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新能源产业构建

2018-01-15 22:46吴耀琪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摘 要:应用广义虚拟经济的思想、观点,原理、方法解决中国新能源产业问题,创新提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能源产业构建方法。将“人”具化为民众,以民众的需求为本,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移动电源的需求,以智能模块电源为基础来实现,建设中国引领的新能源产业体系,第一为解决新能源“造血”问题提供实施方案,第二为许多人向往的生态生活提供电能供给,第三,从根本上解决电动汽车发展所遇到的电源瓶颈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铝能源产业;模块电源;生态生活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7) 03-0021-11

Construction of New Energy Industry Based on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Taking Aluminum Energy Industry As An Example

WU Yao-qi

(the way beyond research group of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Applying the idea, viewpoint,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the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new energy industry in China. Creatively putting forward a new construction method of“people-oriented” in new energy industry. Transforming “people” into the ordinary peop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m and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for mobile power, which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modular power supply to establish a new energy industry system led by China. Firstly,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increasing profitability of new energy industry. Secondly, to provide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for the ecological life that many people dreamed for. Thirdly, to solve the bottleneck of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fundamentally.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Aluminum energy industry, modular power supply, ecological life

引言

中国的新能源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一。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世界第一,新增风电装机连续五年领跑世界,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

以科技为基础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消化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成果,GDP名列世界第二,目前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身份转型任务,即,从世界科技的跟随者向世界科技的引领者转型。

超越之路课题组致力于中国主导的发展道路研究。在科技领域,寻找中国制定标准,建立规则,“后队变前队”的发展机遇。

从全球视野、历史维度看,以工业化为发端,世界科技体系在实践方面建立了二大标准体系,第一是制造科技标准体系,第二是信息科技标准体系。对应的社会状态分别为工业化社会与信息化社会。

从科学对世界的分类看,即从物质、信息、能量的分类看,科技经历了物质、信息体系的标准建设后,我们面临着建立能量科技标准体系的任务。能量有多种表现,在物质方面的表现称为能源。

为了解决工业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将能源划分为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新能源(太阳能、风能、轻金属能源等),或者碳基能源和非碳基能源。希望通过使用新能源来减少、直至消除碳基能源污染环境的问题。

中国在新能源投资方面,达到了世界第一的规模。在世界新能源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世界新能源向何处发展?建立什么新能源科技标准?回答这些问题,是中国肩负的重要任务。

从现实情况看,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波动性问题(产生的电能波动性大),二是时段性问题(时有、时无,例如太阳能白天有,晚上无)。继而产生弃光、弃风,浪费严重问题。

应用铝能源科技不但可为解决新能源两大问题提供解决路径,还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新能源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存在的六大问题(安全、充电、容量、寿命、低温、环保)。在国家层面,铝能源对经济、政治、社会、国防、行政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我们以铝能源科技的应用为例,以广义虚拟经济提出的“以人为本”原则,解剖麻雀,对认识和实践超越之路的科技基础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新能源产业主要问题

从事新能源产业的研究与实践十七年来,坚定新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新能源的认识,丰富新能源产业的知识与建设经验,吸取新的研究成果,突破传统思维的约束,寻找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推动。推动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科研经费,二是項目补贴。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补贴,催生了许多新能源公司,有些公司仅以获得国家补贴为目的。我所工作过的一个地区,在申报新能源项目时,出现了许多公司,拿过补贴后,一些公司就消失了。endprint

国家补贴,主要是针对新能源产业的现实问题,即高成本—低售价的问题,所实施的一种解决方案。其行为逻辑是:国家补贴—形成规模—降低成本—竞争电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进步风险。以光伏为例,中国由国家补贴形成的传统晶硅(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光伏电池的生产能力虽然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数字,但是,电价还没有达到与市场接轨的水平。更新的光伏电池技术(如纳米晶硅、碳PN结等),就可能让之前的国家补贴附之东流。风电也有类似的情况。

另一个问题是补贴依赖,或者输血依赖,由国家输血式的补贴,催生一批新能源公司,国家补贴减少,或者改变补贴方式,就会“消失”一批公司。

以光伏发电产业为例,在西藏从事光伏电站建设十多年,总结存在观念认识上的不足,技术与成本的制约,缺乏完善的激励政策,缺乏管理维修队伍,资金和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统一规划,缺乏配套体系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造血”机制。

解决国家层面承担的技术风险,以及将“输血”方式转变“造血”方式,是许多新能源从业人员的梦想。

为解决新能源产业的诸多问题,许多人在物质领域思维,也就是“以物为本”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表现在技术的研究,以及经费的支持。我们在这条路径上探索了十多年,解决了一些问题,又产生新的问题。例如,为了解决太阳能发电成本高的问题,我们引进技术,研究新型的多盘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为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不断深化研究,从分子层次的热能研究,深化到量子层次的光波研究,所提出的太阳能聚能“黑箱”光波共振研究课题,超出了评审专家的知识和理解范围,研究经费无法落实,技术探索只能到此为止。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所提供的一系列观点、方法、创意,为我们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从“以物为本”的路径转型到“以人为本”的道路。

2011年5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我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些观点:“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一定要符合3个条件:第一,要老百姓得到好处,能够成为惠民工程;第二,能够包容性发展,也就是与传统产业是接轨的;第三,与市场接轨,也就是可以市场化生存。”显现了“以人为本”解决新能源问题的思想端倪。

2015年着手研究广义虚拟经济课题,系统了解、学习广义虚拟经济的思想、观点,原理、方法,以实践(操作)的立场消化、吸收,解决新能源产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初步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新能源产业构建方法。

二、以人为本的解决之道

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发展新能源产业为了什么?或者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获得第一的数字和名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这些目标基本实现了,那么,中国新能源产业将去向何方?

突破当前的“以物为本”的思想,在“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寻求解决解决新能源产业问题的答案。

首先理解“以人为本”的“人”表示的内容。广义虚拟经济将“人”理解为“具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社会基础”,研究同时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满足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从解决新能源产业问题的实践主体的立场出发,将心理需求定位为实践主体的创新需求。

根据马克思对人的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从实践出发,分层次细化社会关系,将新能源产业的实践主体分为五个层次,民众,企业,政府,国家,全球(组织)。这样,就将实践主体对能源的创新需求细化为:民众对能源供给的创新需求,企业对能源产业的创新需要,政府对发展能源经济的创新需要,国家对保障能源安全的创新需要,全球对能源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

民众对能源的需求有四种:固定热能、移动热能,固定电能、移动电能。固定热能就是做饭热水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由天然气、煤气公司提供。移动热能就是开汽车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由燃油公司提供。固定电能就是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由电网公司提供。移动电能是开电动汽车所需要的能源,目前用锂电池+充电桩的方式难以满足需求,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前三种能源供给已经形成了稳定供给的体系,移动电能迫切需要建立供给体系。

在能源供给领域,主要划分为传统能源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在传统能源领域,主要考虑如何节能减排。而在新能源领域,一方面需要解决当前太阳、风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率先占领发展高地。

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迫切需要经济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突破当前“土地财政”的约束,转向高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是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的方向。

在国家层面,中国非常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国家政策引导,财政支持,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现在需要提高新能源产业的质量,增加技术含量,从跟随型国家,转向主导型国家。

全球能源,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统计,可再生能源目前仅占一次能源的4%。全球电力42.5%用在了工业领域,56%用在了居民商业及其他领域,交通领域只消耗1.5%。由此看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交通领域电能的使用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民众需求的移动电源为突破口,探索新能源问题的解决之道。从技术实现看,有许多技术可实现移动电源的功能。例如:氢发电堆,金属发电堆,磁动力发电,核能发电,量子发电等。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铝发电堆技术比较适合重点发展。这样,一方面可利用中国铝产业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中国控制的铝资源足以支持铝模块电源的大发展。从储能的能力来看,铝与镁、锌比较,储能的能力大,价格低。

从铝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看,首先要解決人的问题。

第一要解放思想。建设铝能源体系,解放思想是第一要务。当前,在能源的认识上,将能源概念区分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限制我们的思想,影响国家政策。endprint

化石能源的内容指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现在大量使用的能源。而非化石能源指太阳能、风能这些新能源。这两种能源内容在功能上是难以比较的。这种能源概念的分类,让我们看不到替代化石能源的希望。例如,用化石能源驱动燃油汽车,产业条件很成熟,而太阳能汽车,只能做小功率的样品,不可能全面代替燃油汽车。

我们试着以元素为基础区分能源,当前主要使用的能源是碳能源,建立了碳能源体系。我们在能源方面所要解决的碳排放问题,根源在于碳能源。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代替碳能源的元素,就能在根源上解决碳排放问题。

从元素看,氢,铀、钚、钍,铝、镁、锌等元素构成的物质都可作为能源。氢燃烧产生热能,在氢燃料电池装置中产生电能,氢的同位素发生核聚变时,产生热能。铀、钚、钍作为核能的原料,通过核裂变产生执能。铝、镁、锌在催化条件下,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能够代替碳元素建立新能源体系的元素,现在许多人看好两个元素,一个是氢元素,另一个是铝元素。这两种元素用于能源,可以称为氢能源与铝能源。从地球上的资源禀赋看,铝元素在地壳中占8.2%,氢元素在海洋中占11%。从当前的科技和产业看,铝能源和氢能源是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对象。在科技方面,两者都基本完成了产品研发,创造了产业化条件。

据《汽车人》2017年7月5日报道,德国和日本这两个汽车制造大国,不约而同地组织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分别发展铝能源和氢能源汽车,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将氢能源与铝能源相比较,从安全性、投资额方面考虑,铝能源更有优势。从工业基础看,铝能源可以利用铝材料建立的工业基础,氢能源需要新建工业、运输体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更适合建设铝能源体系。

第二要民生导向。能源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是国家控制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资本追逐的重要对象。铝能源科技产业化,建设铝能源体系,将产生巨大的科技红利。这种科技红利是放任资本追逐,形成新的利益集团。还是由国家统筹,为民服务,这是当前在国家层面需要达成共识的方向性问题。

我们倡导铝能源为民众服务,第一是保护环境,治理空气污染;第二是提供安全、便利的交通能源;第三是满足民众对新能源的多样化需求。

用铝能源替代碳能源,从根源上解决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民众来讲,是一大福音。当前的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在安全、容量、充电、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用铝电模块可以彻底解决。民众当前关注的生态旅游、生态生活所需的移动电能,用铝能源可以满足。

以民生导向建设铝能源体系,关键是保障了巨大的市场,以保证铝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

铝能源对民生的直接作用是保护环境。铝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第三要解决关联行业人员的认识问题。铝能源作为一种基础能源,对现有行业、产业及社会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铝能源主要表现为移动电能,这是一种新的能源供给形式,将建立相应的移动电能供给体系(移动电网),对现有的行业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三、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

广义虚拟经济指出了一条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创新是重要的心理需求,我们以创新驱动,进行新能源体系的顶层设计。

当前,在能源的认识上,将能源概念区分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限制我们的思维,影响、局限国家政策。化石能源的内容指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现在大量使用的能源。而非化石能源指太阳能、风能这些新能源。这两种能源内容在功能上是难以比较的。这种能源概念的分类,让我们看不到替代化石能源的希望。例如,用化石能源驱动燃油汽车,产业条件很成熟,而太阳能汽车,只能源做做小功率的样品,不可能全面代替燃油汽车。

将铝能源与碳能源相比较,在功能上可以代替碳能源,还具有循环使用的特征,这一特征促进经济增长有重大意义。碳能源产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建立了体系和势力。而铝能源的产业化才刚刚兴起。我们在体系内容上做一对比,可更清晰地看到铝能源的优势,并对建立铝能源体系提供启示。(见下表)

我们基于元素区分能源,建立元素基础的新能源概念。以碳能源体系为参照,为建设铝能源体系提供许多启示。对铝能源的科学认识,为我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铝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建立铝能源体系。已经建成的碳能源体系,为铝能源体系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照。铝能源体系大体上包括四项内容:科技、产业、服务、理念。

(一) 科技体系

我们都知道现代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科技,科技抓什么?一些人关注概念和专利。对国家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科技体系。

谈论科技,不可只看专利。要从体系上看。我以前在航空工业部工作,参加两次航空发动机研发。现在国家成立专门的公司来搞航发。科技的难度在于体系的建立。我们从苏联科技体系转向美国体系,有很多障碍,难度非常大。现在认识到,要搞自己的科技体系。

中国值得自豪的航天、高铁、北斗卫星科技,在自主科技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世界上形成的科技体系有,欧洲的制造科技体系,美国的信息科技体系。铝能源有可能建立一套中国主导的新能源科技体系。要注重三个技术(材料、工艺、装备技术)、三个标准体系(设计、检验、应用标准)的建设。

当材料、工艺、装备技术得到验证后,就以应用为主,制定各种应用标准,包括规格、接口、数据的规范。

实际的科技體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情报。世界前沿科技与加工工艺。催化技术,电化学,化学,原子加工,光子加工。

人才。基础理论,工艺装备,发明,工程。endprint

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

工艺。纳米成份,纳米结构,超材料,绿色冶金,精细化工,特殊材料。

装备。通用装备,专用装备,特殊装备。

设计。标准,通用,专用。

检验。检验组织,检验设施,行政认证,市场化认证。

应用。专利,专有,非标,软件。

(二) 产业体系

铝能源产业将铝作为能量物质,也就是铝能源,直接产生电能,主要满足移动用户,以及固定电网难以直接供电的场合、专业的大功率电能的需求,包括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船舶、岛屿用电、水下用电、旅游用电、生态居住用电等。其特点是,比能量高,也就是单位重量,或者单位容积的能量高。

铝能源产业的主要产品是铝模块电源,集成了发电、储电、送电功能。现在常用燃料发电机,通过热能做功,转化为电能,有红外辐射,噪声和污染尾气排放。用铝发电,低红外、无噪声、无污染排放。铝材料的储电功能,与现在常用的锂电池相比较,在40倍以上。铝可以作为送电的载体,为用户直接送电,而无需通过电线输电,满足难以接线用户的需要,同时,为用户购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铝能源产业的主要基础是铝电堆技术。这一技术以铝为负极,另一种材料为正极,在中性或者碱性溶液或者胶体中发电。技术的关键是正极材料,以及铝电极中的添加元素。早期所用的铝发电技术,正极材料制造复杂,铝电极需要在高纯铝中添加贵重元素,成本较高。近期,铝发电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用纳米材料技术制作正极,铝电极用普遍杂铝就可以,不需要添加贵重元素,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发电后产生的浆料,可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氢氧化铝和氧化铝产品,实现铝原料的增值。

铝能源产业包括从原料、制造到经营的全产业链,主要有八个环节,即矿产、冶金、制造、化工、电力、网络、物流、金融。我们首先应用、整合先进的技术与经营方法,完成一种全产业链无污染,網络管理、产融结合的铝能源产业顶层设计,包括铝矿的绿色开采(无赤泥尾矿),绿色冶炼(采用非碳电极,无碳化物、氟化物污染气体排放),智能制造铝电模块,浆料生产增值化工产品,利用丰水期、峰谷电还原氧化铝,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移动送电服务,利用现有商业设施建立分布式物流网。

(三)服务体系

概括铝能源服务,用“绿色送电”比较合适。绿色送电是一个能源循环系统,在全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没有污染。现在我们在用的有线输电系统,发电环节主要用燃料燃烧提供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污染环境。输送电力用高压电线,有电磁辐射,污染周围的环境。

绿色送电所追求的全过程无污染,有许多实现途径。电源或者发电环节,可以选择水力、风力、太阳能、氢能发电。输电或者送电环节,不用电线输电,而用载体送电,选择高容量的储电物资(铝、锌、镁等),利用运输或者物流系统送电,运输工具采用电力驱动。这样,就能做到全过程无污染。

绿色送电是个系统工程,以当前的条件看,可以铝电模块为切入口,用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清洁能源发电为还原电源。用铝电模块满足电动汽车的供电需求,铝发电后形成的氧化铝用清洁能源发电还原为铝,这就形成了一条绿色送电的实施路径。

我们为绿色送电取个名称,叫“滴滴送电”,就是在“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基础上,建设“滴滴送电”服务平台,创新一种为电动汽车服务的送电模式。当电动汽车司机需要充电时,用手机APP提出送电需求,附近的送电点,或者送电车就会前来送电,将铝电模块放在车上。在电动汽车上安装置一个电源接口和锁紧底座,就可完成铝电模块的快速更换。

之前,有人提出过用更换锂电池的方式为电动汽车供电。由于锂电池体积大、价格高,所以,不方便,也不经济。用铝电模块供电,同等容量下,体积约为锂电的四分之一,价格是锂电的一半以下,更方便,更经济。目前,铝的储电量可做到每千克4度电,而当前锂电的储电量在每千克0.1~0.2度左右,铝电的储电量是锂电的20~40倍,所以,铝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绿色送电可以新增许多就业岗位,在服务网点的布局上,可与创业政策相结合。例如,对每个送电点,提供创业资助,让创业者出部分资金,建立送电点。送电服务可以联接许多服务,如洗车服务,保险服务,物流服务等。

(四) 核心理念

铝能源作为一种物质基础,具有相匹配的核心理念。铝能源为霸权(资本)服务,还是为民众服务,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理念。

从之前建立的碳能源体系产生的问题看,例如中东(能源)战争,荷兰病,委内端拉危机(资源诅咒)等。我们得到的教训是,能源一定要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提供创新服务。

对于铝能源,我们得到的重要启示是,将铝能源的核心理念表达为:服务生态文明,造福世界人民。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方向。应用铝能源,就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用铝能源为民众服务的理念,就会将社会力量统一到一个方向,产生合力。不争斗,多包容,共同建设美好新世界。

四、容介互动的实施方案

广义虚拟经济提出的容介原理,在实施时,我们将“容”对应于战略、规划,而将“介”对应于具体的操作项目,两者互动,也就是虚、实互动,实现铝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与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是国家层面的“容”,而铝能源项目就是支撑国家战略的“介”,实施的一种载体是产业园。

产业园的建设者通常的做法是找项目,配投资。以为有了项目,有了投资,就自然而然地能够完成产业园的建设任务。可称其为项目观念。

在产能不足的阶段,以项目观念为主导,是可以做出成绩的。在当前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项目观念落后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时,还起到相反的作用,例如,有污染排放的项目,对本地区造成的损失是经济收益无法弥补的。有些项目短期有效益,长期发展有问题,例如广东有些地方承接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一但失去人力成本红利,项目就会外迁,造成本地产业园的空心化。endprint

我们需要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仅有项目观念是不足的,还要拥有系统观念。全面、联系、根本地来认识,建设产业园。

系统观念来源于系统科学,以元素为基础,研究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元素构成的整体的性能变化规律。我们将系统科学原理应用于园区建设,将园区看成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由种子,关系,市场,体系,理念五层次的内容构成。

建设园区就是培育一种产业生态系统,对于园区的领导人来讲,主要的工作就是选好种子项目,联系当地实际,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特色体系,端正行动理念。

对于产业园领导的个人修养来讲,用传统文化表达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园。成绩突出,就会进入高层领导行列,就可以参与治国,平天下的事务了。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格物就是掌握全面科学知识,致知就是融会贯通知识和经验,诚意就是诚心诚意干好本职工作,正心就是顺应大趋势获得人心,齐园就是建设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园区领导有了高水平的个人修养,就会理解高水平的观念,与高水平的人结缘。这就叫得道多助。能够得到高水平的人士帮助,何愁产业园建设不好?

以天津国际新能源产业园建设为例。天津是京津冀走向国际的重要出海口岸地区,经济转型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以国际先进的新能源科技成果为抓手,率先建立面向国际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将会极大地促进天津的经济转型,同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大支持,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对天津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 抢先布局面向国际的智能电源产业

新能源正在成为当今全球化的核心战略。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相继研究、制定和实施新能源大战略,力求通过新能源产业建设把握历史机遇,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争取到未来100年的发展主导权。

中国新能源的投资与产业规模都达到了世界第一,面临着从技术跟随国向技术主导国的转型升级任務。电网革命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从固定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网),直到移动电网,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功率移动电源的需求。

构成移动电网的核心产品是智能模块电源,它是集发电、送电、储电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电源,可突破固定电网、分布式电网的局限性,将电源送到全球的每个角落。中国在构成智能模块电源的铝电堆制造、智能控制器件制造、北斗卫星通信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具备了向国际布局智能模块电源的条件。

抢先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面向国际布局智能模块电源产业,将使天津获得国际化发展的先机。

(二) 率先建立世界先进的铝电汽车产业

天津曾经是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夏利、大发等汽车品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新一轮的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中,天津在电动汽车制造方面相对落后。

当前电动汽车所普遍采用的锂动力电池存在诸多问题,原料紧缺,能量密度低,充电电源局限,冲击爆炸起火,回收环保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应用铝电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动力电池问题。经国际UL认证机构测评,特别适合于作动力电源。

利用天津汽车产业奠定的基础条件,率先应用铝电堆,建立世界先进的铝电汽车产业,将使天津“后队变前队”,重振汽车产业的雄风。

(三) 创新建设军民融合的军工电源产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于2017年6月20日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实践上要注重问题导向,顶层设计,需求统合,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聚焦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是军民融合产业的短板,将先进智能模块电源应用于军事装备,提供隐身电源,潜伏电源,对中国军事装备的精准化、智能化、隐身化、遥控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四) 产生战略意义重大的国际影响

1. 一带一路

人均用电量数据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一带一路国家,人均用电量普遍偏低。建设电力设施是一带一路国家普遍的能源需求。通过建设电力设施,提高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均用电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内容。用大基地+大电网的传统模式提供电源,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经济与政治风险难以控制。应用智能模块电源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将电源送到每一个需电的地方,能够迅速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2. 易货贸易

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能源设施,首先要打破“恶性循环”。当地经济不发达导致资金匮乏,缺少资金兴建电力设施;而电力极度缺乏,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这就是能源发展的“恶性循环”。这一“恶性循环”可以通过建立易货贸易基金,促进易货贸易来打破。

3. 应急救助

为联合国应急援助提供安全的、可靠的电源。以往,应急救援所用的电源常用柴油机发电来提供,装备重,运输难,还存在安全、排放等问题。应用模块电源可分散运输,发电安全,无排放,特别适合于边远地区,高原地区。

4. 金融主导

智能模块电源用中国的北斗卫星联网,可实现全球远程控制,以人民币进行核算与结算,将结算服务器与结算数据中心放置在天津,为奠定中国金融主导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五、财富标志的元素基础

财富标志是广义虚拟经济提出的重要概念,提出了“财富标志缺失是当前经济危机总根源”的观念。分别论证了土地(公租房)财富标志,碳币体系,以及Q币、比特币体系。

在人类历史上,财富标志的任务主要由铜、金、银元素承担。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财富标志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1983年3月30日,石油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这便是“石油货币”的开始,奠定了美元影响油价的基础。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着世界经济与地缘政治格局。苏联的解体,就与石油价格低迷有关。石油价格成为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endprint

随着天然气使用量的增加,天然气价格走向独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在全球天然气需求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人提出天然气货币,与人民币挂钩。在天然气贸易以及相关投资生产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

从元素基础看,天然气与石油,作为能源的功能,都是通过碳燃烧或者碳的氧化反应来实现的。所以,石油与天然气货币都属于碳币体系。

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就是减碳或者无碳,也就是说,要找到替代碳的能源元素。在地球上,可供选择的能源元素主要有四类,碳、氢、核能元素(铀、钚、钍),以及轻金属元素(铝、镁、锌)。我们选择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中国具有制造优势的铝作为替代碳元素的战略研究对象。

从民众的需求看,碳能源主要满足热能的需求,是能源在分子层面的表现。而铝能源主要满足移动电能的需求,是能源在电子层面的表现。用铝能源替代碳能源是世界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铝能源替代石油,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能源的格局。铝能源金融化,是中国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抓手。率先设立中国铝能源交易中心,是扩大人民币影响力的重大战略措施。从一带一路建设入手,中国要下好能源的“先手棋”,创立铝能源金融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金融改革

铝可以循环使用,在使用中流通。当国内、国际铝能源流通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对金融产生影响。金融建立在一定的支撑物上,采用银本位、金本位时,其储备量满足不了流通量的增长。美国创新地采用石油本位,以巨大的石油交易量为支撑,成就了美元结算体系。

铝能源产生清洁的电能,用以替代油料产生的热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产生交通领域的能源革命。这种革命,在为我们提供生产、生活的便利的同时,对金融体系的变革有着重大意义。

(二) 稳定金融

当我们大量使用铝能源时,社会上增加一种有价值,可流通的物质储备量,将其作为一种金融本位物质,比金、银的储量更大,比石油更可靠,相对来讲,更能稳定金融體系。

(三) 中国引领

中国有丰富的铝能源矿藏,并且有很大的铝能源加工能力,在中国率先建立铝能源交通体系,将对世界交通能源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 聚集资金

在固定电网中采用智能电表,充值交费,聚集并沉淀资金,让我们看到一种能源金融模式。铝能源在使用中,采用电料模块,无线互联,形成移动电网,也可起到聚集资金的作用。随着交通牵引动力使用的铝能源的数量增加,相应聚集的资金量也会增加。

(五) 金融服务

以铝能源为中介,促进交通互联,也能够互联许多金融服务,例如租车服务,智能交通卡服务等。这些会为金融深化改革,为社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提供新空间。

六、展望未来的生态生活

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面向生活(生活对象化)。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建立新能源产业体系,聚焦智能模块电源,就是对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科技、经济方面的支撑。

人类的生活,从现象上看,形形色色,丰富多彩。从本质上讲,我们大多数人处于二种生活之中,一种是人类屈服机器的生活,另一种是人类回归自然的生活。简称为城市生活和生态生活。

在城市中生活,必须服从机器,上班乘公交机器,上楼乘电梯,上班用机器工作(电脑、电话),休息、回家用机器娱乐(电视、手机)。如果机器“罢工”,城市立即瘫痪。从表象上看,人是自由的,机器由人来操作。实际上,人是受机器(规则)左右的。人们必须服从“城市机器”安排,以及“国家机器”的指挥。否则,就会城市大乱,国家无序。

在城市中,我们的生活便利了,体验丰富了。但是,空气污染了,时间浪费了。我们在享受城市生活时,也要解决城市问题。

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逃离城市,去旅游。但是,终归还是要回到城市,被动接受污染的现实。更为主动、积极的方法是创造生态的生活,将城市生活设施搬到生态的环境中。另一种方法是选择生态环境,我们居住其中。呼吸新鲜空气,出门满眼绿色,感受鸟语花香,这是许多人所向往的生活。

我们选择在生态环境中生活,基本的问题是电源供给。现在普遍采用的固定电网的供电模式,难以满足生态生活的需要。长距离架线成本高,小规模用电收入低,经济上不可行,没有供电公司愿意干。还有一个问题,在生态环境中架线,影响环境美观。

由铝电堆、无线通信技术集成而制造的智能模块电源可以为生态生活提供电源供给。在生态环境中,我们可以安置装配式、移动住房,用智能模块电源供电,无线(基站、卫星)通信。使用宇航技术回收、处理垃圾。所需要的物资可以在网络上下单,快递、物流公司送到。更容易实现无人机送货的智能物流,比城市人工物流更快捷,更经济。

对于生态生活,做比说更重要,我们不但要想得美,说得对,更重要的是要实实在在地做。实干,才能让梦想走进现实。

实现生态生活,以人为本,以构想“生态生活”为核心理念。制定生态生活的“五好”(空气好、水源好、食材好、身体好、心情好)指标,以及相应的生态综合指数,在权威媒体发布生态地区排名榜。

统筹规划经营好空气、好水源、好食材这些生态资源。分三个阶段经营这些资源。第一是聚人阶段,第二是留人阶段,第三是招人阶段,还要注重国家的相关政策引导。

第一,功能示范,聚人气。就是将我们梦想、设想、设计的生态生活通过建立试点、示范样板,在实际中展现出来,让人们可以实地体验。并且,可获得实际运行的技术、经济参数。用金融手段聚人。在主要景区建立“生态头等舱”,通过银行大客户渠道,让高端客户来体验生态生活。成立金融平台,接供多样化的理财、投资产品。保障生态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

第二,统筹规划,留住人。通过产业、经济、社会统筹规划。包括需求与供给,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商业模式、社会机制规划,展现广阔的发展前途,留住人。主要由政府委托设计院或者智库研究、设计。也可由投资人、企业先期建设。根据规划,政府出台相关的引导、扶持政策。用产权手段留人。统筹规划核心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生态养生产权投资单位。例如,营销生态庄园、美丽家园等具有使用权、经营权的投资单位。通过引导投资,提高吸纳能力。endprint

第三,协调实施。主要由投资方、实施方协调实施。投资方可以组织产业基金,实施方可以组成产业联盛协调利益和事务,提高建设效率。

用定向手段招人。主动设计养生、教育、培训、创作、休假等项目,定组织相关人群留住一段时间。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建立服务监管体制,提高服务质量,树立生态旅游品牌。规划空轨交通,提高冬季运输、接待能力。

第四,政策引导。结合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政策支持,建设以智能模块电源供电,率先发展模块电源产业的特色小镇试点、示范。

通過政策引导,经营生态生活,让生态生活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要坚持先统筹、后市场的原则。先统筹、规划,树立经营样板,建立评价与监管体系,然后开放、搞活市场。

我们所讲的生态生活与城市生活不是绝对的,分离的,而是相对的,互动的。总的发展方向是二种生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融合。

生态向城市的融合,表现为生态城市;城市向生态的融合,表现为宜居生态。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建设具有特色的居住和产业、或者生活和工作环境。

七、结束语

从事新能源产业,解决新能源问题,以往都是在“以物为本”的方向上探索,解决了老问题,又产生新问题。广义虚拟经济为我们启示了“以人为本”的新方向,并且,还提供了容介方法论,财富标志等实践层面的手段。应用广义虚拟经济的研究成果,从民众需求的能量出发,我们聚焦智能模块电源,以此为基础建立新能源体系,不但为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还为我们实现令人向往的生态生活提供关键的支撑。

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以智能模块电源为基础建立新能源体系,将新能源建设推进到体系高度的创新,让我们看到了突破固定电网约束的希望,并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电源瓶颈”问题。但是,这种对能源体系根本性的改变,会产生利益协调等社会层面的问题,很遇到一些困难。在世界能源发展史上,有很多前车之鉴。我们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特别是,从中国的历史使命,国家战略出发,智能模块电源是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战略的很好实践抓手,将会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实现并完善中国引领的新能源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吴耀琪.铝能源十论[J].中国产经,2016(4).

[2][美]丹尼尔·耶金著.能源重塑世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3][美]卢安武著.重塑能源:新能源世纪的商业解决方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4]吴耀琪.西藏太阳能产业发展思路[J].西藏科技,2006(5).

[5]黄晓勇主编.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

[6]郭宗华.多年来能源改革大旗高扬,到底改了什么?中国能源报,2017-07-06.

[7]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年)中文版.

[8]林左鸣.财富标志缺失是当前经济危机的总根源,中国航空报,2011-01-13.

[9]林左鸣,闫妍.论法定财富标志的缺位与重建[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2).

[10]萧琛,李淑萍.国际货币融通手段的多元化与虚拟化[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