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因素影响下的遵义城市色彩特征探析

2018-01-16 11:51崔帆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饱和度红色色彩

摘 要:文章通过梳理影响城市色彩的各种地域因素,分析遵义城市色彩的成因,力求从地域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色彩进行全新的探索,为城市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色彩要素;地域因素;城市色彩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不再只是人们栖居的空间,还演变为地域文化交融与精神追求汇聚的场所。城市色彩成为唤起城市集体意识、传承人文精神的外化象征力量。

一、影响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

(一)光学三要素

我们视觉所看到的所有色彩,具有色相、明度、饱和度,形成了色彩中的光学三要素。

色相是色彩的第一要素,它代表着色彩的相貌,是不同色彩相互区别的依据。“灰墙灰瓦灰石”构成了北京紫禁城外老建筑的色彩基调。奶酪色系和深灰色是巴黎的标志色彩,让巴黎在欧洲众多城市中显得优雅安静。罗马老城区以橙黄色系与橙红色系为主色调,历史遗留色彩的保存,引领我们感知到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色彩表象特征。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可以说是色彩深浅程度。城市色彩受自然昼光与夜间照明的影响,体现城市色彩特征以自然光源为主,不同纬度、不同地理环境的自然光照不同。圣地拉萨,全年日照3000小时以上,被称为“日光城”。长期的蓝天白云背景与红、白、黑的藏式建筑结合,使得拉萨城市色彩以高明度为大家认可。

饱和度就是颜色鲜艳的程度,也称为纯度,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越明确,反之色相越弱。饱和度体现了色彩的内在性格,颜色纯度越高,混合次数越多。纯度反映色彩的品质,而城市的纯度更能充分展示色彩的模糊性,表达微妙的情感,因为城市外部空间中的色彩多数属于复杂的三级色及其深浅色。成都建筑色彩定调为“复合灰”,低饱和度体现了成都休闲宜居、兼容并蓄的城市特征。

(二)色彩心理要素

心理学家认为,色彩对人的思想、行为、情绪等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视觉经验积累,色彩可以直接刺激人的感官,可以间接引人联想。联想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色彩联想表现在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历史积淀等方面。

色彩联想发展的更高层次可触及人们的观念、信仰。因此,色彩饱含象征意义,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指出:“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为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针对不同的文化,色彩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色彩中的白色:在西方社会,白色象征着纯洁、高雅,常常用来歌颂纯洁的心灵和美好的爱情;在中国文化里,白色是禁忌色,是无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死亡,在戏剧脸谱里,白色象征着诡诈、奸雄,故有“唱白脸”之说。

城市色彩是城市居民的情感移入,是超越城市栖居家园的精神皈依“家园”的情感象征。宋建明说:“不是所有人都对周遭的色彩环境敏感,但人们对环境的美感品质却是有感觉的。所谓的城市美学,本身就包含着城市风貌色彩的个性表达。”不同的城市有各自的历史和别样的风土人情,城市色彩的个性定位,通过色彩心理的作用,将与受众产生心灵默契,在共同情感体验中,达到城市文化认同,找到城市归属感。

二、地域因素影响下的遵义城市色彩分析

(一)自然因素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在不同的地域给我们呈现了各具特色具象色彩,也成为城市地域色彩的信息来源。

遵义坐标北纬27.8°,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冬春季节云层多浓密低厚,4月中旬以后晴间多云日数增多,温度显著上升。整体来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沛。从气候条件来说,适宜稍亮而又变化幅度不大的中明度色彩。

遵义是一个记住乡愁的地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遵义最具魅力的宝贵财富。以大板山、板山、卧龙山三山为山体背景,以湘江河、洛江河、仁江河、洛安江四水为生态基质,让遵义山在城中、城在绿中、山水相连、城景相依,如图1山水城互融共生形成独特的空间特色形态。《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遵义城的自然山水与居民的生存息息相关,绿色成为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色彩。

(二)人文因素

城市色彩既存在空間中,更存在时间中,长期的人文因素影响,居民对城市的感受和认知已形成群体定位,能够映射到色觉上,引导城市定位更加明晰。

遵义地处贵州省北部,南邻贵阳,北倚重庆,西接重庆,是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遵义汇聚了多元民俗文化,包容了巴蜀文化、湘赣文化、江浙文化等。遵义民居作为民俗文化和民居文化的载体,民居特征为小青瓦、坡屋顶、穿斗坊、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青瓦白墙构成了饱和度较低的遵义民居色彩,呈现出拙朴的山野风格,流露了朴实无华的地域民风。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奠定了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先河。遵义的红色文化凝结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情感,“红城遵义”表达了大众对遵义城市的美好印象,红色文化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力量源泉。因此,象征革命精神,震撼人心的高饱和度红色化为遵义城市精神色彩。

三、遵义城市色彩美学探索

(一)色彩对比彰显城市色彩个性

城市色彩要具有识别性,才能使居民产生归属感。挖掘独特的地域感受,才能让城市色彩具有个性。遵义特有的空间形态形成了“三山四水润红城”的城市典型色相。绿色光居光谱中间位置,人最能适应绿色光的刺激,绿色也就被赋予了永远、安逸、年轻的意义。遵义绿水绕青山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水在城中、景在水中、人在景中的城市形象,演化为山水自然的本底色彩。积极的绿色让遵义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城市。

人对色彩情感的认知,是靠后天经验积累的,不同地域文化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色彩审美观念。城市色彩的表征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结构特征。遵义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遵义时殷切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心中有信仰,城市才有灵魂,红色文化塑造了遵义形象,积聚了遵义人气。红色波长最长,穿透力也强,具有膨胀前进感的红色是积极的宣传色,它催人奋进,激励着遵义人民“遵道行义,自强不息”。“遵义红”当之无愧地成为遵义城市色彩的前景色。

绿色与红色在色相环里属于强对比色,色彩的强烈对比能够产生有力、活泼、丰富感,饱和度较强的绿色与饱和度极强的红色相组合,凸显遵义的城市个性,使得遵义城市色彩年轻化,城市特征清晰明快。

(二)色彩秩序感传递城市色彩美感

充满秩序美、和谐感的色彩使人产生愉悦感,城市色彩整体的和谐美观能为城市形象带来亲切感。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认为:色彩间的构成只有以色彩序列的方式存在时,才会引起快感。色彩的主从关系设计可以建立城市色彩秩序美感,表现遵义城市生态美的绿色与彰显城市精神的红色为遵义城市主要色彩。绿色可以作为背景色,体现城市的地域环境特色,塑造城市形象的红色则应作为前景色存在,进而传播城市红色文化,推动遵义城市发展,积淀地域人文特色的灰白民居建筑色彩,朴实柔和,占城市色彩面积较少,是城市色彩中的点缀色彩。多元化的城市色彩构成,源于自然与人文等要素,合理协调城市色彩的秩序感,才能增强城市色彩的表现力,增添城市色彩的整体美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城市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色彩推进城市发展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信息全球化,多元文化模糊了城市文化棱角,年轻的城市居民,文化价值观日趋同化,对转折之城的历史缺乏了解,对先烈的奋斗理想认识不清,忽略本土文化,难以记住“乡愁”。年青一代要传承城市文化,就必须塑造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性格特征,引起情感共鸣,传递城市文化理念,构建集体精神信仰,城市色彩是文化形态的视觉符号,也是城市形象打造的核心元素之一,遵义城市色彩的明晰规划,已成为影响遵义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遵义城市色彩的提炼组合,让遵义城市特征更为明显,在信息应接不暇的社会,将城市色彩运用到城市规划中,人们能在建筑风格、旅游景观等反映城市面貌的城市形象中感知城市整体色彩系统,不仅利于城市居民产生城市认同与自豪感,更有利于城市传播发展。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在打造具有黔北民居风格的“一江两景”的红色文化旅游区。遵义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是观光休闲,还注重体验感受。在城市景观系统中强化城市色彩特征,更能表现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内涵,精确表述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文化传播,带动经济发展,展现城市魅力,延续城市生命力,在遵义城市建设未来发展中升华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王京红.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M].北京: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宋立新.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洪兴宇.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崔帆,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方向。

猜你喜欢
饱和度红色色彩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