玩具等,以转移其注意力。

2.2.3 发热护理

对有发热症状的患儿,护士应严格做好发热护理工作,定期给患儿监测体温,观察呼吸、心率的情况,详细记录;适当减少衣物,有利于散热;必要时应给予物理降温,以冰敷或温水擦洗等,注意尽量不用酒精擦洗,鼓励患儿多喝温水等;而对于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口服、肠道栓剂、脐贴等。

2.2.4 用药护理

由于某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抗感染药物,会引起患儿的呕吐、腹泻等[3],故而在用药期间因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如控制输液速度,注意观察患儿的表现,尽量避免药物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副作用,注意避免在患儿空腹时给药。

2.2.5 雾化吸入护理

护士应注意新鲜配制雾化液,治疗前进行相关宣教,雾化温度应维持在22~26℃,正确制定吸入量,雾化吸入时患儿应取坐位或侧卧位,结束后帮助患儿拍背震动。

3 结 果

3.1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②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2 两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30例,基本满意28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31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83.8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皮疹1例,静脉炎1例,关节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对照组皮疹3例,静脉炎2例,关节痛3例,肌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2%;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可见,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特点,需要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同时,配合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雾化支气管常规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常规之外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