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2018-01-16 11:51刘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刘莎

摘 要:城市不仅是现代文明的传承者,还是历史文明的承载者。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竞争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化已成为城市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人口、现代建筑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迫在眉睫。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护好历史文化景观,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确保传统村落能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发展

一、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消失的原因

一个城市在发展的過程中要想提高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要注重文化的发展,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综合实力的象征。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精神依靠[1]。而近几年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在不断消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第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多,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以及传统的建筑风貌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时间一长,这些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就会被淘汰。而且人们缺乏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传统的生活方式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发展需求。

第二,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历史十分悠久,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建筑外部不断遭到破坏,大多数人都外出务工,村落逐渐被遗弃,时间一长,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就会逐渐消失[2]。

第三,传统的村落发展落后,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没有发展的机会,人们越来越贫困。为了寻求更多的生机,大多数人选择外出,进而造成人口流失。

第四,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虽然十分珍贵,但很多村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计划和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还有一些村落缺少经费,无法及时修理那些破损的景观建筑,时间一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外部风貌就会逐渐破败。

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逐渐走向消亡也是正常现象。但是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建筑,还代表着它所经历的每个时期的文化。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和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区别:传统建筑是同一个时期相同风格的建筑;而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地方,是在不断更新修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看到动态的历史脉络。因此,必须要保护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在这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目标和规划[3]。

第一,之所以要在保护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的过程中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就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传统村落,确保整体村落景观完整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们的动态继承。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把保护和发展融合在一起。

第二,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要和村落的规划放在一起,建立完善的村落档案,村落的资源都要详细地规划在内,这样在进行资源保护的过程中就能更加具体有效。并且把这些村落区分开来,分组成不同的保护对象,有助于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在进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兼顾发展,根据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大力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这项工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制定出完善的发展和保护计划。

三、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具体措施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和发展工作要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保护与开发。要了解当地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价值,激发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加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意识

虽然在近几年,部分区域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不断进行优化与革新,但对群众思想工作的开展却没有真正落实。很多群众认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工作的开展无多大意义,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了大众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工作的忽视。实际上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历史悠久,具有极强的文化遗产潜力,再加上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奢侈品,对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工作中,建立完善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体制。具体来说,相关单位要建立以政府及专业保护机构为中心,以人民群众为辅助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体系,呼吁广大群众与相关单位共同投身到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工作中,对保护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形成一种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群策群力的良好形势[4]。

(二)多角度宣传与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相关的知识

相关部门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对相关的传统村落景观知识进行宣传,加深群众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意识。一是可以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等对相关法律及传统村落景观知识进行宣传,将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意识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二是通过考古工作来提高宣传力度。如在进行考古时,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来加强当地群众的法律意识,还可将考古成果进行展览,以开展发布会的形式让群众意识到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对于构建繁荣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考古人员开展工作。三是可以利用一些相关节日进行保护宣传工作。例如,在“国际博物馆日”“世界遗产日”之际,通过成果展览及专家发言等方式使当地群众深切地感受到文化遗产的灿烂与辉煌。四是结合自身实际,坚持组织开展“走出去”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的方式,走进校园、社区、乡村、军营,大力开展区域内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及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法的宣传普及,不仅为群众送去精彩的文化大餐,同时提高共同保护传统村落景观的意识,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5]。

(三)做好规划

要想保护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最大程度地还原当地的建筑风貌,那么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做一定的规划,把传统的村落和现代化的城市结合在一起,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确保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能够可持续发展。

第一,继承和发扬。无论是哪一个地方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都带有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的记忆。那么我们可以把现代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融合在一起,大力发展旅游业,宣扬当地的文化特色。这样既能提高城市的活力,还能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和保护联系在一起。要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还原传统村落的真实性,修复废旧破损的房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发。

第三,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在保护这些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的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商量,相互配合,因为这些建筑属于公共财产。只有每个人都能参与讨论制定计划,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中,这样也能为城市取得更多的社会效益。

第四,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因为传统的村落建筑历史十分悠久,可能会出现破损或者是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所以要改善这些传统建筑,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要改善村落中的交通以及用电设施,做好垃圾分类处理,从多个方面入手,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尽可能地改善整个村落的环境。

第五,坚持复古的原则。在修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工艺都要力求复古,按照传统的村落风貌进行修复。严格控制新建筑的高度以及形式和色彩,制定完善的修复方案,避免出现不伦不类的情况。

第六,遵循生活形态的原则。在建设传统村落项目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居民搬迁的情况,保持原村落的生活形态,对内部空间进行二次梳理,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确保居民拥有表演、居住、旅游的空间。

第六,坚持文化传承,要尽可能凸显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资源优势。开发当地的宗祠文化、家族文化,加强致富大户之间的联系,了解他们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以及村内道路硬化、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以许可冠名或者是立功德碑等多种方式赢得他们的认可,使其在村落内捐款筹建项目。

(四)发展乡村旅游

探索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利用当地特色的山水环境或者是人文环境,挖掘先天的旅游潜力,尽可能改善當地人民的居住环境。具体工作主要要围绕以下六点进行:第一,建立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量力而为,可持续性发展;第二,建立完善的旅游线路,建设标志性的建筑物;第三,梳理旅游业态,形成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多方位为一体的村落旅游;第四,打造旅游卖点,挖掘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背后的故事,打造让人恋恋不忘的景色;第五,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当地的景观文化,通过区域旅游或者是乡村文化节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在扩大知名度的同时,提高竞争能力;第六,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实现村落居民自治管理,鼓励村民参与到旅游服务项目中来,提高居民的服务意识,把朴素的民风和优美的环境融合在一起[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过程中要鼓励村民参与到项目中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改善当地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还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尽可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昌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法律法规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59-79.

[2]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0-40.

[3]葛雯,单鹏飞,唐罗娜.基于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旅游开发利用研——以苏州陆巷-杨湾村落集群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3-68.

[4]许业和,虞林洪,吴佳雯.基于价值认知的太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以苏州市东山镇陆巷古村保护规划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5,(11):32-35.

[5]钮卫东,许业和,吴佳.基于文化线路考量的乡土遗产保护——以苏州东山陆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S2):220-228.

[6]李箭飞,肖翊.城区内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保护方法与发展对策——以广州市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26):214-219.

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