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社会形态下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2018-01-15 22:35黄平
职业·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中职生

黄平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具有其自身特点,而因受限于诸多因素,当前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很难满足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本文基于新社会形态背景,对当前中职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优化教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新社会形态 中职生 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既具有艺术性特征,又具有工具性特征。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社会的经济属性日渐突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艺术设计获得了更大的应用空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了艺术设计新的创作方式和新的创作途径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结合新的社会形态进行科学调整。

一、新社会形态下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

1.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观念多元化冲击下,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内容更加丰富,而艺术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快速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这给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冲击。笔者对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调查时发现,当前中职艺术设计教育面临较为尴尬的

境地。

从中职艺术设计生源现状来看,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招生门槛一落平地,表现为生源明显减少,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从市场需求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工科方面的需要较大,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日渐增多,但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越来越多,导致社会对中职艺术设计毕业生的需求相对变小。从就业现状来看,虽然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整体就业率并不低,但从更细致的统计来看,真正进入本专业岗位的比例较低,而且进入大企业的机会较少。从课程设置现状来看,专业课程设置固化,很难与市场需求快速衔接,缺乏前瞻性。

2.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上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般,比如工资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专业对口率低等。对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可知,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和政策原因;二是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比如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社会导向问题也是重要因素。从中职艺术设计教学目标来看,由于过于突出对口升学和普通高考,尤其是对普通高考的过度重视,导致其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而导致教学目标模糊。

二、中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结合模式探索

1.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合理模式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社会形态下,国家对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体现以下基本特征:技术知识宽泛,操作技能多样,基础技能扎实。在这种要求下,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合理模式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尽可能地缩短中职生的就业适应期,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其潜能和天赋。在社会需求多元化的推动下,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走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高科技的道路,要体现出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区别,突出中职教育的优势。

2.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为了与高职、大学艺术设计教育有所区别,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大学教育,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性。中职艺术设计教育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突出中职教育特色,即中职教育的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因此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主要面向生产、流通、服务等行业的一线操作和服务型人员,注重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向,要体现一定的技术性和技术转换性,要与单纯的熟练操作工有所区别。因此中职艺术设计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尤其需要具备突出的职业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艺术设计的一线岗位操作技能。

3.合理调度和利用现有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宽了教学途径,也给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在新社会形态下,多媒体、三维动画、印前技术、图像处理、虚拟网络等技术逐渐渗透进职业教育领域,这给中职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选择。微课、幕课、反转课堂等形式,也为学生艺术设计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因此在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要合理调度和利用现有网络设备,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引入全新数码技术、数字化信息技术、虚拟模拟技术等,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开放的探索精神。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在就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4.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潜能

一方面,针对中职生生源问题,多数学生在进入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时并无专业基础,而且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时从最基础的专业知识开始教学,而且教学内容还需要体现趣味性。专业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正是由于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空白,才使其具备更高的可塑性。在具体教学中,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艺术设计展、举行艺术设计专家讲座、参与艺术设计应用竞赛等,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要发挥艺术设计课程的创造性,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教学方法比如优秀作品欣赏与临摹、作品改编、训练联想与想象等。

5.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建设,适应市场发展

一是加强中职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职教育自身的优势,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要突出“新、短、专、快”的特色,专业课分阶段强化,反复巩固,使学生能够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

二是树立中职品牌和特色意识,突出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打造具有实力的艺术设计专业。结合中职生现状,注重艺术设计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紧密联系新社会形态下的市场需求。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要增加实践内容的教学,把艺术设计与数字化、网络化结合起来,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

三是针对当前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中职生艺术设计基础较差、绘画技能匮乏等特点,在教学设置中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艺术设计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上的优势来缓解绘画基础上的缺失。中职艺术设计教育要加强教学中的市场化,顺应市场的需求,在教学体系上与市场接轨,在教学方法上与时代接轨,在教学内容上与企业需求接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雄辉.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10(6)

[2]李娟.中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美术教育研究,2013(9)

[3]贾陆.中职学校构建有效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12)

(作者单位:深圳市携创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育中职生
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基于系统思维与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